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邓超明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68094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这个时代,寒门逆袭出贵子的机会依然大把存在!

已有 25085 次阅读2016-1-23 15:24 |个人分类:创业·征程|系统分类:营销人生| 邓超明, 寒门, 寒门贵子, 奋斗

 

作者:邓超明  

今天,要为寒门学子们提振士气。


先说说历史。

2011年时,一名老师在网上发帖,“做了15年老师我想告诉大家,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因为他发现成绩好的孩子越来越多地来自于富裕家庭。

2013年,一位名叫永乐大帝二世的网友,声称在银行工作多年,发出同类题材的帖子《这个时代“寒门在难处贵子”,也许不服,不干!想改变好比石头砸天。》,从性格决定命运这个结论出发,推导家庭教育对命运的影响,仅仅在天涯论坛,这条帖子的点击量高量107万、回复5000+。

这是两次非常消极的舆论,他们确实成功地揭露了一个现实:寒门出击的贵子,逆袭难度明显增加,所要面对的竞争与需要冲破的障碍,已经远非从前可比。但同时透露出的消极信息,给了众多寒门学子一次极具杀伤力的冲击,寒门逆袭的希望难道已经微乎其微?那么,刻苦攻读、拼搏求索又有什么意义?

同样是2013年,中国社科院发布《2013年应届生就业调查报告》,其中有这样一个结论:从毕业生的城乡来源角度分析,农村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成为就业最为困难群体,失业率高达30.5%。

根据军师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发现“农村大学生的悲哀”一直是热搜关键词。有多名网友在各种社交媒体上发表农村大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甚至发出了悲哀的喟叹。

非常出格的一起事件是,2014年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在讨论中发言:“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

对寒门,舆论环境是何等糟糕。


幸好。

超级演说家刘媛媛做了非常有影响力的回应,在一场演讲中,她以寒门贵子为主题发表了掷地有声的演讲,引发网友点赞。她的父母,极为普通的农村夫妇,却凭自己的力量送出三个大学生。她本身就是寒门走出贵子的典型案例,所发出的呐喊是很具代表性的。

演说结尾有这样一段充满励志能量的鸡汤:

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个故事关于独立、关于梦想、关于勇气、关于坚忍,它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童话,没有一点点人间疾苦,这个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个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我们看过太多同类有关奋斗的段子,可能已经无感,但众多寒门贵子,就是在这样的精神激发下,得以走过人生路上一道又一道的坎坷。

军师认识有至少20位从寒门走出的贵子,没有任何背景,毕业学校参差不齐,有211、985,也有普通的地方大学,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改变命运的努力。7成的人在省会城市购有至少一套房一辆车,另外3成的人在北上广一线城市置业定居,可以承担小孩上私立小学,每年学费5万+。

不得不再老生常谈一次,说说那些真正寒门的逆袭榜样。这30多年中,有太多从寒门走出的精英人士,百富榜上,有一小半都是这样的角色。当前的电子商务、高端制造、物联网、互联网+等领域里,崛起的新贵创业者们,同样有众多寒门贵子。另外在数量庞大的职业经理人群体中,从寒门走出的贵子依然占有不小的比例。

我们可以来拉一个创业成功者的名单:

新希望的刘永好、大陆希望集团的刘永言、东方希望集团的刘永行、华西希望集团的刘永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吉利与沃尔沃的董事长李书福、福耀玻璃的曹德旺、复星的郭广昌、巨人史玉柱、好孩子的创始人宋郑还、肥料大王周福仁、燃气巨子王玉锁、起家于木匠的宜华木业老板刘绍喜、通威掌舵人刘汉元、京东创始人刘强东、阿里巴巴的马云、网易的丁磊、颇具知名度的郭敬明等等。

这些人看似离我们遥远,殊不知,在几十年前,当他们一无所有,从谷底迈出第一步,向上攀登之时,也许未曾料到,自己竞然能够一跃成为寒门贵子的标杆。

军师对一家985高校MBA学员做过调研,有4成来自农村或者不富裕的城市家庭,完全靠自己的打拼拿下公司主管职位,在打拼的城市里购房置业,并且付出数万学费进行研究生学习。在这批学生中,有一半都拥有10万元以上的汽车。

我们每个阶段,每个时期,都在感叹机会的丧失,都在抱怨缺乏自己的舞台,但事实上,当我们在感叹之时,已经有一拨寒门学子正奔跑在逆袭的道路上。


不得不承认。

无论哪个时期,从寒门出击,难度都是非常大的。这一点,没有任何疑问。

所谓寒门,父辈在财富上没有取得成功,缺乏资源积累,没有所需的各种人际关系,大部分情况下,父母年老体衰,干着粗重的浓活,还需要走出去的孩子尽快提供反哺帮助。

军师身边认识的那些寒门贵子,在大学毕业工作不到一年后,每个月就会开始向家里寄500元以上的生活费,要么有兄弟姐妹需要扶持,要么是之前读书欠下债务,已经到了偿还的时间。而现在,伴随这一拨收入的提高,这个数字已经上万。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是80后,都是从乡村走出的大学生,都经历了至少8年时间的努力与积累。

也就是说,从寒门逆袭的凤凰男或凤凰女,在未来的事业与生活中,承担的工作压力肯定是远远大于富二代、官二代们,有一种流传广泛的说法是:“上学把家长逼疯,买房把家底掏空,治病不如提前送终。”

