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杨竣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86602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中国水果:这个“第一”并不尴尬

已有 47302 次阅读2009-2-5 11:50 |个人分类:产业状况|系统分类:市场评论

中国的水果产量世界排名第一,这是我们的骄傲。然而我们也听到了另外的声音,有人指出,除了产量领先世界外,我国的水果业再没有其它优势,竞争力很薄弱,是“尴尬的世界第一”。其实并非如此。

  2004年,是我国果品的又一个丰收年,面积、产量等指标显著增长。仅进出口方面,来自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水果出口数量、金额大幅增长。水果进出口贸易顺差近11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4%。果业作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具有较强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其生产规模在种植业中跃居第四(前三位为粮食、蔬菜和油料)。

  不可否认,我们从果业的世界大国走向世界强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关键看如何正确地认识和解决。一味地自我轻视或者盲目自大,都是不对的。

  回头看,2004年的果业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向前望,2005年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卖难”得到初步缓解

  长期困扰果农的“卖果难”现象有所缓解。由于市场消费需求的增加、产品质量的提高、出口的稳定增加,以及流通效率的提高等等原因,使水果价格连续几年低迷的状况开始扭转,2004年同比价格回升。

  除此之外,2004年果业还表现出了其它一些特点。

  主要水果面积基本稳定,产量平稳增长,有市场需求的小宗水果增长势头强劲。主要表现在,苹果、梨、柑橘等大果增长缓慢,面积基本饱和,桃和葡萄增长较快,地方特色小果(枇杷、樱桃等)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水果出口持续增长。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我国水果的国际贸易持续增长,出口大于进口。据海关统计,2004年水果出口312.59万吨,出口金额16.47亿美元,比去年同比增长17.18%和20.08%。

  果业已经成为果区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近年来,我国已形成一批水果生产大县和产业化龙头企业,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和地方特色经济的支柱。以陕西为例,1亩苹果可为农民创造纯收入2000元左右;苹果为果区800万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达1100多元;30多个主产县的财政收入一半以上来自苹果,一些县高达80%以上。

  内在品质不输“洋果”

  我国多数水果的内在品质与发达国家差距不大,但外观相距较大,这是导致价格不高的重要原因。事实上,在我国的一些示范园区,已经生产出无论内在和外观品质上都接近或超过国外水果的产品。因此,我们必须强化质量意识,把提高外观品质作为重中之重。要推进技术创新,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发展农民果业合作社和产业化经营,大力改善品质。

  与此同时,产品质量和产业组织化程度等问题已成为困扰我国果业发展的瓶颈,必须正确认识并探索积极有效的解决途径。

  区域布局亟待优化。各地应继续按照水果区域布局的总体方案,促进水果生产向优生区集中。加大苹果、柑橘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力度,加快制定梨和葡萄等大宗水果的优势区域发展规划,指导各地因地制宜科学发展水果生产。

  品种结构有待调整。目前,我国主要水果品种单一、采收期过于集中的状况没有根本扭转,给销售、加工、出口等带来一系列困难。因此,应进一步调整品种结构,拉开成熟期,扩大市场短缺的优质品种的面积。苹果应控制富士苹果面积;柑橘应扩大脐橙、甜橙、夏橙、特早熟蜜橘、加工专用品种和沙糖橘、冰糖橙等地方特色品种的面积;梨应加快调减非优势区砀山梨、鸭梨的面积,发展优质畅销的黄金梨、皇冠梨和中梨3号等品种。

  采后处理亟待加强。水果的采后处理是突出的薄弱环节。应在分级、包装、贮藏、加工等方面加大投入,缓解鲜果销售压力,提高附加值。我们过去都是卖鲜果,缺乏储藏加工。在发达国家,70%-80%的水果都要做产后处理,我国产后处理的水果不到10%。

  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必须提高。水果的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市场秩序混乱,恶性竞争不同程度存在。目前国内果园多为个体经营,种植销售零散分布,投入少、规模小,加之果农的科技素质低,规范化管理和集约经营层次较低。因此,要大力提高我国果业的组织化程度树立知名品牌,积极引导消费;同时要推广山东省、陕西省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的经验,主动“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

  国际市场空间广阔

  2005年我国果品市场总体看好。

  首先是国内市场对水果(尤其是高档水果)及制品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其次是出口环境有较大改善,主要出口市场(东南亚和欧美)均有较大空间,出口将继续增长。

  苹果:黄土高原优势产区面积继续扩大,全国总面积保持稳定(2850万亩左右),产量继续增长(预计达2300万吨以上),出口鲜果同比增长10%左右。

  柑橘: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并将形成有一定规模的脐橙、甜橙、优质蜜橘和地方特色品种的生产基地。在出口上,柑橘和梨将保持现有的增长幅度。

  总的来看,近年来,随着水果优势区布局规划的实施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国水果生产平稳发展,品种结构、生产布局不断优化,品质稳步提高,市场供应不断改善,出口迅速增长。事实表明,果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先导产业,农民增收和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果业发展应以“加快实现由果业大国向果业强国的转变”为总体目标,以质量为中心,全面提升竞争力。2005年,果业发展应抓住难得的机遇,稳定面积、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改善品质、提高效益、扩大出口。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7 13:07 , Processed in 0.04313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