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杜子同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87034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脱离工作束缚的框框

已有 100925 次阅读2009-3-9 13:46 |系统分类:营销人生

     有人说:「人生最令人遗憾的事情是没有好好工作,然而人生中最令人后悔的事情,也是只有工作。」这是有趣的吊诡(paradox),也是恼人的事实。按照 Paranto principle相反之词来说,可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们陷入只有工作的生活,而有百分之二十的人们是拖拖拉拉,过着得过且过,没有好好工作的生活。

     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本质上,工作不是一件快乐的事,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会同意这种看法;虽然工作狂绝对不会如此地轻易理解,而同意这种与他们意识型态完全相反的解读;因为生命对于只有工作的人们就像卡缪(Camus)的《薛西佛的神话》(Le Mytheede Sisyphe)中的主角一样。

     薛西佛因触犯天条,受到宙斯的惩罚,每天推着巨石上山。但山上无处置放巨石,它又会滚下山脚;于是薛西佛必须从头再来,周而复始,穷尽一生,直到生命终了。上述寓言很贴切地描述了人类工作的苦况,这可是一生中只有工作而没有生活者的恶梦,但工作狂视工作如宝,甘之如饴。

     创世记中记载了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本来快快乐乐地在伊甸园中生活,只因违背了真神的命令,吃了神所吩咐不可吃的善恶果;他们的生活就改变了,因为罪恶入了这个世界,掌控了人类的生活,在世上必得劳苦工作,因为真神赶逐他们离开了伊甸园,不能快快乐乐生活在其中,因为神的咒诅临到人类。

     在亚当犯罪后,耶和华真神对亚当说:「你既听从妻子的话,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咒诅;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地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来;你也要吃田间的菜蔬,你必汗流满面才得颩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创三17~19)

     从不断滚动巨石上山到汗流满面才得颩口,基本上,希腊人对工作原型的认知,与希伯来人对工作的看法,时有雷同之处。工作的本质就是痛苦与折磨。创世记中也提到女人生产时,神说要多多增加其怀胎的苦楚、生产的痛苦。

     从社会学上的角度看,女人最大的功能就是生产后代,养育小孩,这是她的工作。而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折磨,历经辛苦、疼痛,受尽折磨,而后生下小孩。因此女人生产前的阵痛,法国人称之为「上工」(entravail),就是从「折磨」(entorture)这字而来的。1

     一个人从工作场上退下来,这是迟早的事,照道理,他应该是脱离了咒诅,远离了折磨,不再朝九晚五滚动巨石了,享受快乐本是理所当然的!然而事实却不然。许多从职场退下的人们,仍活在没有工作即没有价值,没有尊严,没有成就的资本主义意识型态中,快乐不起来。尤有甚者,陷入了情绪障碍中,忧郁症发作,终日足不出户,靠心理医生开药治疗过日子,真乃悲惨二字可形容。

     心理学家艾伦·佛洛姆(Allan Fromme)曾指出,由于社会以工作来衡量个人的价值,迫使人们必须保有职业,即使工作无聊、无意义、苦闷,也勉强自己留下来,因为放弃工作使我们觉得自己无所事事,这是罪恶、肮脏的同义字。2

     退休的人有些自觉像枯枝一般与大树断了连系,面对那些创造财富者,即有工作的人,彷佛矮了半截,甚至对他们有所亏欠。据说未来到了2036年,台湾3个青壮人口,即须扶养一个老年人口,这种年老不事生产的虚假社会意识,和假设统计本非真确,退休的人不用认真看待,不工作只是人生的一个过程。

     因为工作事实上绝对不是人生惟一的要务,也不是真正让生命有所意义的东西。因为生命本身即具有绝对的价值,何者为本?何者为末?必须澄清一下,真相是人为工作带来意义,不是工作赋予人意义。社会学家在谈到老年议题时,都大力极呼「重新确立人类尊严乃永不磨损的观念」,如果我们一辈子只知道工作,忙得像 seven-eleven一般;或以劳动的单一价值衡量一个人,在框框中去定义一个人的生命,这是可悲亦复可怜的。

     这种人永远无法跳出工作的束缚,如传道书所描述的,在日光之下有一件虚空的事:「有人孤单无二,无子无兄,竟劳碌不息,眼目也不以钱财为足。「……他说:『我劳劳碌,刻苦自己,不享福乐,到底为谁呢?』这也是虚空,是极重的劳苦。」(传四8)

      如果我们把「满了一把得享安静,强如满了两把劳碌捕风」(传四6),看做是人生的上下两个半场,如同球赛的上半场与下半场一样。上半场在职场上努力拚命,时候到了,下半场退休下来,享受安静,不管你上半场是否满了大把,中把或小把,只要有知足的心即可过安静满足的日子,这原是好得无比的。

