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原创品牌营销李晨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82635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读者文摘》破产--品牌时代的终结?

已有 71068 次阅读2009-8-25 11:43 |系统分类:市场评论

         
    《读者文摘》破产--品牌时代的终结?
 
 
 《读者文摘》申请破产保护,是否意味着品牌时代的终结,品类时代的来临?
  毫无疑问美国的《读者文摘》是一个“好品牌”,中国的《读者文摘》曾涉嫌侵权,改名为《读者》。为什么一个“好品牌”,不像品牌理论说的那样:“一场大火烧了可口可乐的工厂,第二天各大银行纷纷为其贷款”。
  品牌理论是否还能指导经营者的实践?
  毫无疑问,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终结了《读者文摘》。
  留声机的代表品牌是什么?传呼机的代表品牌是什么?胶片照相机的代表品牌市场上还有吗?缝纫机的知名品牌,消费者还知道吗?随着“老品类”的消亡,“老品牌”也消亡。不依品类而生的品牌,几乎多是短命的。
  因此我们要提出“品类品牌”这一概念。
  品类品牌理论,可能是解释与指导企业品牌打造的有效理论。
  
  1、品类:心智中的小格子

 美国认知心理学的先驱,乔治·米勒〔George Armitage Miller〕发现了著名的“7法则”:人的心智极其有限,只能记忆有限的信息,人们通常把信息进行分类存储,每个类别通常不能记忆7个以上的信息。意义的品牌应该包含两个部分:品类(心智中的格子)和品牌名(心智中格子中的品牌)。

  品牌名和品类一旦产生关联,锁定在一起,就完成了品牌的创建,创建品牌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将品牌名与品类名锁定在一起。

  九阳就是豆浆机;格兰仕就是微波炉。

  2、消费者用品类来思考,用品牌来表达

 品类思考,是指品类驱动消费者进行选择和购买。消费者确定购买某一种品类的时候,往往说出的是代表此品类的品牌。消费者这种表达模式让企业和营销人员产生了错觉:认为消费者关注的是品牌,是品牌因素推动了消费者的指名购买,所以应该大力宣传和推广品牌。

  但实际上除非品牌是新品类的第一,否则品牌将无法进入目标消费者心智。

  3、营销竞争的实质是品类之争

 在消费者心中相互竞争的并非品牌,而是品类。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竞争,实质是经典可乐与新一代可乐之间的竞争。

  和其正为什么争不过王老吉,因为王老吉是“预防上火的饮料”是“饮料”;而和其正是“中国凉茶和其正”还是“凉茶”;显然,“凉茶”是争不过“饮料”的。通常消费者说:喝点什么?饮料还是啤酒?拟或白酒还是红酒?这里面出现的是品类,很少有消费者问:喝王老吉还是和其正?

  4、成功品牌的战略性共征——品类的代表

 进一步说,企业不是在打造品牌,而是利用分化创建品类,而新品类的成长与扩张让品牌得以发展。流行明星代言和巨额广告投放并不是打造可口可乐品牌的关键,关键在于可口可乐创造了一个叫做可乐的品类,并成为这个品类的主导。

  5、真正的品牌是什么?

 真正的品牌是消费者心智中代表特定品类的名字或者符号。在消费者心智中发生关键作用的是品类而非品牌,品牌的意义在于表达品类。

  例如王守义是十三香的表达;喜之郎是果冻的表达;盼盼是“法式小面包”的表达。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曹立峰1978 2009-9-13 17:02
拜读!
回复 原创品牌营销李晨 2009-9-16 16:22
谢。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1 14:13 , Processed in 0.02954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