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刘悦坦002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81900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广告:促销的利器还是营销的毒药?

已有 55822 次阅读2008-3-7 21:06 |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博主按:这是一篇未完稿,大家看到的只是只言片语的一点思考痕迹。我原先很早就设想过,文章成品作为一种思维的物化表现,读者看到的只能是思维的结果,而很难看到思维的过程。而真正对人启发更大的,在一定意义上却反而是过程。绘画作品似乎尤为如此,只有看到作画的过程,你才能知道画该怎么画,而最后的成品,只在欣赏的意义上才有存在的价值。

  幼时,在语文课本上读到《爱因斯坦和三只小板凳》的故事,不禁设想:要是那三只小板凳一字排开,都同时呈现在我们面前,会是怎么一种情景呢?这就像文章的写作和修改,历来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传世文章一般都是数经修改删补的最后“定稿”。但有时我们更希望看到作者的修改过程和编辑的加工痕迹。无奈这些都已经在作者修改和编者“铅印”过程中灰飞烟灭。 

这使得我不由得想起在大学读中文系时看到的某些文豪们的著作,在扉页后往往会附上一张文豪们的手稿,而这张手稿又往往被勾划涂抹得一塌糊涂。这给人一种印象:似乎越是大作家,就越注重文章的修改。但是越修改,最后的定稿中思维运动的痕迹就越不明显。

我曾经一直设想,把一篇文章撰写过程中的每一个动态过程都展示出来,把每一次的修改痕迹都标在明处,也许读者会收益更多。如果有时间,我会把文章写完,也希望有兴趣的朋友能完成此稿,或者解决广告与营销二律背反的问题。

 

 

    广告追求的极致是吸引更多的人来看,这就必须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其手段就是吊高人们对产品的期待。

营销的目的是吸引更多人来买,营销的目的在于追求销量,这就必须让人买了之后觉得满意,然后继续购买。在产品情况不易改变的情况下,要想让人们感到满意,就必须要降低人们事前对产品的期待,大家才会有意外的惊喜,才会感到满意。

不然,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但是对广告来讲,如果不能让人产生期望,根本不会有人关注你的产品。但是这样一来,广告和营销之间就产生了难以解决的矛盾。

 

定位:制造品牌印记 提高期望值  广告成功

错位:改变品牌印记 降低期望值  营销成功

 

定位:广告到窄告 窄告,必然带来利润的减少。

错位:心理标杆与实际情况

 

广告想要吸引人购买就要创造期望,调高人们的胃口,而营销想要做到仍消费者满意就要提供超过其期望的意外惊喜,就要控制人们的期望值。二者悖论。

 

悖论是世界存在的基本状态。二律背反是宇宙的基本规律之一。

 

    汽车的悬挂:软才能舒服,但影响操控,硬才能有操控,但是影响舒适。

跑得快与拉得多

生命的宽度与长度

 

广告在本质上是一种售前服务,售前服务与售后服务的目的都是在于吸引购买。但区别在于对产品的使用与否。

售前服务是一种承诺。承诺的目的就在于创造一种消费者对产品预设的心理标杆。这就导致了广告的悖论。

 营销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而不是目标的精确。做到精确是一种艺术,而营销要的不是美观的艺术,而是利润。

一次性购买与持续购买

 

科特勒讲,市场营销使推销成为多余。广告在本质上就是推销,从此,广告与营销成为悖论。

 

广告促进产品销售,但由于扼杀了消费者满意,也就最终谋杀了市场营销。

 

广告要想奏效,就必须使劲“吹”,营销要奏效,就必须让人们满意。

提高期望才能吸引人们购买,但期望愈高,失望越大,这就容易造成一种后果:广告做的越好,消费者对产品越不满意。但是广告做得不好,又不会有人对产品感兴趣。其间的矛盾,叫人如何解决是好?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10 11:07 , Processed in 0.03096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