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刘春雄新营销 https://www.cmmo.cn/?8705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CEO日记:经验、智慧与专业

热度 56已有 701963 次阅读2011-3-1 09:19 |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评价一个人,可以用经验、智慧与专业三个词汇之一或其组合。在不同的企业,成功者的组合方式不一样。

      经验是成本最高的成功元素,因为时间是最贵的成本。现在的成功者,年龄愈加年轻,说明经验作为成功要素的必要性在降低。

      以我对营销人的观察,如果没有人指导,营销人第一年基本上在“梦游”,等到一年后积累了一个营销周期的经验,才开始清醒,这样的状况是营销人的正常状况。但很多管理者视之为不正常。要求一个刚毕业的营销新人第一年都自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这样的要求不正常。

      管理的目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把个体状态下的不正常,通过有效的管理变为正常。

      以我的体会,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指导,一个优秀的营销新人可以在一年内从基层营销人员连升三级,跃升分管一省或数省的大区经理。如果让所有营销新人做到这点,我没有这个本事;如果只有个别人做到这点,不一定是管理者的本事。管理者的本事就是能够让一批人做到这一点。

      管理的对象有两类:一是个体管理;二是群体管理。个体管理与群体管理遵循完全不同的规则。比如,“用人不疑”就适用于个体管理,而“疑人可用”就适用于群体管理。

      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遗传给我们的重要痕迹,就是每当谈起管理时,其对象往往指的是个体,而现代管理往往讲的是群体。中国几千年积累的管理智慧,在以群体为主要管理单元的管理体系面前,突然之前显得很苍白。

      “经营管理之父”法约尔提出的“管理十四原则”之首就是“分工”,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管理当然是以群体管理为主。当然,个体管理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只是已经不再是主流。中国的管理,很多方面都已经是以群体管理为主了,比如生产管理,其分工之细,管理之精,已经具备相当高的水平,否则,也无法支撑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

      中国的营销界何其悲哀,在企业的其他领域的管理已经基本步入群体管理时,中国多数企业的营销管理仍然是以个体为主要对象。

     营销管理在很多时候是远程管理,再加上又是以个体为管理对象,这种“跑单帮”的管理近乎于没有管理。

      企业越是缺乏管理,就对员工的个体素质要求甚高,同时,员工的淘汰率就非常高,只有那些悟性较高,经验积累较快的个体才能获得成功。

      经验是很难传授的,100年前的泰罗就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经常发现一拨又一拨的人在犯错误的道路上前仆后继,主要是在以个体为对象的管理中,必须靠犯错误积累经验和教训。

      经验的表现,对于缺乏悟性的人,主要表现为熟练程度和惯性应对,即做同样的事情速度更快,遇到同样的事情能够更为习惯、从容地应对;对于悟性较高的人,表现为智慧,经验的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就是智慧。

      熟练程度和智慧很难传授,个体的知识系统无法变成企业的知识系统,个体的成功不能带动群体的成功,更难带动企业的成功。

      谈到专业,中国人通常也是以个体为对象,比如评价某人很专业。其实,个体的专业仍然表现为熟练程度。管理上的专业基于分工,没有分工谈不上专业,所以,管理上的专业应该天然地以群体为对象。

      在营销管理中,研究个体的专业意义并不大,只有研究群体的专业,才能降低群体对经验和智慧的要求。

      中国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主要以个体为对象,我惊奇地发现,中小企业经过大浪淘沙留存下来的员工,其个体能力通常超越优秀企业。但是,这些个体素质和能力较高的员工只是成就了个人,并没有成就企业。相反,那些以群体为管理对象的优秀企业,因为企业成功了,所以,个体也自然而然地成功了。

      最近,我的一些独立经营的加盟商纷纷要求“托管”,“托管”就是委托公司管理。这些加盟商都是经商有年的人,经验丰富。“托管”后,他们惊奇地发现,原来以为公司派来的店长应该是工龄二三年的员工,却发现新店长只有二三个月的工作经验,有的甚至不满20岁。最初,他们很担心,但业绩让他们放心了。但是,他们一直不解:这些看起来嫩得很的人何以比他们干得好。

