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梁广业策划中国 https://www.cmmo.cn/?85457 [收藏] [复制] [RSS] 为企业加油!咨询策划100多家企业的策划专家,DNA营销创建者。植入成功基因,打造英雄企业!。

日志

往期回顾之九:“救市”还须先救人

已有 54614 次阅读2009-3-5 17:50 |个人分类:文章专辑|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由 “两房”引爆的美国次贷经济危机已经波及全球,作为世界经济大家庭里一员的中国也难独善其身,楼市低迷落价,股市疲软落底,出口加工型企业倒闭,“救市”成为政府和全体国民近期所共同关注的重点话题。
不是吗!


为了拯救低迷的中国股市,中国证监会2008年8月17日宣布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鼓励上市公司回购增持股票;同时,财政部决定从2008年9月19日起,对证券交易印花税政策进行调整,由现行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税率保持1‰。

为了拯救中国的楼市,财政部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从2008年11月1日起,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地方政府可制定鼓励住房消费的收费减免政策。同时,金融机构对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提供贷款,其贷款利率的下限可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


为了给生产经营型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快速走出低谷,财政部今年9月初提交的千亿元减税规模的增值税全面转型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减税规模保底为1500亿元,有望达到2000亿元,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
毋庸置疑,中国政府林林种种的“救市”利好政策对波动中的市场经济起到了积极地稳定与指导作用。


但是,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却是一只无情的手,它不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在“救市”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回归到理性思维的角度来认识,要溯根求源追寻事物发展的本来面目,对症下药方为良策。笔者认为:市场经济一切皆因“人”而起,“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经济泡沫都是人的欲望需求膨胀过渡而导致的结果,因此,面对现实“救市”还须先救人!


楼房的基本职能就是居住,为人们提供一个安身立命的生活空间,因此才有安居乐业之说。
但是,纵观我国楼市发展的历程,现今楼房的供需情况与性价比正常吗?


在买方市场,政策的误导让一些既得利益者把买房变成了一种重要的投资方式与盈利手段,为卖而买,某些炒房人同时拥有几套或几十套房权的大有人在,转手渔利赚得盆满钵满,几年间楼价成倍增长成为经济繁荣的标志。椐有关部门统计,北京市四环以内住宅楼房价格从2000年度每平方米平均销售价格6400元涨到了2007年度每平方米平均价格 18163元。中国房地产业协会透露,截至2008年8月底,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达1.3亿平方米,因而形成了现今想住房的人买不起房,而房产市场却拥有许多闲置空房的社会怪圈。


在卖方市场,房地产行业的高额利益回报吸引了国内各行各业大量资金的涌入,全民开发房地产成为各地方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标志。例如苏宁电器成功收购多家商业地产后,又以天价获取了震动上海地产界的南京路163商业地块;又如海信、海尔在青岛市公布的十大房地产企业中,赫然排在前两位。除了家电企业之外,其它如电信、基建、航空等企业也纷纷加入房市竞争。如中国中铁近年来在房地产领域成功进行资本运作后,今年将再投资百亿元用于房地产开发建设;联想、华为等IT巨头也在积极开拓地产业务。有资料显示,我国已有300多家上市公司涉足房地产开发领域,在中国富豪排行榜中,绝大部分富豪都是从经营房地产起家的。


在中国楼市涨与落的大是大非上,各地方政府希望稳定楼价,以保证地方GDP指数的不断增长;房地产开发商希望楼价稳定或提高,以保证企业经营效益的不断提升;炒房人希望楼价不断提高,以获得超额的利益回报;已经拥有房产的民众希望楼价攀升,进而增加家庭的资产总额。只有城镇贫困阶层民众才盼望着楼市降价,以便能有机会购得一块属于自己的安身之地;孰不知水涨船高,船落水落,杯水车薪的买房梦何时才能圆。


纵观政府救楼市的态度和政策都是好意,但是,用公权是救房价还是救买不起房的无房民众就要三思而后行了;用政策导向排除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是利国利民之举,正确引导和挖掘消费者对楼房居住的真实需求是“救楼市”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是实现居者有其屋的和谐社会大趋势。


中国的股市也是如此,在一年的时间内中国上证指数从6124点降到现今的1800点,引得无数股民尽折腰,因而“救股市”也成为现今经济社会的一大热点新闻。


从表面上看“救楼市”和“救股市”是一种经济现象,但根究其实质却是在救社会和救人。“楼市”和“股市”的泡沫皆是人们对金钱贪婪与欲望的疯狂追逐结果,因此,“救市”必须先要救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投资有风险,行动须谨慎”,在如何“救市”的问题上我们既要相信政府政策对经济的积极引导和促进作用,更要把握住自己参与经济活动的时机与尺度,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求救者首先须要自救,否则怨天尤人只能是自食其果。“救市”还须先救人,面对高涨的救市浪潮我们深信“亡羊补牢,围时未晚”。

直言夜话 2008年10月27日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1 09:23 , Processed in 0.02886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