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薛俊民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85642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从奴隶到将军的蚕变——业务人员如何升级

热度 2已有 145693 次阅读2011-6-30 17:18 |系统分类:企业管理|

从奴隶到将军的蚕变——业务人员如何升级

经过多次培训需求调查统计,业务人员最想听的课程是职业规划和如何晋升,而对于知识、技能、技巧等内容的培训对于他们来讲,显得多少有点枯燥和乏味。我在每次培训时都会对于游戏中获奖的学员给与奖品,这些奖品大部分选择了他们想看的书籍。有些学员是视觉型的,他很快就会和我沟通书中的一些内容,有些学员三个月后还没有翻开第一页。我们不能就此断定某个学员是否愿意进步和学习。因为就读书一事而言,不能代表他们的业绩好坏,也不能代表他们是否能很快升迁,但业务人员如果能从以下七个方面调整自己的工作态度、行为和方向,那未来应该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量变到质变”的历练

不了解终端,不了解渠道的人是不可能做好销售工作。而要想了解这些情况,就需要踏实地按照拜访步骤去做好拜访工作。我经常给业务人员讲,业务人员提升需要有标准,如果快速消费品的业务人员拜访20000家终端店(每天50家)是提升为业务主管的标准,那么只要你能够认真做到这一点,那么你就应该成为业务主管。事实证明,那些认真踏实工作的业务人员,提升是很快的,因为他们掌握到了很多的实用实战技巧,业绩会突飞猛进。

“捷径常误人”,有一些业务人员工作几天就会飘飘然,认为自己该懂得都懂了,该做得都做了,就开始转空子,要位子,撂挑子,事实上根本没有体会到“量变到质变”的意义。销售技能和技巧都需要在实战中训练和积累,有可能有些业务人员悟性好,智商高,技能掌握快,但技巧不可能很快就掌握,它就像人的“情商”一样,需要培养感情,需要长期磨练。对于业务人员来讲,坚持做平凡的事情就是不平凡,你不能同时踏进一条河里,每一次拜访都有新的机会和挑战,水到渠成是很自然的事情,修好渠是第一步。

实战和理论相结合

不但要知道低头拉车,还要谨记抬头看路。

我有一个朋友,在一家大型国有企业搞销售很多年,也想下海了,托我给介绍一份工作。我介绍他去一家大型外企应聘企划人员,10多天后,在与总经理面谈后,悻悻而归,它告诉我希望不大,我问为什么?他说,老总问他,你知道“4P”的含义?他无言以对。试问,还有多少不知道这些基本营销理论的销售人员。

同样一个案例,某大型国内快速消费品企业中层内训时,20多位企业中层经理没有一个人能够解释清楚“波士顿矩阵”的含义。

国内的企业,需要补的课太多,业务人员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凸现出来学习的重要性。业务人员需要真正把自己的实战经验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试着去分析一些现象,在“知然后行,行然后知”的循环中提高自己,使自己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解决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而不是总在“隔靴挠痒”。

我在做了五年销售工作后才发现了理论的重要性,因为有更多的难题不断摆在了面前,重复出现,这些问题成了自己发展的瓶颈。于是就拿出了自己大学的课本又看了起来,有点开窍。接下来就是买书籍,杂志,与别人交流,自己写文章,思路在不断地开阔,这些问题迎刃而解。现在为企业做培训时,我经常讲一句话,请你们从今天开始多去思考,了解自己想知道的和不知道的,了解员工想知道的和不知道的,这样会少走很多弯路。带着头脑工作是企业培训员工的重要目的之一。

角色定位很重要

有些人业务能力呱呱叫,可让他做管理却是一团糟。这说明管理者和业务能手需要的素质和能力并不一致,所以一些企业有不同的晋升通道。业务人员走的路线是:一级业务、高级业务、资深业务、业务专员;而管理者会有另一路线,组长、科长、处长、部长等。没有几个员工是糊涂的,只有糊涂的领导乱点鸳鸯谱。但对于业务人员来讲,要对自己有比较准确的角色定位,搞清楚自己适合那条晋升路线。有很多的业务人员因为走了不合适的路线而悔了前途。

当然,培养和学习是很重要的,也有人经过拜师学艺加自身努力改变晋升轨迹。

做正确的事远比正确地做事效率高,我们认为,只有业务人员正确认识了自己,选择了合适的路线而奋力前行,目标终会不断被实现。

双赢思维的观念是基础

只让客户满意的业务人员不一定是好业务,同样也要让企业取得价值。业务人员是企业和客户之间、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的联系纽带,太极推手是他的基本功。有一次培训时,我问业务人员,售后工作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回答是让客户满意。我说那很简单,消费者让我赔偿100元,我给他150元,他能不满意吗?我们从事售后工作的目的是用最小的成本让客户满意,这就难了吧,不同的人去处理,会有不同的结果。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有标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一个标准,通过案例我们可以总结出来不同类型消费者投诉的诉求点,也可以作为标准。关键是每个人在处理类似事件时,要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承诺,那么结果就会很明朗,不会掺加每个人的认知差异。这样做事情,消费者能够认识到企业的标准,少了许多胡搅蛮缠,企业也能快速处理问题,既提高了效率,又节省了成本。