      现代组织设计的一个绝妙之处在于:以组织设计的专业化代替对员工个体的高标准严要求,以组织的成熟代替个体的经验,以组织智慧代替个体智慧。这样的组织就显得专业。

      无论一个如何有经验、智慧和专业,最终要以业绩论成败。在一个组织设计专业化的企业里,因为群体成功了,所以,组织中的多数人是成功的。因为个人的成功的,而成功者总能显得有经验、智慧,并且好像很专业,事实却并非如此。

      群体管理有别于个体管理之处就在于:个体管理是让能够成功者成功,群体管理是让不能成功者成功;个体管理是让优秀者优秀,群体管理是让普通人优秀。

1

路过

鸡蛋
9

鲜花
38

握手
1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49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20 个评论)

回复 邬华山 2011-3-1 15:29
精彩!深刻认同!
回复 张骅 2011-3-1 17:42
真的太牛了!!!佩服的说不出话来。。。
回复 高二东550 2011-3-1 18:46
唯有学习
回复 何承云 2011-3-1 21:37
没有给鲜花,握个手吧,刘老师写的很精彩,分析的到位,可惜现实中做不到。

我有个亲戚当老师的,他说的一句话同刘老师文章有点相似,他说一个差学校出来的好学生比一个好学校出来的好学生要优秀,差学校的好学生能够在不好的外围环境中脱颖而出,证明是自身很优秀。所以刘老师分析的有道理,不过现实中不可能所有的学校都是重点学校,就像所有的企业不可能都是一线企业。还是需要大部分销售人员能达到个人优秀呀。
回复 曾金沧海 2011-3-1 21:40
恕我愚陋,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郑重其事地将管理分为对个人的管理和群体的管理,并且认为中国传统的管理主要是对个人的管理。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佩服佩服!这也可能是由中国的农业文明决定的,农业文化都是个人的文化,对分工合作要求不高。我觉得对群体的管理还可细分,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人群的管理会有很大的不同。
回复 曾金沧海 2011-3-1 21:41
我司才四个销售,年销售额3个亿。基本上也是单帮管理。但我司其它方面的管理很不错。
回复 黄安平 2011-3-2 09:21
分析到位,透彻!
回复 注册 2011-3-2 11:24
很赞同刘老师对个体管理与群体管理的看法。但现实情况是,不同的行业、领域很难区分两者的优劣,拿典型的销售行业来说,作为管理者或公司的角度,个体管理能够直接的提高业绩并加强对销售环节的把控,现实环境里也很少有公司会以“让普通人优秀”来进行管理,同样群体管理也并非都能给个体带来益处。
回复 寻道者 2011-3-2 14:53
有见地
回复 王亮 2011-3-3 17:09
系统化管理下,早就的是一大批流程品,而且多半是具备较高素质和能力的个体,这些群体管理下的个人往往能力不错!而个体管理下,往往会受到管理的喜好区别,在继承其优点的同时也会无形中继承了其缺点。
回复 毛浓月 2011-3-4 11:06
文章很深刻,有同样的感觉,对80%的企业来讲,实施有难度,毕竟规范是需要过程和成本的,不过企业需要刘老师这样的人,更快的建立这样的系统,对于正在发展中的企业,可降低对“人才”的依赖。
回复 李晓年 2011-3-5 19:11
学习中……
回复 魏玉杰 2011-3-5 22:13
学习了
回复 啦拉 2011-3-6 09:32
分析的很透彻,有道理。
回复 高静 2011-3-10 21:29
管理的精髓就是在于让好人变得更好,让坏人没机会变坏!老师一语中的!
回复 王道 2011-3-13 10:34
刘老师的文章,透彻~!
回复 郑跃东 2011-3-22 10:22
这就是个体优秀与组织优秀的区别。个体优秀并不能带给企业成功,只有组织优秀才能带给企业成功。
成功=战略×组织能力
回复 肖忠权 2011-4-2 15:24
想这么做,但是公司的管理理念平台和实际情况还不足以贯彻下去,实在费劲啊!怎么办?
回复 黄勇478 2011-5-31 23:22
文笔很强,告诉我们很深刻的人生道理,刘老师写的好,学习了。
回复 刘华东 2011-6-1 18:40
好像有点纸上谈兵,想像中当然这样做比较好。但是现实中要从开始就实施完整的管理似乎不太可能。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每个企业的面临着和情况不一样,管理也要学会变通和创新。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3 20:26 , Processed in 0.03273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