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刘春雄新营销 https://www.cmmo.cn/?8705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中国式战略与跨国式战略(2):领先型战略与追赶型战略

热度 24已有 462279 次阅读2010-11-30 20:12 |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有车族大约都经历过“领车”与“跟车”的问题。一个车队,带队的车是“领车”,后面的车是跟车。

      “领车”不易,不仅要看着前面的路况和车况,还要看着后面的车队,保持恰当的距离,弄不好,会把整个车队领丢了。

      “跟车”更不易,既不能超车,也不能掉队。“跟车”最怕红绿灯。如果“领车”过了绿灯,而你遇到红灯。除非“领车”停下来等你,那么,你很可能会失去前进的方向。

 

      我曾经在一家大型企业工作过,在他们成为行业老大之前,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打败行业老二、老大,他们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别人做得好的就学习,别人做得不好的就回避。但当这家企业成为老大时,他们就开始迷惑了。因为已经失去了学习的标杆。

 

      我刚学开车时,一位在部队开过车的朋友告诉我:上坡路时一定要慢一点,因为你不知道坡顶后面是什么,也许是悬崖;下坡路时就可以快一点,因为视线之内是看得清楚的。

 

      跨国公司的战略是探索式的,中国企业的战略总体上是追赶式的(IT行业例外)。

      跨国公司站在世界各行业的最前沿,它们的前面没有路,所以,它们的战略是探路战略。在中国企业面前,不仅有跨国公司走过的路,还有跨国公司的前车之鉴。

      如果说有后发优势的话,中国企业的是有后发优势的。

 

      因为跨国公司的战略是探索式的,现在是清楚的,未来的方向是不清楚,需要摸着石头过河。

      比如,IT行业的技术方向很多,押错任何一个方向就有可能全盘皆输。这就是为什么IT行业那么多新兴企业崛起时,微软、谷歌等总是想以高价格收购。

      20年前,谁能料到光学相机会被数码相机替代?谁能想到相机的基本功能会逐步融入手机?如果柯达更早地预见到这一点,她可能会选择不同的企业战略。

      如果施乐更早地预见到复印机的基于光学和物理学的“拷贝”功能正在被IT技术的拷贝功能替代,她可能会选择一条完全不同的战略。可惜,没有人是百发百中的预言家。

 

      同为世界顶级家电企业,索尼选择了与松下、三洋等不同的战略。当松下、三洋仍然专注于家电业时,索尼却悄然转型了。这与索尼当时受到的刺激有关。索尼生产了当时世界上技术性能最好的摄像机,但却并没有取得市场成功。索尼意识到需要转型了,于是,她转向了,转向内容制造,转向娱乐行业。显然,索尼的战略选择与松下的战略选择与他们对未来的判断有关。

      摩托罗拉开创了移动通讯行业,她以为靠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就能够永远主宰移动通讯行业,然而,诺基亚却把移动通讯行业变成了时尚产业,这让摩托罗拉很长时间内不能适应。

      在诺基亚之前,谁能预见到移动通讯行业会变成一个时尚产业?这样的预测是要冒极大的风险的。

 

      与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起步晚得多,我们经常说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差距有30年、20年或10年,这样的差距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相关的这么多年,行业的发展路径是基本不用预测的。或许说,跨国公司已经超过的路,就是中国企业在相当长时间要走的路。

      当然,差距是20年或10年,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用这么长的时间去追赶,也不意味着我们要完全复制他们超过的路。

      历史的进程难以超越,但历史的进程可以浓缩。中国企业目前的战略,可以说是浓缩跨国公司的历史。

 

      我有时非常奇怪,怎么中国企业可以对跨国公司已经演绎过的行业进程视而不见,比如,10多年前,甚至现在,中国家电企业还有不少坚持所谓的专业化战略,我们可以看看世界发达国家有这样一家跨国公司,他只做家电行业的某个品类,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真有这样的跨国公司吗?如果全世界都没有这样的跨国公司,凭什么中国一定会有?从历史的进程看,单一品类的家电企业是没有生存空间的。

      这说明,不管基于什么战略理论,如果你对跨国公司已经演绎过的行业历史进程视而不见,那么,战略就很有可能犯错误。

      《销售与市场》曾经有一篇家电企业的案例,一个小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面对综合家电企业同类产品的冲击,其战略选择是做“综合小家电企业”,还是围绕单一品类小家电做产业链。我在评论该案例时说到:上述两个选项可能都不对。发达国家有只做小家电的家电企业吗?世界上有只做单一品类的小家电企业吗?如果世界发达国家没有,凭什么中国未来就一定有。发达国家的现在,就是中国企业的未来。

 

      我见过不少中国企业的战略,比如去年销售额为2亿元,5年后为10亿元。我就问老板:现在2亿元可以活下来,5年后10亿元就一定能够活下来吗?