      比较令人遗憾的是有人该退不退,一直在日光之下劳碌累心;有的人退休下来,心却不退,还迷途在工作的职场上,似乎不工作即失去人生的价值。心灵上处在一种退而不休的状态,如经上所言:「因为他日日忧虑,他的劳苦(心理层面上)成为愁烦,连夜间心也不安。这也是虚空。」(传二22)

      现代社会是一种工作价值伦理所建立起来的结构,社会生活乃是围绕着工作组织,以其为中心而建构的。除了维系工作之外,别无角色地位,也才能保持头衔名位,并支持有成就感的生活满意度。因此退休对人所造成的伤害、打击,除了经济因素以外,还有角色和地位丧失的问题,这种权力的被剥夺(bereavement),会生成一种失落的痛苦和愤怒,当事者会不断以失败者、输家看待自己,也觉得别人以同样的眼光瞧着自己,那种滋味绝对不好受。

      为了减少退休的急遽冲击,许多国家采取渐增的休假次数,和渐长的休假时间来预备退休生活,以缓和退休的冲击和适应问题,其间可令当事者参加退休准备课程,另有一些组织设置兼差或顾问工作,以调适当事者的心理状态。基本上,这些措施只是类似感冒症状缓解剂,治标不治本;要能乐在不工作,就要改变以工作为重心,财富为满足的心态,去掉深沉在我们心底的僵化模式、错误的信念、奴化的意识,才是根本之道。

      有一句话说:「好多快乐,都在追求快乐的途中丧失。这句话对那些沉缅于工作中的人而言,也一体适用。梭罗说得更直接,他认为,「最可怜的人是把大半人生耗在谋生事上的人。」传道书的作者也提醒我们,生命不是只有工作,享受生命才是劳碌工作的目的。传道者说:「我所见为善为美的,就是人在神赐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劳碌得来的好处,因为这是他的分。神赐人资财丰富,使他能以吃用,能取自己的分在他劳碌中(上半场)喜乐,这乃是神的恩赐。」(传五18~19)

      人的生命是整全的;是灵魂体的结合,他的生活应该也是整体取向的生活,一个人从职场上退休,并非无所事事,长期休息而脱离工作劳苦的日子。能休息全然放松(relax)是工作压力下一种短暂休假的型态,若长期如此可真让人无聊痛苦,也应验了为了追求不工作的快乐,而于追求的途中丧失了!反而转变成痛苦。

      退休的真正意义在于生活的转型,而非脱离、隐藏、中止,完全休息。人毕竟是社会的动物,无法离群索居,也必须关心,参与社区的生活,因此退休阶段的工作(非指为了谋生,框框内的工作),休闲及生活会转换成另一种型态,不但方式不同,生命价值、生活意义也向上提升。

     亚伯拉罕九十九岁时,耶和华真神向他显现,对他说:「我是全能的神,你当在我面前做完全人,我就与你立约,使你的后裔极其繁多。」(创十七1~2)生命的真谛在于真善美的达成,非世上成功的标准所框架起来的。人为神所造,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为神的荣耀而存活在世上,因而神对亚伯拉罕的要求,就是对任何一位属灵亚伯拉罕的后裔的要求。成为完全人以荣神益人,而非比尔盖兹式的成功价值,资本主义的工作伦理模式。爱因斯坦说得很中肯,他说:「不努力当成功的人,宁可努力当个善人。」3

     综上所述,退休的人,其生活型态,生涯规划应是以「心灵、精神」面为主导的型态。当然基本的需求,如养生保健、感情生活、学习求知、适度的投入义工行列,信仰的坚固,社交的活动,各方面都当求取适当的,使内外皆宜,保持精神内涵和生理健全的平衡。这种生活型态不以外界的掌声来肯定自己。努力灵修,与主密相契,多作主工,得那荣耀的冠冕,才是有真正的属灵价值,即永生的赏赐。

     在丢弃名片的生活中,在孤独享受生命的奥妙处,在欣赏秋风吹落枫叶的飘然变幻里,快乐无处不在。此时真正的生命脉动,和真神创造的奇妙,我们才能理解,去体会。心理学家荣格(Jung)说:年轻人所见而必须见到的是外在世界;过了中年之后,则须寻求内在的世界,即生命内在化的过程。

     心理分析师佛兰克博士(Dr.Viktor Frankle)认为:「人内心深处渴望寻得自己生命的意义,并循得这意义,来实现自我。」4对于一个属神的基督徒而言,这在那受洗的一刻是已完成的了。因为一个受洗归入基督的人,已是披载基督,他活着不单是自己活着,而是为主而活;但在人生的下半场,这个自我成圣的目标,才可能完成;因为前半场实在太忙了,无暇投入,无心追求,俗务太多。在退休的日子里,谁都可以说:「不工作,向朝九晚五say good-bye,真好!」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1 11:45 , Processed in 0.02998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