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彭小东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84648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赢在新媒体的成才之路

已有 90317 次阅读2011-10-6 11:02 |个人分类:广告媒介行销培训|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今天的新媒体对我们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彭小东老师认为在新技术不断涌现,信息传播广度、速度日益加宽加快的当下,传统媒体如何以从容自信的紧迫感来应对这一信息传播手段的变化,是摆在每一个有责任感、具前瞻性的新闻人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

一.新技术下的媒体变局

人们但凡遇到一件事常常先要问三个问题: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怎么办。事实上,在新媒体地位日显的背景下,这个看似原始且一目了然的三段论式的问题,正在困扰着中国传统媒体界,各家正在使出浑身解数试图予以破解。

三个原始问题不同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方在于,后者是来自问题解决者自身,是一种体内自身改良以图进步而出来的矛盾,是主动迎难而上;前者则是问题面对者或者解决者被动地接受来自外环境提出的挑战,是被动临危受命,这是本质上的差异。正是这一本质上的差异,近年来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发展所提出的种种挑战才更具紧迫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作为新媒体代表的网络,近年来在信息传播上带来了深刻变化。它较之于报纸等传统媒体的特点显而易见,那就是广指的是时效快;广是指所传播的内容无所不包,在相当领域已经大大突破当前传统媒体的政策局限,而且口子有越撕越开的趋势。彭小东老师认为这是微内容的崛起, 微内容将是整个传播内容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则是指网络的信息容量远比传统媒体大得多。

传播学中有个长尾理论,在新闻传播中真正能够引起一个媒介质量评价以及竞争差异的东西,是在其厚厚的长尾当中。这个长尾不具备普适性,甚至和大家的共同需要可能是无关的。它只是针对专门的需要,分众的需求,但长尾的内容决定一个媒介的价值所在、竞争力所在。在传统媒体内容日益同质化的当下,甚至可以说新闻信息的长尾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它的竞争力,是传统媒体品质、公信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二.大媒体时代呼之欲出

数字化媒介的日益崛起,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媒体消费习惯和使用方式,开始进入一个大媒体竞争的时代。无论是单一的新闻信息受众还是广告主,其可供选择的媒体对象都极其丰富,媒体的功能变得碎片化精细化。事实上,在欧洲一些国家如德国,大媒体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无论是在实际运用实体、理论研究领域,还是作为文化政策指导者的政府层面。这种基于媒体消费者不同功能诉求,更加全面而且细化的运作模式,更能反映  大媒体环境下各媒体传播功能的特点和受众的细化需求。

鉴于这种把报纸、杂志、电台、广播影视、绘画、博物馆、音舞演出,以及以数字传媒作为大媒体来运作的模式在国内的出现存在一个滞后期,目前把数字化媒体纳入传统媒体(如报纸)日常运作中考虑的重要元素被认为具有前瞻性,可看成是大媒体时代到来的序曲。面对大媒体时代的来临,传统媒体需要做的无非两件事:一是深挖传统媒体功能的内涵,使其独有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功能得到放大;二是适度收缩其功能的外延,通过功能的收缩和分拆,给新闻信息受众和广告主提供更多的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善于整合别人的资源,加强与自身市场不重叠的强势媒体的合作,使对方的有用的资源为我所用,不失为明智之举。

三.大媒体前夜的传统媒体困境

如果说10年甚至更早前开始于广州等国内重要媒体城市各大报团之间的竞争引领了中国报业的一个时代;开始于中央电视台基于改变电视节目话语方式的变革开启了电子媒体(主要是电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那么,新技术条件和新媒体汹涌向前的总前提下,新世纪真正的大媒体竞争才刚刚开始,而这一轮的竞争,媒体生态的再构建、再组合一切皆有可能大媒体竞争更具挑战、更考验智慧、更具全局意义,它对媒体人的基本素质和职业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在大媒体竞争时代到来的时候,谁具有超前的眼光、世界的高度、跨区域的新闻触角,谁掌握并主动有效运用新技术,谁就能获得先机。

在欧洲等媒体发达国家,平面媒体和电子媒体的交叉运作早已存在。德国《图片报》是欧洲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它有一个总编辑部和31个地方编辑部。就是这样一份享有盛誉的报纸,其新闻理念的精髓中却包含着电子媒体的元素。《图片报》人说,《图片报》是对电视媒体的印刷回答。显而易见,在这里,印刷是手段,目的仍是《图片报》本身的传播功能。

