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高春利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82082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案例分析:“情非得已”转型 胶片巨头富士叫卖护肤品

热度 3已有 171984 次阅读2011-2-15 14:47 |个人分类:案例分析|系统分类:市场评论|

案例描述:
 

2011110日,生产胶片等产品的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表示正式将旗下化妆品ASTALIFT护肤系列在中国上市,迈出海外销售第一步。20099月,该公司已经在淘宝网和官网上试水销售,但记者近两日查询淘宝网上的此类产品,销售总量还不到100件。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副总裁青木良期待,中国市场化妆品的大容量,能助富士的转型一臂之力。

 

  “情非得已”的转型

  从胶卷跨越到护肤品,在很多消费者看来,这看似不相关的两个产业“跨越尺度”太大。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横田孝二介绍,“化妆品所需的重要物质胶原蛋白,就是富士公司原来生产胶卷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把这样的一种技术和原理运用到化妆品里面,其实是把我们的技术进行了延伸。”

  青木良说:“富士胶片的化妆品亮点是抗衰老系列的功能性护肤品。”据悉,富士推出的“ASTALIFT”牌护肤品,化学名称叫做“虾青素”,是一种能够紧致肌肤的成分。胶卷生产中还有一项技术就是用来防止胶卷褪色的,是一种防氧化的技术,这也是在化妆品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技术。

  其实,早在2006年富士就已涉足化妆品业务,当时仅限于在日本国内产销。富士胶片提供的资料显示,2009年富士胶片化妆品在日本的销售成绩已经超过了100亿日元(7.72亿元人民币),其在化妆品、保健食品方面的销售额比2008年度扩大2.5倍。

  “转型是不得已的选择。”青木良说。这家把“胶片”写在公司名字里的老牌日企,2000年前后面临着胶片业务逐渐边缘化的尴尬,2000年后全球彩色胶卷市场需求量每年下滑25%,“公司采取了2个措施,一是在结构上调整,收缩全球的胶卷生产线,到适应市场规模需求的水平,二是开拓新的成长性事业部。”

  最近的十几年间,富士最引人注目的一次变革就是从胶片领域转向数码相机。但由于富士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塑造和渠道建设上没能抓住机会,目前富士在数码相机领域仅处在二三梯队的位置。

 

  初期仅靠网络销售

  2008年的金融危机加速了富士的转型。2008年至2009财年,富士开始了第二轮结构改造。“现在,在印刷、高性能材料、光学元件等六大未来发展业务模块中,富士开始将"医疗健康"确定为自己的未来业务重点。”目前包括医疗诊断、医药、护肤在内的医疗健康部分已经占到富士公司收入的20%。化妆品业务占比还不到1%。截至20103月底的2009财年,富士公司的营收达到2.3兆日元。

  其实,富士在华扩展的业务中,富士胶片已经成立了一个健康生命科学事业本部,包括医疗器械、药品、化妆品、健康食品等跟生命科学相关的种种业务,据悉,这个事业本部的目标是10年后做到1兆日元(772亿元人民币)销售收入。

  但作为化妆品行业的“门外汉”,富士在转型初期想要成功并非易事。富士初期仅在网上试水,无法让消费者进行亲身体验,仅靠目前的网络渠道做很艰难。

对此,青木良介绍,虽然富士化妆品在日本商场、化妆品店、时尚店铺等有5000家销售专柜,从销售情况看,网络销售比实体销售的销量往往更大。中国市场近期还是主要通过网络销售的方式,将来也会考虑用店铺销售、电视购物等方式。

 

点评富士在化妆品市场的做法

(在日本立足化妆品市场后,又试水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从网络销售到实店体验销售,这其中有多少挑战?)

 

案例分析:

题目:风险虽在,机会犹存

 

简单来说,富士胶卷进军化妆品行业属于典型的基于同样原材料基础上的跨行业延伸。这种做法是有风险的,尤其是在中国市场。

首先,富士在中国面临品牌核心概念转移后消费者对于品牌接受度的挑战。在中国市场中,消费者对于“富士”的定位即为彩色胶卷,而且是仅次于行业老大柯达胶卷的品牌。消费者的这种观念已经根深蒂固,虽然富士在日本化妆品行业已经有相当的市场份额,这当中固然存在日本消费者对于富士的喜爱和追随,固有的情感成份容易跟随品牌定位的转移而随之而去,但大多数消费者却存在心理接受的难度。每一个品牌都是有内涵的,其内涵是多年以来通过企业持续不断的传播手段,在消费者心目中逐渐形成的固有概念和品牌感知。对于富士这个品牌来说,消费群体认同的是其物美价廉的彩色胶卷产品,一旦富士这个品牌不再代表胶卷,那么固有忠诚的消费群体将很难接受这个品牌概念的转移,而新生消费群体对于富士这个化妆品领域的新品存在心理深层次的质疑,这个企业能做出专业的化妆品么?

其次,富士在中国市场面临渠道接受度的挑战。在中国队的日化市场中,化妆品体验店普遍采用的都是加盟连锁模式,院线和实体店又自不同,但无论哪个渠道,都对一种化妆品的功效或质量存在极度敏感。因为在过去日化销售渠道中,因过低的进入门槛使得假冒伪劣的化妆品充斥于市场中,所以每一家店老板在接受一个新品牌时都异常谨慎。他们普遍对于那些看不明白的品牌宁可多等一段时间,观察观察再说,也绝不盲目上新品牌。这种心态使得富士在实体店渠道建设过程中花更大的资源在品牌传播和品牌认知上,同时也必将花大量的时间来证明自己产品的优质。这种认知将使得实体店建设的速度大大放缓。

这种因素使得富士在中国市场中实现品牌转型是有风险的,虽然也存在转型成功的机会,但却需要时间的积累。在此,对于本案例有如下建议:

第一,品牌规划采用日化界常规做法,将品牌名称和企业名称分开,从名义上将富士其和化妆品品牌隔离,最后由富士公司来为该品牌背书即可。这样将形成原有品牌定位和现有品牌定位间的区隔,同时又存在富士品牌对于品质严谨的基因传承,完成品牌间的关联。

第二,新品牌要聚焦在功效产品上,先通过品牌聚焦,通过大量试用装的派发完成产品的初期体验,形成良好的口碑传播效果,这点从富士现有产品线产品质量看,完全可以做到。

第三,在品牌传播中要借助网络营销的力量和实体店间完成互动,网络传播的是信息流,但实体店则承载的是产品的体验和服务,这种线上交流,线下交易的模式在化妆品领域已经很是成熟,只要将企业的资源聚焦在这一点上,则势必事半功倍。

风险永远与利益是结合在一起的,并不是说跨行业的产品延伸一定会失败。例如,比亚迪就是由电池行业跨入汽车行业,而且在该领域做的风生水起。富士的转型当前看似是一种无奈,但也许在数年后的化妆品界中将又诞生一只日系新品。

毕竟,在营销领域而言,“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和君创业营销  高春利 bjarrower@126.com

 

 


路过

鸡蛋

鲜花
2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曹立峰1978 2011-2-15 17:26
支持!!!!!!!
回复 苟晓亮 2011-2-22 11:21
顶!《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电视剧中已有广告植入!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3 16:02 , Processed in 0.03002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