上有父母、下有子女,住房、看病、上学就像“新三座大山”压在这个群体的身上,但毕竟,他们完成了寒门的第一次逆袭。


苦叹问题的存在,不如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毕竟寒门依然大量存在,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不会因任何感叹而消失,但它会因为我们寻找到解决路径、建立起逆袭的勇气,最终得到化解。

有必要澄清一个疑惑,清晰地定义寒门贵子,现在有不少人陷入了误区,认为贵子就得大富大贵,就必须是富人,身家千万,有豪宅、开豪车,这是非常可怕,而又错误的观点。一旦持有这种主张,那估计中国只有1000多万人才算

野马(公众号:yemathink)认为,能够让原来的家庭处境变得好一些,家人生活方面有保障,以小康水平作为标准,或者跻身中产阶层,有城市里置业购车,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实现这样的生活目标,无疑就完成了寒门的初步逆袭,就可以称得上是“寒门出了贵子”。

看一组数据:

瑞士信贷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2015》, 个人财富在17.63万-176.3万元的中国人,属于中产阶级,中国已经有1.09亿这样的人群。

2013年,麦肯锡认为,中国上层中产阶级是那些年收入10.6万到22.9万元的人,这家公司预测到2022年,上层中产阶级占比将进一步飙升至54%。2010年,波士顿咨询认为,扣除税收和通货膨胀因素后,家庭年收入在6-10万元人民币的人都属于中产阶层,而且预测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51%。

这个阶层,必然会有大量寒门贵子的出现,占据非常显著的比例。只不过,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前几代寒门的成功蜕变,未来的时间里,寒门的绝对数量已经快速下降,占比也将微乎其微。

莎翁说:一夜可以造就一个暴发户,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寒门没必要奔着暴发户而去,但可以通过代际积累,完成阶层的变换与向上流动的愿望。


有必要谈谈机会问题,机会公平是最重要的公平。寒门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丧失了机会的公平,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在很漫长的20多年里,寒门将改变命运的机会,大多寄托在教育,这本身没有任何错误,通过高考,确实帮助一大拨人改变了命运。现在中国上亿的中产中,有一半都是从农村出来的,曾经都是寒门。在目前的百富榜或500富翁榜上,有一小半都是寒门中人。

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选拔人才的方式虽然几经变化,即使存在名牌院校录取名额在不同省市之间分配的不公平,即使存在城乡不均衡问题的存在,但高考依然可以成为鲤鱼跳龙门的机会,它对任何人来讲,相对公平。

但现在的教育已经存在一些问题,优势资源与各种保送名额倾斜,都大量向名校汇集,赢在起跑线的做法,确实让寒门感受到压力的同时,显得无更好的技法可施。而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变得非常多元,竞争已经从小学开始。有一种观念认为,教育体制已逐渐失去了承载阶层流动的职能。这是值得警惕的。

军师认为,这才是顶层设计应该关注并寻求解决方法的问题,如何让教育从小学开始,就能够在相对公平的机会框架里运行。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寒门逆袭的机会,只要上升大门没有关闭,就永远存在。

我们所学习到的知识、谋生的技能,还有血液里流淌的坚韧、信念与智慧,它们都会帮助我们去收割未来的成果。当然,不要忘了在我们所专注领域里的坚持与迭代,你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将是通过该领域改变命运的资本。

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而现在的心态、观念与行动,也将决定5年后的你。
 
生活虽然艰难,寒门逆袭的困境虽然是坚硬的事实,但我们每个人可以爆发出的力量,请不要怀疑,它可以像阳光与海洋般强大,但它需要你的野心、行动与积累。

比世界更广阔的,只有视野。比埋怨感叹羡慕更有用的,只有行动。(来源:野马公众号yemathink)


作者:邓超明,12年互联网+营销实战经历,赢道顾问总策划、互联网驱动实验室创始人,运营野马(yemathink)公众号及天府四维、超明讲武堂,北京寒烟牧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多家企业商学院互联网营销与电商导师,专注泛家居、教育培训、消费品、奢侈品等多个行业,并且长期跟进研究多家企业的成长。

在12年互联网营销与管理经验基础上,邓超明老师建立有AIKDCA、AIKDCASS、FEA、F4、F6、FM、FA、FS、FEAVA、营销四力等实战全网整合营销解决方案,并且拥有八年营销项目管理经验、50多家企业互联网营销与电商项目实战经验、策划400多起创意营销案例,累计研究1000多家企业的业务成长案例。

培训过数千名网络营销实战人员、主持过100多家企业的互联网营销与电商内训,同时担任10多家专业媒体特约顾问与专栏作家,在清华大学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4本专著,热销十万册。

专著包括:
1、《赢道:成功创业者的28条戒律》(清华大学出版社)
2、《网络整合营销实战兵法》(汕头大学出版社)
3、《网络整合营销实战手记》(电子工业出版社)
4、《网络整合营销实战手记—让营销卓有成效》(电子工业出版社)
5、参编《中国网络营销年鉴(2010)》(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主讲课程:全网整合营销、O2O规划与落地、电商全网营销、互联网+、企业韬略、消费金融及互联网金融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1 09:50 , Processed in 0.02909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