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叶茂中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85197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叶茂中谈营销--我悄悄的蒙上你的眼睛,让你猜猜我是谁

热度 1已有 73647 次阅读2014-8-25 15:33 |个人分类:文章专辑|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关系, 模式, 方式, 问题, 产品




在一片红得发紫的大洋里,试图想找到一片纯洁的蓝海,是一件多困难的事?几近不可能。所以当一小片海面稍微露出了蓝色的影子,即使所有人都知道这里转瞬间就会被厮杀后的鲜血染红,但还是会义无反顾的跳下去。
 
匿名社交正是如此。
 
讨论好坏先放一边,首先我们都承认的一点是,匿名社交当下正红火。上个月Secret获得了2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后,其估值已经达到1亿美元,而他们做到这点只用了9个月,史上最快。
 
而如你所知,“模仿式创新”往往是最简单的方式之一,友秘(或者叫秘密或者叫无秘…)、乌鸦、微密、小声、还有一堆看起来像葫芦兄弟的产品,诸如悄悄、猜猜、偷偷、哔哔、呵呵…全都是匿名社交这艘新船上的乘客。
 
而匿名社交这类新兴的模式,也是近来最引起争议的模式之一,正反双方皆是振振有词。来评断孰是孰非,可能要从原点出发,比如我们把熟人——陌生人,匿名——实名两个维度进行划分,那么很自然就可以将互联网上前后出现诸多的社交模式做一个清晰的划分:
 
l 陌生人匿名:这是伴随着互联网诞生就出现的模式,从最早的聊天室,到BBS,到论坛,到贴吧,到豆瓣果壳,都是典型的代表。
 
l 熟人实名:这是拓展线下社交圈到线上的模式,开心网、人人网、微博、微信等等。
 
l 陌生人实名:理论上开心网和人人网中你“朋友的朋友”就属于这个范畴,以及现在的陌陌、知乎等等。
 
l 熟人匿名:?
 
这是个悖论。都熟人了怎么匿名?而匿名了怎么辨别是熟人?而通过导入手机通讯录的方式,熟人社交产品间接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分析一个产品 是否有强需求,需要看其是否解决了某些现实存在的冲突,而观察熟人抑或陌生人,实名或者匿名社交关系时,似乎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
 
l 我希望能畅所欲言,我希望找到倾诉和发泄和吐槽和八卦的出口,但是熟人的社交圈里这些话不适合说。
 
VS 
 
l 我可以找到私密途径(类似微博上的树洞),但是又觉得无法与别人产生共鸣或者交流,完全变成了个漂流瓶。
 
而熟人匿名社交则类似一个戴面具的杀人游戏,在朋友圈已经变成心灵鸡汤+代购+转帖大杂烩的今天,熟人匿名社交给你带来最原始的,和最阴暗的感动。
 
看起来很美。
 
没问题,可以理直气壮的为匿名社交唱赞歌,毕竟其解决了一个现实中的冲突这点无可辩驳,甚至有些人称“匿名社交的终极意义就是在连接本我的人与人”,怎么说都成,不过更值得讨论的是,这种冲突的到底能维持多长的时间,匿名社交到底是一块宝藏还是一股随时会褪去的浪潮。
 
当试图去洞察,而不是观察匿名社交的本质时,会发现这是一种飘散的、不确定的、模糊的连接方式,每次随机生成id,用户之间不能进行私下沟通,除了知道 “这个人是我认识的100/200/500/1000个人之一”这条隐隐约约的线之外,没有其他线索,这当然是熟人匿名的基础,但同时可以认为,是否这让 黏合的力度脆弱了些。因为没有固定身份这点特性的确给用户带来了轻松愉悦无压力,但同时也让用户的参与感和归属感降低了不少。而另一点是,即使这个人是你 的好友,而你无法控制他/她输出的内容,一条诸如“今天好累”“早上好”“好无聊”“只想找人说说话”“肚子好饿”之类的内容,是毫无意义的。从Mary 到Sunny和Ivory,不是不喊你的名字,是丫的谁他妈知道你是谁啊!
 
我不知道这种所谓的“轻联网”的保鲜期有多长。
 
而一个稳定的社交网,一定有其刚性的出发点的,也就是一种共同的明确指向点,或者说共同的“兴趣”,于是我们可以清晰的知道人人网落寞的原因,因为人人的 人际关系是基于同学关系的,这是一种暂时的,非源动力出发的捆绑模式。而以兴趣为内核聚集的社交网络,和基于不稳定的线下关系而网络化的UGC,哪个更有 生命力,是显而易见的事实。花一秒钟想下,你有多久没浏览你中学同学的QQ群了,或者根本是这个群已经有多久没人说话了,道理是一样的。
 
豆瓣为什么成为不用那么担心盈利的问题,因为他有庞大的牢固用户群,而这些用户群又是如何积淀的呢,是因为豆瓣的核心是书影音这几样文娱市场的大头,这是 强关系链。同样的,知乎和果壳一样有强大的“兴趣”进行驱动,甚至曾经的陌陌也是如此,约炮难道不是一项强大的“兴趣”?
 
有句话说的好,到头来,社交皆圈子。
 
无论是陌生人实名、陌生人匿名、熟人实名、熟人匿名… 哪种方式,这是社交构建的基础,没有一个明确指向的圈子,光凭天黑请闭眼猜猜我是谁,似乎并不足以支撑一个长久兴盛的社区模式。
 
而有些匿名社交产品也的确开始了自己的行动,Secret开始组织用户间的线下聚会,无非是想让他们离开后“不再是陌生人”;“乌鸦”则在第一次使用时就引入了圈层的概念,用户需要选择自己是学生还是上班族,而如果选择学生,则需要进一步选择自己的学校。
 
 
 
可以想象的是,也许乌鸦的下一步就是设置职场圈子,不管怎么样,这至少可以让朋友圈外的热门话题推送更加有的放矢些。
 
所以这到底是熟人匿名社交,还是个垂直型的沙龙网站?哈。
 
Nextdoor的案例可能更能说明问题,这是一个美国的“邻里社交”APP,注册过程繁琐,用户需要提供家庭住址证明自己属于这一社区范围,社区内发布 的消息仅仅该小区的用户可以看到。但毫无疑问,这才是真正的“强”关系链,这才是你日常生活中真正切实感受的每分每秒。Nextdoor今天已覆盖全 美 4 万个社区,而且每个社区有 10 或 10 个以上的活跃用户。这10个人相互之间的火花,也许比你另外一些应用里几百个最熟悉的陌生人来的更强 些。
 
听起来很滑稽,本来是物理层面距离最近的人们,在互联网时代被割裂成一个个老死不相往来的陌生实体,现在又再次通过互联网的力量捆绑在一起,但,这也许才是人们沟通的正确方式?
 
无所谓熟人生人,无所谓实名匿名,这些都是表相而已,核心是,能提供给这群人在一起的理由,而破解这点之后,“社交”这词才真的成立。
 
毕竟活这一世,会经历的过客太多,再用力也追不回,与其仔细维持一段迟早会破灭的关系,那何不在黑暗中凭借气味找寻你的陌生同类呢。
 
世界太大,多努力嗅几下,终究会有有趣的事发生的。


以上文章转载至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官网:www.yemaozhong.com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老王的营销观号 2020-7-25 14:50
原本是为拉近距离的社交产品,结果是一次又一次的圈层分裂活动,人与人的距离不近反远。人们寄予厚望的那一点点人情味,仅变成了一束束电磁波。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4-29 05:48 , Processed in 0.02863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