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思翰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564560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从“舌尖1”到“舌尖2”:好的品牌命名有利于传

已有 39547 次阅读2014-5-22 15:45 |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命名


    

    画面上冒着热气的动人美食、感性的解说词配上低沉的画外音、叮咚玲珑的原声音乐、片中渗透出的浓浓亲情……纪录片在国内向来有点小众,可最近央视每晚十点 半播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却犹如一匹黑马,引发了一股观片热潮,22日播出的是纪录片的最后一集。我已经把屏幕舔得都是口水了才下舌头、却 上心头,网友不吝赞美之词,观众们更是盼着续集的尽快播出。
 
    5
22日,7集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完成了它的首轮谢幕。昨晚,舌尖趁热在央视9套纪录频道进行第二轮播出。舌尖首轮播出的平均收视率达 到0.5%,第4集《时间的味道》收视最高,达到0.55%,这个成绩已经和BBC纪录片所能达到的收视率差不多,并超过了所有同时段的电视剧收视率。虽 然没有超过《故宫》播出时的0.6%,但由舌尖引起的排山倒海般的蝴蝶效应仍在继续。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自20125月在央视首播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不同年龄段的受众中皆产生巨大影响,作为一部纪录片其收视率甚至超过了同时段 的电视剧,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热议的焦点。同时舌尖的影响力也愈加广泛,舌尖上的清华舌尖上的北大等网友自发创作的舌尖上的XXX”系列也 开始在网络上传播,并成了2012流行网络词语之一。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广受欢迎,其片名功劳很大。这个片名字很吸引人且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看了内容后也会觉得名字很贴切,绝对是个好名字。据说央视 曾有个名字叫《乡土》节目,也是介绍各地美食的纪录片,而且拍得非常好,不少人评价甚至比《舌尖上的中国》更好看,但有多少人听了乡土这个名字会直接 联想到美食呢?
   
如此好的成绩与它取里一个利于传播的好名字是分不开的;

    1.
要做到有利于传播。现在很多品牌的产品命名侧重于创造文化氛围,但却脱离了品牌的个性表现和广告的诉求点,又过于平淡,不利于传播。同时,仍须重视易理数理对名字的影响,要符合自然法则。

    2.
产品取名要利于传播。一般要求简单易记,朗朗上口,这样才有利于在消费者中间广为传播,如有的产品名称把字写成繁体,多数消费者根本就不认得,传播就自然困难了。另外,取名可通俗但不能过于庸俗

    3.
要抓住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能体现品牌的文化底蕴和消费理念,否则,不能有效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像剑南春集团推出的团团圆圆酒,就构思精巧,境 深意远,具有品牌亲和力,迎合了广大消费者对圆满喜庆的情感需求,营造出一个由聚会、婚庆、寿喜、生日等带来的白酒消费市场。

    4.
能够彰显品牌文化。很多品牌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坚实的文化价值基础,因而产品名称如何点缀配衬颇具讲究,好的命名能更深刻的诠释品牌的价值内涵 否则会削弱品牌在市场的形象。以五粮液为例,它在白酒品牌中独树一帜,尊贵显赫,大有者风范,如我们开发一个新品,取名五粮液十年香酒,那 么,一个字却不能与百年历史的五粮液品牌相得益彰。

    5.
适应消费市场环境。一个市场定位准确的产品,会面临一个高度细分的目标市场。所以,我们应该深入了解消费市场的地理环境、风俗人情和消费习惯,如果产 品命名与市场环境任一因素相抵触,都会导致流产。前几年,国内一家酒厂为一新品取名十四阿哥,原本是想借清朝皇子之名打开市场,哪知在经销商 那里就已受阻,原因是多者认为十四不吉祥。还有一火腿肠生产企业推出的猪八戒火腿肠,在一区域市场几乎被驱赶回去,原来该厂不知道所销地区居有大 量回族市民。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10 13:59 , Processed in 0.02977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