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派力营销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84234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诊断销售的“最后一公里”

已有 181112 次阅读2008-11-3 11:20 |个人分类:文章专辑|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对大多数企业来说,通路上从经销商到终端——这个销售的“最后一公里”,一直处于“黑箱”状态。处于“黑箱”中的通路给企业呈现了很多假象,而企业往往据此做出了错误的决策。透视销售的“最后一公里”,让“最后一公里”暴露在阳光之下,是在做好了经销商管理、终端管理之后的又一项重要工作。
销售的“最后一公里”,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通路促销:诊断“最后一公里”的促销力度分布
案例1:一家没有稳固的市场基础,靠遍地撒网发展经销商的食品企业,在某月发动重大市场攻势,巨额促销之下,月销量比平时提高3倍。竞品的业务员坐不住了,纷纷要求总部采取促销措施,否则市场可能逆转。
诊断:竞品企业的老板起初接到少数业务员的报告时,并没有很在意。因为这样的事太多了,每个月都有好多厂家做促销,而业务员的特点是“见风就起浪”。如果每个对手做促销时自己都针锋相对,哪有那么多的利润空间用来促销?
可是,当市场全线告急时,老板坐不住了。不过老板也很为难:如果采取与对手同样的促销力度,公司的毛利空间没有那么大;如果促销力度太小,又无法抵消对手的攻势。
作为这位老板的朋友,当他求助于我时,我说:“对手的促销力度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要了解从经销商到终端这‘最后一公里’上的促销力度分布。”我建议他尽快派人到一线了解对手的一批、二批和终端落实促销政策的情况。
很快,信息反馈回来了:对厂家大力度的促销政策,一批只拿出不到1/3给了二批,其余政策被一批“贪污”了,而二批根本就没有对终端的促销政策,终端也没有对消费者的促销政策。
看到对方在通路“最后一公里”上的促销政策分布,我对老板说:“放心吧,3个月后他们就会退出市场。”
通路促销的目标是什么?应该是疏通“最后一公里”,而不是“开闸放水”一次性扩大销量。当厂家出台大力度促销政策时,短期内会形成“开闸放水”销量剧增的现象,但是如果厂家给一批的促销政策没有释放给二批,“洪水”就会堵在一批那里,只有少量分流到二批,又因为二批并没有促销政策给终端,这就意味着“二批-终端-消费者”处于通路堵塞状态。
按照对方在“最后一公里”上的促销政策分布,一批超过平时3倍的提货量大致需要3个月才能消化掉,然而由于食品行业非常重视出厂日期,隔月货难卖,因此两个月后厂家和一批一定会为过期库存而苦恼。为了消化即将到期的库存,他们会向二批释放政策,此时如果我们稍微提前针对二批做促销,就很容易把对方的货封杀在一批。由于对方没有基础稳固的市场,只要一批积压了大量过期库存,就意味着不得不退出市场。
结论1:通路促销的目的,首先应该是疏通销售的“最后一公里”,通过扩大“最后一公里”的容量,达到扩大通路流量的目的。不能简单地以厂家出货量作为促销是否成功的标准。
结论2:促销政策只有在“最后一公里”上具备传递效应,才能真正起到疏通通路的作用。大多数厂家设计的通路促销,严格来说只是一批促销,而只有设计完整的“最后一公里”上各个环节的促销政策分布,才是真正的通路促销。
结论3:把销售的“最后一公里”作为整体研究,比单独研究一批或终端重要得多。完整的通路环节包括“厂家-一批-二批(甚至三批)-终端-消费者”,但是企业在研究通路和通路政策时,往往是关注个别环节,特别是一批、终端和消费者,并没有把通路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最后一公里”的“黑箱”状态,有可能抵消在某个环节上所做出的努力。
通路价格:诊断“最后一公里”的毛利分配
案例2:东北某低端白酒品牌为了开发华北某省会市场,派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市场调查。调查显示:某品牌光瓶白酒占据当地低端市场主导地位,终端覆盖率接近100%,低端市场占有率超过60%。结论是:该品牌在这个市场过于强大,本公司不宜进入。惟一可能的机会是:在终端,该品牌假酒比率已经接近30%。
