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马小雨-资深策划师 https://www.cmmo.cn/?81786 [收藏] [复制] [RSS] 从来处来,观世间千姿百态;由去处去,笑人生一梦入怀.

日志

【策划师札记】大蜂胶透视——概念领袖知蜂堂之领袖的力量

已有 156258 次阅读2011-10-28 08:21 |个人分类:策划师札记|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健康行业中小企业发展迷思-大蜂胶透视系列》

 

关于大主题的补充说明

 

       《大蜂胶透视》这个系列,将立足观察蜂胶保健品在会议营销渠道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将不涉及大众消费品(商超)渠道。一来我个人比较了解会议营销渠道;二来对大众消费品渠道知之甚少,所以不敢妄下结论。如果这个系列有“主角”的话,那么将会是知蜂堂、厚德等几个,不会太多,更不会超出我所掌握的信息之外。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国退民进”的大潮流下,众多国有企业实施改制,但很多改制后的企业生存艰难甚至纷纷倒闭。这时候出现了一类特殊的企业家,他们以超人的智慧、毅力与勇气力挽狂澜,于是一时间“一人兴厂”的论调成为当时企业管理主流思潮。

 

        成功的商业经营自然离不开人的因素,尤其离不开掌舵人的因素。而要全面的了解知蜂堂,那么李育强先生就成一个绕不过去的关键点。既然这样,就从李先生开始吧。

 

        李育强先生在2000年之前的经历目前还无法考证,但是自从2000年知蜂堂蜂胶开始运作以后,李先生本人开始被更多的业内人士知晓。而他随后的一系列经营与运作,不仅完全继承了“蒙派营销”的精髓,同时也成为继惠丰集团锁占荣董事长之后,第二个将“蒙派”由松散的游击队成功转化为纪律严明、管理科学的正规军,并成为今天的知蜂堂企业。

 

        在蒙派过往的历史中,成功的产品数不胜数,但是还没有一个产品像知蜂堂蜂胶一样经久不衰。早年还有一个肝药速立特,但现在早已销声匿迹了,知蜂堂却仍然红红火火;在蒙派药商的圈子里,有钱的不在少数,但仍然能坚定的在健康行业并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知蜂堂当属个中代表;很多有钱的蒙派药商只能被称之为“老板、庄家”,李育强先生却能当得起“企业家”的称号,在二十多年蒙派历史中,能被同行心甘情愿的称为企业家的人物,一个巴掌就能数过来,李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他的身上具备蒙派药商的大多数优点:勤勉、敬业、能吃苦、有毅力等等,但他与同时代的蒙派药商相比,眼光更远、更冷静且信念更强,所以他才能在大多数人都倒下的时候,依然凭借一个产品笑傲江湖。

 

        让我们通过几个故事来近距离的观察这位蒙派企业家。

 

三起三落的坚持

 

        知蜂堂蜂胶与大多数蒙派产品不同,它的市场销售路途要坎坷的多,从上市之初先后经历了三次失败。那个年代的中国保健品行业与现在一样,最不缺的就是产品,所以当时很多人劝过李先生让他换,也确实有很多很好的产品可以马上拿来做,但是李先生都拒绝了,他非常坚定的要把知蜂堂蜂胶做起来。

 

        于是,在前三次失败的废墟上,李先生逐渐摸索出了蜂胶的运作经验,随后调整了蜂胶的市场定位、运作手法、广宣内容等,在很多人费解的眼光中又一次踏上了征程,直至今天。这确实是当初很多人没有想到的。

 

学习的毅力

 

        蒙派药商是一群具有超乎寻常领悟能力的群体,虽然这群人当中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但是他们却非常注重学习,这大抵也是蒙派得以成功的原因之一。李先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学习的毅力恐怕在蒙派药商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当年运作蜂胶的时候,李先生一不懂蜂胶二不懂糖尿病,怎么办?只有一个字——学!广为流传的故事是: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李先生总是捧着一本或与糖尿病有关(一般是医书)或与蜂产品有关的专业书籍,看一篇,之后把这一篇内容看懂、记熟之后睡觉。如果看不懂就强迫自己记住,第二天上班的第一件事肯定是找到专家或医生,详细了解直至弄明白,这个习惯坚持了很久。以至于很多年后,许多专业的内分泌专家或者专业的蜂产品专家,在与李先生聊天后,对他对糖尿病、蜂胶以及蜂胶解决糖尿病方面的学识、理论认识,赞不绝口。

 

吃饭的故事

 

        有一位蒙派的前辈早前给我讲过一个与李先生吃饭的故事:当时他去北京拜访李先生,因为下午还有事要谈,所以中午两人在公司附近的快餐店吃工作餐。李先生进门之后向服务生说到:把你们这儿最快的饭给我来两份。饭菜端上来,李先生看见有鱼,于是吩咐服务生将鱼换掉。这位蒙派前辈以为李先生不喜吃鱼,李先生回:“吃鱼得挑刺,太浪费时间了。”两人风卷残云般的吃了顿饭,从进门到出门用了不到10分钟。似是怕这位蒙派前辈觉得有所怠慢,李先生随说道:“这么多年来我吃饭一贯是这样,速战速决,我不能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吃饭这种事儿上。”

 

        那位蒙派前辈告诉我:那顿饭没什么特色,花了三十几块,但却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有意义的一顿饭。我从这件事儿上知道了为什么李先生能成功,所以从那以后我也一样,从不在吃饭上浪费时间。说完这些话,这位蒙派前辈放下筷子拿餐巾纸擦了擦嘴,而我却还有一多半饭菜没有吃完。

 

知蜂堂的李主任

 

        “李主任”这个故事是知蜂堂早年进行市场推广时,广为传知的。

 

        知蜂堂蜂胶早年的产品专题片中经常出现一个正襟危坐,面对摄像镜头侃侃而谈的“李主任”,这个李主任具有丰富的糖尿病专业知识、特别精通蜂产品,对蜂胶、花粉、蜂蜜均有非常专业的认识和了解,同时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给予不同产品的组合搭配,很多患者服用后病情均有好转。而且当时凡是播出李主任的专题片市场出货量就很好,甚至可以说知蜂堂蜂胶在市场运作初期可以快速的发展,与李主任有非常大的关系。所以,一时间“知蜂堂李主任”在局部市场的糖尿病患者群体享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很受患者追捧。

 

        这位大名鼎鼎的“李主任”不是别人,正是知蜂堂的老板李育强先生。

 

        当我们总是在不停的询问、不断的观察“蒙派营销”的体系、手法、技巧、思路等等的时候,却很少关注蒙派药商这个群体,甚至对他们的了解只是停留在“为人”上:豪爽、讲义气、痛快,却没发现这群人对市场的认识、对产品的把握,以及他们嬉笑怒骂之中的冷静、勤勉和敬业。

 

        通过这几个故事我们可以发现,李先生身上集合了那个年代大多数蒙派药商的性格特点和优秀品质,这些性格与个人品质中精华也在随后的市场开拓过程中,一定程度的外延到了知蜂堂团队和代理商群体,这使李先生身边围聚了一群不光是为了钱而做事的人,其中厚德蜂胶的莫日根董事长就是典型代表。在后面的文章,我们将详细说道。

 

        优秀、个性鲜明、睿智的领导人特点,并不足以评判李先生,因为商业竞争还得要市场、销量说话,知蜂堂蜂胶的成功是因其有一个好老板,而李先生的成功也同样是因为他有一个产品,并且走对了路。这条“路”是什么?

 

        20111027   北京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5 18:50 , Processed in 0.03042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