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马小雨-资深策划师 https://www.cmmo.cn/?81786 [收藏] [复制] [RSS] 从来处来,观世间千姿百态;由去处去,笑人生一梦入怀.

日志

【模式创新】广告炒作与蒙派药人的没落(八)

热度 3已有 176278 次阅读2011-2-20 15:28 |个人分类:医药营销模式与创新|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团队变化

 

        呼市药商在用人、选人的思路上,颇有些清末山西商人的特点,用熟不用生,地域文化的差异加之对异地创业的艰难,使众多的呼市药商非常青睐呼市人,所以这才有“三十万保健大军”的说法。

 

        九十年代初期,作为稍显偏远的内蒙古,经济相对落后、信息不发达,大多数人仍然默默无闻的生活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那个时候的年轻人以上学、当兵为主要出路,除此之外很少有机会可以发展到外地去,那些初中或者高中毕业的小青年们,如果没有关系或者家庭条件不好,那么最终也只能是在社会上游荡。

 

        这个时候,一些已经在外地打拼出一番事业的药商们,鉴于发展的需要开始大量的吸收本地人,一来本地老乡用的顺手;二来也信的过。于是,你找我,我联系他,一个呼市药商的团队就这么搭建起来了。这也正好给那些社会闲散青年找到了就业的出路,加之当时卖药是个非常诱人的职业,赚的多、到处走,非常符合那些闲散青年的想法,于是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跟随不同的药商开始转战全国各地。

 

        二十一世纪初,内蒙古的经济取得了较快速的发展,各项经济指标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草原文化”在全国推广,吸引了来自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们。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及更多的谋生出路,新成长起来的这一批青年们不再面临“上学、当兵”这两条路子,而出现了更多诸如创业、在本地打工等等,外面虽然好,但毕竟不如家里舒服。新一代青年们的想法已经和他们的前辈大不相同了。

 

       同时,也因为在过去的几年里,一部分在外卖药的青年们遭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比如:发不了工资、挨打等等,虽然可能真实情况是错综复杂的,但这些负面的消息使那些家长们更加不愿意再送自己的孩子去卖药;同时,保健品行业逐渐走向瓶颈,过去的风光已然不在,员工赚到的钱越来越少,这也是大家不愿意再进入这个行业的另一个原因。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过去那些吃苦耐劳、团结凶悍的呼市药人团队逐渐封崩离锡,有能力的自己当了老板,没能力的庄家又不愿意用,得心应手、信的过的人越来越少。

 

       本地老乡不好招募,使过去那个以“亲情+乡情+利益”为纽带建立起来的蒙派团队,失去了新鲜血液的补充,缺少了后劲儿;在随后的市场变化当中,粗放的广告模式逐渐被市场淘汰,一部分蒙派药商跟不上市场的步伐,在转型中逐渐被边缘化,也和缺少如臂致使的团队有关;在向团队和经营正规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蒙派药商习惯了“家族化管理”的模式,很难适应或者说根本不想去适应现代企业或者销售团队的一些管理流程和规则,不规范的、落后的操作方法自然会被市场淘汰。

 

        商业竞争,尤其是消费品之间的竞争,人才对整个经营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在无法招募到值得信任的本地人的情况下,一部分药商大胆的接纳和使用外乡人,同时努力地向正规企业的方向发展,基本上这些人都挺过了寒冬,至今仍然活跃在市场上;而另外那些不愿意转型以及不能吸纳本地人的药商,最终只有被淘汰。

 

        媒体、渠道与团队的三方面的变化,有政策性的因素,也有药商们自身的原因。当我们重新梳理这段尘封多年的历史时,我们会发现:凡是一成不变的基本上只有被淘汰的命运,而那些适时求变的最终往往会突破艰险,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2011年2月19日   呼和浩特

路过

鸡蛋

鲜花
2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魏长永 2011-2-21 11:17
看来蒙派药商的没落,有环境因素,更多的是内在文化的因素。不能与时俱进,是果,不是因。成吉思汗,也是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主。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11 16:14 , Processed in 0.02957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