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原创品牌营销李晨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82635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基于消费者价值的低成本营销(3)--营销者对中国消费

已有 56658 次阅读2008-12-7 22:08 |个人分类:文章专辑|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一、营销者对中国消费者的误读

 

企业的生意从哪里来?从顾客的口袋里来;顾客为什么愿意把口袋里的钱花在你的产品上?因为你提供的价值感动了他;他们感动核心因素是什么?是这份价值的最大化。那么,营销的本质是什么?就是找到这个价值,并使它不折不扣地让顾客接受,从而使企业获得持久的盈利能力。

基点:消费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动物"?

 消费者是水,企业是舟。  

你可以在所有时间欺骗一部分消费者,也可以在一部分时间,欺骗所有消费者,你不可能在所有时间欺骗所有消费者。 

营销人不能主观的“臆断”产品。 从理解尊重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仍然有许多低级错误。

失败案例  

著名策划人叶茂中的案例:网络饭饭----主观臆造的产品

 “网络饭饭”,一种普通的饼干,被叶茂中赋予了网络的概念,围绕着这个概念,策划者对产品进行了特殊处理,如配以键盘按钮造型加网络符号@。如加入维生素A、β-胡萝卜素和活性钙以关怀因上网对健康的影响.  

但是,产品的“根”仍然是“饼干”,而不是“生活方式”和“文化”。

消费者发现这个产品实质上不过是普通的饼干时,特殊期望就变会成“上当受骗”后悔。  

消费者意识中有饼干的高、中、低品牌概念。一个新品牌,仅以生硬的网络概念和精美的包装,就可以将价格拔得这么高?

消费者关注,却没有重复消费。  

策划者的调查方法与结论不对。

策划者调查显示: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4小时,55%的网民每周上网吃零食的平均次数为1.5次。

李晨调查发现:饮料和方便面才是网吧最受欢迎的,其它食品则几乎没有,这说明什么?  

方便面并没有诉求“网吧食品”,依然在网吧卖的很好。茅台酒中华烟没有诉求“礼品”,依然有不少人用来送礼。这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礼品文化” ,是多年形成的。而不是一段广告“强暴”,就能“成就”的。

在单位和家上网,他们还是习惯于和正常人一样“吃饭”。他们有什么理由非要去吃“网络饭饭”呢?

目标消费者习惯都是策划者想象的习惯。

 基于消费者而进行的营销市调,不是数据化的堆砌;也不是调查一些众所周之的“知识”。例如,老虎没有翅膀;陕西目前没有野生华南虎等等。  

市调是要廓清一些模糊不清的信息。  

例如,吃零食是为了解馋吗?消费者为什么吃休闲食品?男女消费者在吃零食时有什么区别?人们为什么吃休闲食品?休闲食品主要消费者的职业、性别、年龄、收入水平、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

调查发现:精神压力大的时候,部分女性会情不自禁地食欲大开。尤其女白领,当在电脑前苦思冥想的时候,会在手边放些零食,会忍不住吃东西。遇到困难或麻烦,也会买回最爱的零食独享,借以舒缓压力。  

被忽略的消费心理需求,通过调查浮出水面。

像类似这样的问题,最容易误导营销人员:你看这东西怎么样?回答:不错。如果市场上有这个产品,你买不买?回答:买。可你真拿到市场上,一系列的问题就来了。  

最典型的例子是纯净酒、解酒药和“看病人,送初元”。

即将失败的案例  

“看病人,送初元”;

 不管什么样的病人都送初元吗?  

初元是保健品?保健品的礼品诉求,成功的只有脑白金。

 脑白金是“白糖水煮梨”,其“文化基础”是“腐败经济”,是针对规则允许内的“礼节性腐败”。你这个“病人”针对的是谁呢?是老百姓,那送的是鸡蛋;白领,送的是鲜花;官员送的是人民币;大官送的是美元。  

糖尿病人和骨折病人是一个送法吗?

什么人,什么时候,能轮到初元呢?  

这也和进饭馆一样,别人不进,就你进,我看悬。 

这样的消费者教育,未能“契合”消费者的潜在的需求,基本是自说自话。

轻轻一点,先睹为快: http://www.17xie.com/book-45102531.html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14 13:26 , Processed in 0.03061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