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商道伐谋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589277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农业情怀的重要性

已有 36197 次阅读2015-11-12 10:26 |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农业, 情怀, 互联网, 营销

          北京立钧世纪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任立国      

农产品百花齐放,各个品种的农产品摆上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餐桌,农产品不同于其他的商品,农产品是生命的维系。人可以不戴手表,可以不用计算机,甚至可以不穿衣服,但不可以不吃饭!正是由于农业伴随着对生命的担当和承载,所以选择从事农业就必须默认这种责任,无可推脱。然而,当下中国,人们讨论农业的发展机会时,却仅仅讨论它的经济属性和商品属性,而剥离农业所承载的特殊使命,任立国将其命名为“情怀农业或者情怀农产品”。虽然也有很多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展望有机农业的“机会”,但所谓的机会来了,实际上说得再通俗一点儿,就是赚钱的机会来了。而一旦以赚钱为根本目的农业,就是导致中国农业一片混乱的根本所在。北京立钧世纪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农业营销策划专家任立国认为能做农业,首先要有农业所承载的情怀。

“一号文件”大力倡导发展农业,很多人都陷入了盲目的对农业“么么哒”状态。可我觉得恰恰相反农业给我的感觉是“萌萌的”。农业的投资收益不是一蹴而就的,他是个漫长的时间等待。就像一个孕妇当她怀孕时,大家都来恭喜她,却不知道她被干了多少次!做农业要有一颗平静的心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普度众生衣食父母的情怀。那么农业情怀是什么? 是大爱,是责任。

农业人关乎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责任愈来愈重。为了最求农产品利益的最大化,农药化肥的使用无疑是种地最简单有效的手段。而通过饲料以及添加剂快速育肥畜禽成了养殖户的有效途径。但这些错在农产品的生产着吗?笔者任立国并不这么认为,我们小时候庄稼只有那么几种简单的病害,农民可以通过调整地块或者轮种其他品种和土肥施用解决问题。现在呢化肥是农民施的,农药也是农民洒的,农民的确与食品安全脱不了干系。这里值得解读的是,当今的农民种地,已经不是按农民自己的意愿来决定。农民种粮食可能是分文没赚,然后还得靠打工来养活自己。还得遭受消费者的指责,问他种的粮食为什么会使用化肥农药!在所有的人都在谈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时代,凭什么农民只能理所当然地白种地,只有坚守别人指定的道德规范的义务而没有追求利益的权力?

那么,在食品安全成众矢之的的今天,自己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呢?不妨来梳理一下:当你去农贸市场买菜时,面对2/斤的蕃茄和6/斤的蕃茄,你会买哪一种?2/斤与8/斤的大米呢?10/斤的猪肉和50/斤的猪肉呢?……当你或者是因为云里雾里或是因为自己的精明而选择了便宜的话,当你把这种选择变成一种习惯和把这个价位默认为“标准价位”的话,谬论被重复了一千次就真成了“真理”——你就不会去关心这样的价格这样的食物正不正常。所以,你就开始理直气壮地指责食品为何不安全,质问为什么“本来”2/斤的大米变成8/斤,“本来”10/斤的猪肉和40/斤……但这些“本来”的前提,是把农民白种地或赔本种地看成是理所当然! 

于是乎,“本来”要生长12个月才能出栏的猪,3个月就上市了;“本来”有肥有瘦的猪,全长得了瘦肉;“本来”买的是猪肉,却被注进去了水……“本来”就应该长在土里,没有化肥农药,最自然而然地成长的白菜萝卜,结果成了奢侈品! 

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本来”呢?  难道你仅仅是无辜的受害者吗? 

当人人都站在利己者的立场上打着“本来”的盘算时,你会发现在所有人都是受害者,没有人真正的获益!