诊断:这是一份“只看表象,不看本质”的调查报告。作为该酒厂的顾问,我要求亲自派人做深入调查。重新调查的结论是:目前是进入该市场的最佳时机。
调查发现,对手在低端只有一个主导产品,由于销量大、价格透明,终端已经没有价差空间,酒店的毛利只有0.5~1元/瓶,杂货店的毛利只有0.2~0.5元/瓶。二批的毛利更低,基本上是“原价进货,原价出货”,其利润主要来源于卖假酒。
什么是营销?从销售的角度讲,营销就是“卖”与“买”,只有有人愿意“卖”、有人愿意“买”,才能完成销售。该品牌的白酒知名度高,已经形成消费习惯,消费者愿意“买”,但由于假酒多,消费者又是在胆战心惊地买。
我们再来检视该品牌的“最后一公里”,他们愿意卖吗?一批当然愿意卖,销量这么大,返利这么多;二批愿意卖吗?二批很不情愿地在卖,因为二批无利可图,卖假酒又担惊受怕;终端愿意卖吗?终端也不愿意卖,利润太低,在相同规模的其他城市,光瓶白酒的正常毛利是酒店1~2元/瓶,杂货店0.5~1元/瓶。
机会就在这里!“最后一公里”的主要环节无利可图,而商家是“在商言利”,这就是新品牌的机会。
销售策略也在这里!如果在广告宣传上比拼,即使短期大量投入也难抵老品牌多年的品牌积累,但是设计一个让“最后一公里”每个环节都赚钱的产品并不难。只要拿出让二批和终端更赚钱、更愿意卖的产品,成功就在眼前,因为对低端白酒而言,终端的推荐至关重要,终端老板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动摇消费者的品牌忠诚。
结论1:销售就是买卖,让消费者更愿意买可能是基于产品本身,让商家更愿意卖则是基于利益。
结论2:“最后一公里”上的利益分配比产品价格更关键。
销售量:诊断“最后一公里”的货品数量分布
案例3:一家饲料企业组织了多个“销售突击队”集中开发县级市场,经过一个多月的攻关,有两个县取得了突出业绩:报表显示,这两个县的销量均翻了两番,成为所在县销量最大的品牌。
又过了3个月,这两个县的发展却截然相反:一个县已经稳居龙头地位,另一个县则接近退出市场。
诊断:第一个县提升销量的办法是:先帮助一批开发二批,再帮助二批开发终端养殖户。第二个县的做法是:利用促销帮助一批发展二批,通过二批数量的增加和二批提货量的增加提升销量。
两个县做法的差别在于:第一个县完成了“最后一公里”的全部工作,先把货品转移到一批,再转移到二批,最后交给终端养殖户,一直到终端养殖户消费掉为止;第二个县只完成了“最后一公里”的前“半公里”的工作,把货品从厂家仓库转移到一批、二批仓库。
差距还不止于此。因为畜禽对新饲料有一个适应过程,养殖户换饲料一般都很慎重,通常要在小范围内做实验,实验成功才敢大面积换料。在此过程中,厂家要提供技术帮助,一直到养殖户完全换料为止。
在那些凭业绩说话的管理者眼里,销量是硬道理。实际上,产品出厂并不是真正的销量,只有通过“最后一公里”到达终端用户(消费者)手中,才是真正的销量。如果仅仅根据销量判断市场开发是否成功,肯定要犯错误,因此必须监控“最后一公里”上的货品分布。
“最后一公里”有着巨大的“库容”,“库容”的好处是能够调整淡旺季,保证厂家生产的连续、稳定。但是,“库容”也经常制造假象,让厂家误以为“库容”中的货品已经被消费者买走。
有经验的营销人员在拜访客户时,一定会到仓库去看看:一是看仓库中的存货量,保证既不缺货又不过多压货;二是看仓库货品的日期,从货品日期可以看出出货速度,预测下次进货时间,同时也可以判断下线客户的进货速度。
在通路上,通常要保持一定数量的在途品、在库品,但营销界有一种不良的做法叫“压货”。“压货”的理由似乎冠冕堂皇,“能够减少竞品的进货”,不过这种小儿科的技巧也许在前几年还有效,现在做则肯定无效,商家对此早已心知肚明。“压货”的结果会造成“虚假销量”,“虚假销量”又会误导管理者的决策。因此,管理者既要通过报表看销量,又要关注货品在“最后一公里”上的数量分布。
结论1:厂家出货量不等于销量,只有了解“最后一公里”上的货品分布,才能判断真实销量。
结论2:市场推广和促销一定要完成货品在“最后一公里”的逐次转移,直到终端或消费者为止。
                                                     本文选自《诊断一线营销》一书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15 06:26 , Processed in 0.02875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