我曾经说过一句话,业务人员要站在公司的立场上,给客户办事情。现实中有很多人办不到,有些业务人员帮助一些不诚信的公司欺骗客户,也有一些业务人员和客户一起坑蒙公司,结果就成了过街老鼠,无法在市场生存。

客户和公司双赢,或者再加上业务员的成长,我们可以说是多赢,这种局面更多是由业务人员创造出来的。只有业务人员本身有了双赢的思维,能够清楚知道公司在区域市场的预期,能够结合客户的需求,求同存异,利用智慧不断扩大双方利益的重合区,厂商一家并不是梦想。

团队合作精神是业务成长的跳板

业务员单兵作战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的业务员赋予了更多的职能,团队合作就显得极其重要。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业务人员要对团队里的成员开放其业务空间,不能搞小山头,封锁信息,封闭经验,掩盖问题。无私才能无畏,才能全面解决面临的困境。

业务人员要想很快晋升,那就需要更加重视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因为你自己晋升为主管后马上就面临着管理或者组建团队的问题。

‘团队协作和个人单兵作战有很多区别,虽然美国国家男子篮球队每个队员都是NBA的高手,论单兵作战能力胜过男篮世锦赛的其他所有对手,但就这样一个球队在2006年世锦赛半决赛时输给了配合娴熟的希腊队,无缘决赛。希腊队没有一个队员的名气可以和美国队队员媲美,但他们是胜者,这就是团队协作的奇迹。个人单兵作战需要自信,团队作战需要信任队友;个人单兵作战需要全才,团队协作需要成员各有所长;个人单兵作战需要面面俱到,团队协作需要及时有人补位;团队里有时需要成员能够牺牲个人利益成全集体利益,团队同样需要一位能顾全大局、左右逢源的核心领导。业务人员如果想要快速提升,具有团队协作的精神是条件之一。

“干一行、爱一行”从不同行业中汲取养分

有些业务员频繁跳槽,想寻找到自己理想的企业,像一个无头苍蝇,碰来碰去,其结果了,“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我们不是反对业务员跳槽,但有几点是需要考虑的,一是是否选择了一个自己有感觉的行业,二是是否选择了一家有前途的企业,三是是否是一步步向高处走,四是新的工作机会是否对自己有挑战,五是是否对自己正在从事的行业(企业)了解很透彻,该行业(企业)对自己来讲已经失去吸引力。我们可以列出“跳槽”和“继续工作”对自己的影响力,看一下哪一个方面对自己的前途来讲,影响力更大一点,然后再作出抉择。

“人在冲动的时候不要做决定”,这是我第一次离职时台湾经理给我讲的,但是年轻气盛的我怎么能听进去呢?现在想来,是有点后悔。我对哪个行业还没有来得及思考,虽然也有了四年多的时间,但我还不知道的东西太多,我甚至不知道我离职后应该做什么,就“迷迷瞪瞪下了山”。

有些业务员选择了一个行业一直向下走,有些人选择了不走重复路。选择一根藤摸下去的人后来成了行业精英,不走重复路的人可能会成为咨询专家或者跨行业的管理者。但前提是他们都在用脑袋跳槽,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过周密的思考。

找到一位好老师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国有企业里过去一直有师傅“传帮带”,好学的徒弟很快就能上手。师傅不但能在工作上对徒弟有促进,而且在生活上给与徒弟谆谆教导。这种制度我觉得很好,让新手少走很多弯路。业务人员要想很快打开局面,需要找到这样一位“师傅”,虚心学习。

当然,师傅选的不对,有可能误入歧途;“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徒弟要学习师傅的长处,要学习那些对自己有益的部分,要学习那些与工作有关的技能和经验。

“你五年后要做什么取决于你现在怎样去做事”,我的一位朋友几年前给我讲过这句话,对我来讲,影响很大。我在以前的职业规划中都是规划将来想要做什么,现在是将来就是营销总监或者其它职位,你现在应该如何做事。这样思路一调整,各种压力迎面而来。赶快找到自己的短板所在,通过学习和积累,把它补起来。成功对于那些有准备的人来讲,有一句话很合适,“有志者,事竟成”。


路过

鸡蛋

鲜花
2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1 17:49 , Processed in 0.02752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