而且受害者远不止人!由于人对食物、人对人的极端不信任,结果猪躺枪了,被装上了监控,强迫要求它只吃不动;羊躺枪了,被打上了耳钉;鸡也躺枪了,被囚禁在笼子里;白菜萝卜也只有在消费者的脸皮底下成长,才会敢吃……据说这叫物联网,二十四小时监控,连老母猪发情也不放过,这让猪情何以堪!我不知道要求二十四小时监控食品的消费者,是不是也是二十四小时盯着自己的电脑或手机——若不是,那怎么能保证自己吃到嘴里的每一口食品就是安全的呢?这种人对人,人对猪的极端不信任,结果是消费者把生产者逼疯,生产者再把猪逼疯,然后羊疯了,牛疯了……白菜萝卜全疯了。 

于是,“本来”不是种地的人,为吃到安全食品,只有自己种起了地。或者一个大棚,或者一小块农场,或者在自家别墅的花园,或者在自己的老家,有人把这种农业叫“情怀农业”。 

这里的情怀,可能是对农业的情怀,也可能是对家乡的情怀, 可能是对家人健康的关爱,也可能是因为对某一个作物的特别爱好……总之,因为某种机缘巧合干起了农业。这种农业往往不是以盈利为核心目的,所以总能坚守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底线。

农业对于我,原本是“第一产业”,现在降格为“情怀农业”。

王召认为中国的农业大抵上就是这样四种形式:第一种很无奈,很“现代”,,很大众,是主流;第二种很另类,很孤独,太小众,伤不起;第三种高大上;第四种 “很科学”。 

从事第一种养殖方式的基本上都是最广大农民或中小企业,被潮流推动不得不跟上“现代化”的节奏。为了能增加点收入,他们只能不惜一切手段地增加产量,降低成本,以迎合消费者“本来”的价格需求,实现薄利多销。 

第二种既要承担高昂的成本压力,又要遭受价格质疑。它还原了农业的“本来”面目,却使自己独自面对信任危机和销售瓶颈。他们大多数是地地道道“小农意识”顽固不化的农民,或者是因为情怀而从事农业的知识分子。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地坚持着,希望明天会美好,“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 

第三种羊不食人间烟火——你想想,能和部长进行对话的羊智商会低吗?这样的羊,喂的是来自米国“DDC公司”生产的“HN1AY智慧因子”,吃了这东西,羊一个晚上就会背马恩列斯毛全集。小孩子吃了这种羊肉,上北大清华自然是小菜一碟。 

第四种是传说中的“有机生产”。别看这羊是圈在自家圈里,但它吃的是澳洲的牧草,呼吸的是爱尔兰的空气,喝的是冰岛的矿泉水,帖的是欧盟认证的标,还时不是地穿越到罗马教堂做一次圣洁的祷告……与“国产羊”自然也不在同一个档次。 

现在你就会明白,同样是“农业”,差距为什么会那么大!在同一个环境中竞争,第二种不可能是其它三种的对手。能抓住“农业的机会来了”的,往往是后面两种。 

但是,只有第二种符合“羊之道”的农业,才是人类生存和社会需要的农业。几千年来羊始终吃的是草,挤的是奶。如果再过五千年,我们的后代还能吃到羊肉的话,那绝对会是在蓝天白云下吃青草喝山泉水的羊的后代。那些喝可乐,喊“阿希特勒”和“为人民服务”的羊,只会是特定时期的一个丑恶的标记,它们必将会随历史的推移而遗臭万年。但是,在中国的大地上,第二种方式养的羊已越来越少,能把这种“羊之道”延续下去,就需要养羊人有足够的情怀。 

对农业,我是屡战屡败,也屡败屡战。原以为自己有足够的情怀,我坚持不侵占农民利益,坚持保持有机生产方式,坚持保证每一颗粮食的安全,这些充其量只是坚守了“情怀农业”的底线。而我之所以没有把自己此前很孤独很另类的农业之路走下去,就是因为缺少像父辈那样对农业的情怀和视土地为生命般的爱。 

在中国,现代化、规模化的农业产业化尚未——也不可能建立,传统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小农经济”正在消亡。中国农业正像中国文化一样,已经青黄不接。农业已经不再是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北京立钧世纪营销策划有限公司任立国也认为所谓“农业的机会来了”,更多是在“褚橙柳桃潘苹果”诱惑下的贪婪和妄想。 

农业只适合有情怀的人。http://www.salemt.com//www.eshennong.com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2 11:46 , Processed in 0.03289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