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黄朝元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84347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企业如何借助“外脑”?

已有 157133 次阅读2008-7-9 21:03 |个人分类:文章专辑|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企业如何借助“外脑”?

/黄朝元

 

一、企业是否有必要引进“外脑”?

很多企业创业更多是凭当初的市场稀缺和一股强烈的创业激情心白手起家的。历经多年市场拼杀,奠定了事业基础,完成了资本积累。但是企业逐渐会发现,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竞争中,尤其是在三高一低(品牌传播费用高、终端投入费用高、人力成本高和企业利润低)的经营现状面前,自己依然是那么弱小。此时,强烈的壮大欲望支配了企业高管尤其是创业的老板,面对恶劣的竞争态势和强于自己数百倍的竞争对手,以及众多后来居上的追随者、挑战者,渴望自身能尽快完成一次蜕变,为企业的升级腾飞开创一条宽广的跑道。古人云“德为君,贤为上,智为侧。”这样,企业就需要引进和依靠外部力量。电脑(现代企业流程管理体系)、主脑(企业高层)、外脑(咨询顾问机构)“三脑”已经成为各个行业领袖品牌企业导航市场竞争的决策组合配置。

上世纪50年代初,刚从朝鲜战场回来的美军麦克阿瑟将军得知兰德公司“关于美国攻占朝鲜,中国一定会出兵”的研究结果后,感慨地说:“我们最大的失策是怀疑咨询公司的价值,舍不得为一条科学的咨询论证结论成果付出不到一架战斗机的代价,结果却是我们在战场上付出了830亿美元和10多万名士兵的生命。”从这个故事我们看到,战争时期,若一个国家能够用好咨询公司,它甚至可以避免一场战争的失败。而在如今竞争惨烈的市场,一个企业要想做到知己知彼,不仅需要依靠自身的经验,也需要借助“外脑”。

引进“外脑”,是一个企业甚至行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引进外脑,这是个可喜的现象。任何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智能的竞争,是聪明企业与愚蠢企业的竞争。羚羊跑不过最快的狮子,就会被吃掉;狮子跑不过最慢的羚羊,就只能饿死!强大的企业往往因为被人击穿最薄弱的地方而迅速垮掉。但是,又很难知道自己的最脆弱点在哪里。现代产业竞争最大特点是高度细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企业若是能适当地利用好“外脑”,给自己装上一对腾飞的翅膀,就会跑在别人的前面!-体育比赛,有哪个冠军没有教练的呢!

 

二、企业发展到什么阶段才可以引进“外脑”?

企业不是时时刻刻都需要外脑。像下棋一样,大半时候你是会下的,不需要人家指点。但是在关键的几步棋时,确实需要外脑(观棋者)来指点。外脑作为特殊的一个专业,他会从另一个独特专业的视角,作为第三方站在一个更客观的立场上来看企业。

一是在企业创办时,这种赢利模式的设计,关系到企业的生死;二是在企业发展中遇到问题时,已出现了一些症状,比如企业的营销体系混乱、品牌推广迷失、市场拓展缓慢、市场网络不稳、市场份额下滑、渠道队伍涣散、竞争力下降等,这时企业自己没有(或有)找到合适的原因,但作了一些调整也无济于事;三是企业主导性要转型时,企业想进入新的领域开始第二次创业;四是企业需要输入新的观念时,企业的思维往往会形成某种定势,致使因循俗套,内外新旧观念抵制;五是需要借助外力展开变革时,借力使力使得推动变革少费力。在这些关键时候就需要认认真真地请外脑了。

世界五百强企业,没有一家不会寻求外脑。这不是企业能力行不行的问题!就好像一个人再健康,也会请个保健医生看看现在很多企业是在经营中遭遇了实际的困难之后才想到请求外脑的。其实,“不治已病治未病”才是企业请外脑的最高境界,企业在引进外脑上应该有“预防胜于治疗”的理念!

