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原创品牌营销李晨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82635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基于消费者价值的低成本营销(9)--消费者心理模式之

已有 61549 次阅读2008-12-23 09:22 |个人分类:文章专辑|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消费者心理模式之二:规避风险

为什么新产品的死亡率比较高?

当初(1995年),李晨办公共关系培训班时,在报名表上先写上几十个人名,报名者来后就毫不犹豫的报了。新东方的俞敏洪开始时也是这招。饭馆人多,越进越多,没人则越发不敢进,规避风险是主因。用别人的行动,判断自己的风险值。即使是吃亏上当,也有就伴的共同分担。

在销售兽药时,我们把近4个月的各乡各村的兽医名单及采购清单,一一汇集成册。在拜访新客户时,让其细看,一般不会放空。

在销售皮革时,把亲朋好友的汽车动员来,停在销售大厅门前,造成车水马龙的情景。

朋友开饭馆,吃完了他不让你走,帮忙“提提人气”,人多了轰你走---没位子了。

消费者隐秘的心理--规避风险。所以,部分新产品首先要解决的不是价值感的问题,而是零风险的问题。李晨在为中华香薰堂策划时,上市初期纠正了企业主错误的思维---强调香薰的价值;而是介绍香薰的来龙去脉。先使消费者了解香薰,打消其担心风险的心理,进而诉求其价值。

消费者说,你不要钱,我还得搭功夫是不是?“搭功夫”就是消费者的“时间成本”。  

薄利不多销

  消费者这个资源是活的,是生物,是有机体.有思想、有头脑、有脾气.有价值判断。营销者常常说,我这个东西好的很,他们怎么就不买呢?消费者太不识货了。恰恰相反,不是消费者不识货,而是你不理解消费者。

 

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水污染严重,于是有了27层过滤,微量元素缺乏,于是有了矿物质水。空气干燥,于是有了加湿器。这在30年前,基本没有市场,由于人们价值判断的提升,这些东西才能卖出钱来。营销人在给产品定位时要考虑目标消费群体的价值判断.“冷鲜肉”概念的提出,就锲合了消费者的价值判断:只有“冷鲜”的才是最好的。

有一个企业主在介绍她的产品时十分动情,说了一大堆好处,我问她,消费者能认可吗?她说,我这都是真的。真的消费者就认可吗?你怎么让消费者相信你的说辞呢?我告诉她要分类,不要包治百病。要结合消费者已有的消费体验提炼说辞等等。

我们不能用自己的价值判断,代替消费者的价值判断。

沟通的要义是“听”。听什么呢?听是了解消费者的价值判断,一种产品消费者认为它有什么用,值多少钱。低了,高了都不行。李晨服务过的一种保健品初入市时,他们把价钱定的比较低,企业主以为薄利多销,结果利薄了,销却少了。因为消费者认为:这么低价位的保健品,怎么可能有好的效果呢?

李晨们服务过的部分企业,有时怕产品卖不动,从而把价格定的比较低。结果是仍然卖不动,为此我们往往付出比较大的努力,例如重新起名、更换产品包装、建立新的产品销售终端,然后经过必要的消费者教育与引导,才将价格“涨”起来。在此,我们建议当你把握不准时宁可先将价格取其上限,而不要取其下限。上限可以搞促销,可以搞买赠,可以加大渠道环节的利润率、、、、、、如果低了,涨起来就费劲了。

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价值判断。

  低端消费者不会去消费什么名典咖啡,这不单是有钱没钱的问题,主要是价值判断的问题。

  高端消费者也不会在马路边用塑料袋套着的碗的豆腐脑,也不单纯是卫生的问题。高端消费者也去“羊大碗”,也消费“八沟羊汤”也喝“大碗茶”,也去南三条和尾货市场淘宝,因为他们判断其便宜但有价值。

在日用品市场可能是一分钱一分货,在奢侈品市场则应是一分货卖10元钱。

先睹为快,轻轻一点:http://www.17xie.com/book-45102531.html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14 06:04 , Processed in 0.02764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