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刘建恒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82323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扎根本土的跨国巨兽,漫道雄关的披荆进程(六)

已有 192614 次阅读2005-12-6 14:14 |个人分类:文章专辑|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 联合利华与“中华” 牙膏
每当提起联合利华,业内人们不由自主会联想起“中华” 牙膏今天,发人思考的是为什么众多的像熊猫、浪奇、活力28、芳草、美加凈等本土知名品牌并购后都不断衰退以至消失了,而只有中华牙膏一直生机勃勃与壮大?让联合利华自始至终道来。
根据上海牙膏厂与联合利华当初的合资协议,2002年是中华牙膏商标续展到期的日子,也就是说,在此商标租约到期之前,除非上海牙膏厂有足够强大证据证明联合利华没有履行协议,否则上海牙膏厂几乎没有可能收回中华。尽管如此,上海牙膏厂仍然在媒体面前多次表示一定要收回中华的经营权。
   上海牙膏厂有这么一组数据,“中华”目前的销售量为3.8万吨,而合资之前已经达到3.5万吨。1993年中国的牙膏总产量只有18亿支,而现在的总产量达30亿支,也就是在6年当中,中国牙膏的产量增长了60%。根据双方的约定:中华牙膏的增长随着牙膏的增量增长。联合利华对“中华”的经营远未达到原先所承诺的数据。
   当初双方还约定,合作期间,合资公司对双方投入的品牌维护推广费用必须各占50%,对方投入的品牌是“洁诺”和“皓清”。今天,上海牙膏厂显然开始后悔,在他们看来,品牌的维护投入可以各种理由取消,或者张冠李戴,将费用投到外方品牌上,大股东可以任意操作,合资后美加净牙膏销量连年下降便是明证。“美加净”在1994年双方合资之初,产品出口量全国第一,它和中华牙膏是上海牙膏厂两个赚钱大户。但2000年,年销量却下降了60%,已经3年没有在媒体上做广告了,一般超市的货架上几乎已经看不到美加净的影子。与此同时,同样定位于高档市场的洁诺等品牌却日渐坐稳江山。
   针对此现实,联合利华也用数据进行证实,根据牙膏协会的统计数字,国内牙膏市场的扩张速度为每年不到2%,而1995年以来,很多后来品牌相继进入市场,竞争情况和发展条件越来越复杂,AC尼尔森提供的全国零售研究数据显示,几年中,高露洁的市场占有率从0提升到14%,佳洁士从0上升到4.4%,中华牙膏从15.8%上升至17%,尽管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华牙膏的市场占有率却一直在提升,并且至今保持牙膏行业的第一品牌地位,联合利华付出了很多努力。合资以来,联合利华对中华牙膏的整体投入共计6亿多元人民币;联合利华对中华牙膏的广告投入占联合利华对牙膏整体广告投入的53%,去年和今年这个数字达到90%。
    联合利华一再强调自己并没有违反协议,根据当初的协议,只要联合利华在商标续展年度的牙膏产量高于中华牙膏在1993年的产量,也就是3.5万吨,联合利华就可以继续经营该品牌。下一个商标续展年度是2002年,而联合利华目前中华牙膏的年产量远高于3.5万吨这个数字,也就是说,从合同上看,上海牙膏厂不能将中华牙膏收回。
对错是非孰能辨,针对该事件,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一位教授作了个坦率的比喻,外商在华投资是要赚钱,又不是要作慈善家,当然要发展自己的品牌,不排除其通过收购民族品牌一方面提高产量,一方面避免当地强势品牌的正面交锋,发展成熟后就自己走的可能。对于这一点,中方在合资之初就应该作全面考虑,为民族品牌的长远发展打算。
企业当初合资的初衷,可能是因为企业已经处于下滑阶段,没有创新能力,竞争力下降,或者是为了借助外资的管理技术经验,以品牌换资金换技术进一步发展,但是不管怎样,这都是在当时经营现实下做出的选择,既然已经选择,就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现在用民族旗帜做文章,外资不买账,法律合同也不买账。
至今,中华牙膏仍归联合利华掌控,民族情节与商业利益博弈暂告一段落.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19 02:45 , Processed in 0.02842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