 

三、企业引进“外脑”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外脑之所以能为企业出谋划策,是因为外脑有自己独特的思维体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外脑的快速学习能力和掌握的咨询工具。许多时候,企业领导本身就是一个高手,只是有时候身在庐山中,看不清问题,这时,更需要一个局外人来提醒和点拨。

企业对外脑的选择引进,要慎重,要有平常心的准备。与外脑的合作,需要双方的全心投入,只要是对的,就要大张旗鼓的坚持。但是,企业切不可把外脑看成是包治百病的郎中或神医。假如企业领导对变革三心二意,再高明的外脑恐怕也难有作为。因此,企业在引进外脑时必须明确:

1、我的真实需求到底是什么?如果企业已经清楚自己的方向,知道该做什么,并且有能力做好,那就并不需要求助于外脑。

2、我的变革决心和行动力到底有多大?离开企业领导的支持和全身心的投入,外脑提供再完美的方案,也往往无功而返。

3、我需要借助外脑培育自身哪些能力?所谓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否则会付出高价花了冤枉钱!

4、我能否跟外脑进行高效的沟通?高效的沟通可以将企业的经验与外脑的最佳运作模式相融合,产生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有利于变革的环境。

 

四、“外脑”能够给企业带来什么?

对于外脑,现在很多企业都存在这样一个误区,总以为引进外脑就能包病百治、万事大吉。其实,外脑的核心作用就是它能有效地对企业的整个价值链进行全新有序的整合和梳理,然后站在战略的高度,有针对性地提出规划路线及明确发展思路,它是企业发展的必要参谋!所谓“思路决定出路”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外脑给企业的,从有形的来看是一个方案和一个方案的实施,或叫方案实施过程中的辅导。从无形来看,一可以创新企业思维:通过引进外脑资源,打破企业自身的思维定势,消除企业在各个领域的盲区,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新观念、新知识、新信息、新思路、新方法、新策略等;二可以提升企业智能:变“领导思考+员工思考”为“领导思考+员工思考+外脑思考”;三可以拓宽企业界面:有效整合外脑所拥有的人力、物力、社会关系等资源,扩大企业的经营平台界面,最大限度扩大企业的“虚拟资源”,弥补企业经营中的“短板”。从本质上说,外脑是提供竞争的武器;外脑是卖军火的,他提供的是竞争的武器,企业拿过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但企业必须明白,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根本-所谓“行动决定财富”。通过和外脑的良性合作,提升企业自身,使企业独立应对管理上的各类挑战,达到企业与外脑的双赢,这才是咨询的真正价值所在。

 

五、为什么有些企业通过引进“外脑”取得了成功,而有些企业的“外脑”却存在水土不服?

至于引进外脑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实施执行能力和投入力度,这要求企业必须在方案实施执行过程中投入大量相配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确保外脑方案的有效实施和运作,将方案的作用最大化发挥!否则,再好的咨询方案也等于一张废纸。形象地说,就像“医生”与“病人”的关系,再好的医生(医院)都不会也不敢更不能向病人保证他有100%的把握,能药到病除。

企业外脑水土不服的主因:

1企业老板对外脑的期望值过高,咨询目标不科学。实际上,很多企业在引进外脑时并没有明确的目标,需通过外脑为自己寻找问题症结。尤其一些处女客户更是病急乱投医。另一类是目标明确,但很夸张,超越或脱离了现实,外脑无论多努力都不可能达到;有些目标听起来合理,但根据企业现有的资源条件不可能实现。期望值越高,急功近利思想就会越明显。

2、外脑成为企业内部政治斗争的靶子。外脑进入企业后,极易引起了利益相关者的强烈不满,往往一开始各方都想把外脑当自己利益代表者,但是目的落空后,便会在老板面前诋毁外脑。这是很多民营企业非常典型的思想观念问题。尤其面对企业政治问题时,外脑常会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最终无奈告退。

3、对外脑的依赖过高。有的企业认为,引进了外脑,自己就可以不像过去那样去操心。这是企业患的对外脑的依赖症,是异常危险的。外脑或许有其专长,但也没有能力做得面面俱到。外脑是拐杖,你得会用,而不是被它左右。

4外脑未能采取紧急措施,解决企业燃眉之急。外脑更多是按照规范的流程和方法来展开工作的,尽管理论上讲没什么错的,但没有及时发现企业要破格解决的紧急问题,导致效果打折。

世界上任何一个有强盛完整产业集群的区域,很难没有各种企业外脑智业就能发展腾飞的!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10 18:03 , Processed in 0.03007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