依据这一理念,能否也用一句话来概括当下诸多报媒面对互联网竞争下推出的滚动新闻操作模式(事实上,其运作的平台仍是网络而非报纸本身)——“滚动新闻是报纸对网络的印刷回答呢?通过对新闻在互联网上的滚动报道并在报纸版面上得以体现,实现网络的印刷回答。与此同时,利用网络的大容量、即时性、音频、视频等功能,携网自重,实现报网互动,提升报纸的影响力,进而提升报纸的重要性。

欧洲传媒理论界一个比较流行的观点或许切中了当下多媒体交叉发展的现状与走势。这个观点认为,多媒体的真正融合还远没有达到,也可能永远也达不到,这除了技术上的原因,文化元素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文化上的影响使多媒体的融合至今没有出现,观点还认为,“(报纸)保证质量是应对互联网挑战的最佳手段,报纸必须不断有高品位、高质量、大深度的报道推出

在德国传媒界有一句深入人心的话: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报纸。传统媒体必须以提升影响力来实现重要性,实现品牌的不断增值是一个重要课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吸纳网络等新媒体具有生命力的元素,为我所用,渐进地优化、提升报纸等传统媒体本身的传播功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最终达到丰富传播手段、增强新闻信息影响力和穿透力的目的。

四.转变报道方式:以变应变

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在新媒体介入下新闻传播的态势变得越来越开放,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传播过程中新闻的全貌越来越清晰,更加逼近真相,这对新闻管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过去的一两年,有三个标志性的事件体现或者说倒逼传统媒体在新技术条件下转变报道方式: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这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齐齐上阵,尽显开放性报道的标志性事件;贵州瓮安事件,是新媒体、传统媒体先后介入下对敏感性事件报道的范本;而云南躲猫猫事件,则被认为是民间舆论、传媒与官方对事实真相不断追求形成互动的成功例子。

1.另辟蹊径寻找新闻源头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随着新媒体对新闻介入得越来越深入,传统媒体不断图变力保主流话语权,大量的新闻尤其是突发性和揭秘性新闻在传播路径上出现了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新闻发生后往往由受众(这里主要是网民)在互联网上首先发布(有时只是只言片语,点题式的),在互联网上进行短暂发酵后,以都市类报纸(包括都市类党委机关报)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开始介入,并迅速与网络形成互动,穷尽一切深挖不止,不断向真相逼近。

就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信息可成为其深入发掘、不断精耕细作的新闻源,且可进一步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具有的双向可互动的天然优势,使之成为其对新闻调查推广、不断累积新闻信息和驾驭舆论导向的手段。

利用、培育并开发网络中的可用信息”(微内容),是从新闻源头上转变采写报道方式的有益尝试。发现新闻以及对新闻资源的垄断性掌控作为新闻报道的形成和传播的第一道工序,是成就传统媒体曾经对新闻发布和对事件新闻话语权进行垄断的最根本原因。新媒体利用其新的技术特点,对新闻源的发掘和获得更现实、更直接、更广泛、更快捷

对于受众来说一个致命的问题,同时又是作为新闻信息来源最具活力之处在于,网上的信息是零碎的,不成体系互不关联,且常常天马行空捕风捉影道听途说只言片语一叶障木个性化情绪化色彩浓郁,需要通过传统媒体对之进行取舍和再采访、再核实、再还原,线下线上资源交互使用,然后取舍、放大,引导舆论,还原新闻真实。

新媒体的介入下,预告性(警示性)新闻的报道对传统媒体来说已经不是要不要做能不能做的问题,而是怎么做怎么与新媒体结合起来做的问题,因为任何可能发生的新闻都最有可能首先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上发布,传统媒体要争得首发,这步就得走,而且要走好。

……(未完待续;版权归彭小东老师所有,如需转载,敬请注明作者及出处;违者必究!更多精彩尽在彭小东老师激情演讲;彭小东,国际职业培训师,实战派著名行销管理专家。企业资深培训教练,国家注册高级管理咨询师;企业管理培训十大名师,华人首席广告媒介行销培训专家暨中国广告媒介行销培训第一人;MBA,资深广告人,传媒人,策划人;“弱势广告客户强势生存法则”倡导者,“弱势广告媒介强势行销”传播者;中华广告媒介行销力研究院院长;彭小东传媒行销教育集团董事长.武汉大学深圳管理研究院等多所高校及知名培训机构特邀专家(讲师); 中国广告媒介行销培训网创始人;熟悉并精通各种广告媒介行销,策划,销售,包装等培训;世界经理人等多家权威媒体专栏作家;获得各种大奖;培训过知名企业上百家,有数十万人聆听过彭老师的真诚教诲并取得卓越的成功;彭小东老师VIP专线:13076066155   E_MAIL:PXD_2006@126.COM  <<彭小>>搜索一下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8 08:13 , Processed in 0.02914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