      我的逻辑很简单:因为跨国公司的未来是不明确的,所以,跨国公司战略的主线是预测未来,是探索未来,并且随时准备根据“摸石头”的结果修正战略。中国企业的未来是非常明确的,未来的方向是基本确定的,所以,中国企业的战略关键点是“规划现在”。

      当蒙牛刚创业时,就把目标定为100亿元,因为只有100亿元才能够主导乳制品行业,战略的关键是如何实现100亿元,即为了实现100亿元,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

 

      总结一下,跨国公司的战略是探索式的,即根据有限、不能确定的信息规划未来;中国企业的战略是追赶式,即根据跨国公司已经演绎过的非常明确的行业信息,规划现在,从而确保在未来有一席之地。


路过

鸡蛋
2

鲜花
19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21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回复 谢锡宙 2010-12-1 09:21
刘老师的说法不错,但我提个建议,跨国公司这个词可能用得不是很精准,个人认为用行业标杆式跨国公司可能好点,如联想、TCL、摩托罗拉、日清食品等都是跨国公司,但他们的战略很可能是模仿(追赶型)行业老大的战略,不见得属于探索(领先型)型战略,因它并不处于行业第一梯队,有参考与学习对象,而行业标杆跨国公司是行业老大,再学习一帮小弟的战略岂不是大学生向小学生学习,可见决定战略是模仿(追赶)型还是探索(领先)型关键标准在于企业的行业地位,跨国公司只是基础。跨国公司未必是世界行业老大,但世界行业老大必是跨国公司。
回复 张仕刚 2010-12-1 17:10
TCL 只能是手机方面经历了痛楚才发展了 其他的好像没有什么国际化的影像, 就是典型的先烈。比如互联网电视 3D电视 虽然赚的了噱头,缺不见得赚得了市场。---海尔成为冰洗 行业产品的标杆,可是美的的强大攻势,海尔的销售就不是标杆了。市场在变,把握市场脉搏是关键,中国的山寨能力太强大了,标杆一不小心就成了先烈了。
回复 龙行浅湾 2010-12-6 14:06
个人觉得,真正做强做大的企业,首先应该专注,集中自己的长处,集中自己的优势,专心做好自己的专业,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做强做大,如沃尔玛 、微软。而国内的企业往往是在专注的领域做到一定规模后,就开始多领域开发,结果死的很惨。
回复 蔡海彬 2010-12-7 18:07
很多老板都是和企业一起成长的,所以在企业前期很难有什么大的战略,也不会把行业和市场研究的很透,都是边做边学,边做边转向,象蒙牛这样的企业和企业家,太少了
回复 刘庆 2010-12-7 22:39
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学习别人之所长,规避自己之所短,少犯错误,奋起直追。当你不断超越,就可能成了标杆,之后,你就只有超越自己和自己的团队,开始探索式旅程来应变了。
回复 某人的世界 2011-2-18 19:03
偶尔看得我会心一笑。这就是好文章的魅力
回复 朱察今 2011-3-6 17:55
谢锡宙: 刘老师的说法不错,但我提个建议,跨国公司这个词可能用得不是很精准,个人认为用行业标杆式跨国公司可能好点,如联想、TCL、摩托罗拉、日清食品等都是跨国公司, ...
我很认同刘老师的说法,同时标杆式企业模仿是非常必要的,好的学习,坏得规避;至于跨国企业的模仿程度需达到多高,则要探讨。可以考虑几点:一不同国家的消费习惯差异性;二平台与起点差异性;三外界环境与政策的差异性;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17 21:36 , Processed in 0.03250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