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华彩咨询白万纲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553568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内部人控制

已有 50277 次阅读2013-8-26 07:37 |个人分类:集团管控|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上海公司, 蒋介石, 八大军区, 独角戏, 司令员


1、管控失效
我们来看看内部人控制会带来怎么样的问题。
内部人控制首先会带来管控失效。之前我们讲过欧洲的著名的电子集团为什么和上海公司合资的时候甚至不惜在它只仅仅参股的公司里面拿出一个比较丰厚的固定回报给人家上海公司,从而把它驱逐出治理,由它自己玩独角戏。因为很多集团公司已经认识到,在整个集团里面尽管在资金不够的时候或者能力不够的时候会结合一些战略投资者一起来玩这个游戏,但是不管是交给谁由一家独自来玩总之比数家来玩儿要好得多。尽管别人来玩的时候,有可能会侵害我中小股东的利益,但就它自己而言,它效益肯定最大化的。交给我也肯定可以效益最大化,尽管有时候我也会侵害某些中小股东的利益。这是大家一致的认识,管控不能失效。管控一旦失效了,集团的指挥范畴有些指挥得动、有些指挥不动。可以想见蒋介石的失败和毛泽东的成功之间一个很重要的差异点就在于:前者管控不动,后者管控得当,甚至可以八大军区的司令员的之间调来调去安然无恙,这是非常令人惊讶的一个控制力。
2、整体运作模式失效
整体运作模式失效。一个大财团、一个大集团,它一定会构筑一个整体运营模式。惟有透过一个整体运营模式才有可能焕发它强大的力量。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看得见这么多国际大卖场国际零售集团,我们老觉得这个国际零售集团到底是怎么挣钱的呢,它是不是这个挣商品的钱?其实这是我们对它可爱的误会。国际零售集团下面呢有若干子集团,对它们来讲的话挣钱的方式可以从若干角度来挣钱,它把所有子集团的商业模式组合成如下的一个变形金刚:首先,很简单它会挣商品的钱,所以你们到很多零售集团里面去大卖场里面去买东西发现一瓶可乐只要赚我5厘钱,他觉得它能赚什么钱,这么可怜,薄利多销它能赚到钱吗?事实上没错,是可以挣到钱的。只不过它在玩商品组合,便宜的产品固然它不挣钱,但是你越陌生的产品它越贵。
国际零售集团里面普遍的你比较陌生的比如说日化、电子啊这类产品它的毛利率最高会达到77%,做过百货你们也知道也不过如此,所以它通过商品组合来挣钱。因此当很多女孩子推着购物车欢快地在货架间奔穿的时候她已经严重上当了。第一,通过商品组合来赚钱;其次,它是通过管理来挣钱。卖场费、管理费、促销费这些是要进场的,商家来付的。我告诉你这个部分的利润远远高过从你身上赚到的钱,这是它的第二层次的利润;第三层次的利润,它做账期理财。国际零售集团动辄一两千亿甚至像沃尔玛能够到三千多亿的销售---三千多亿的美元的销售,结账期一般是60天到90天---这里边的理财空间可就太大了。它只要加快一下流通,很快地钱回到账上,拿这个钱去投资或仅仅是买一些短期的基金养老保险、养老基金(离岸)基金这么一些回报(保本)的这么一些东西的话,实际上它的回报就非常可观、非常可怕。更可怕的,以沃尔玛为例,它目前正在向美国金融监管机构申请成立沃尔玛商业银行,如果沃尔玛商业银行一旦被它成立的话,里面的威力几乎是难以想见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放到第五集结尾)第六集开始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国际零售集团怎么赚钱。再往下第四个层次,它们一般都会做商业地产。以麦德隆为例,它的很多分店都是总部买下来装修好租给子公司使用的,这里面租金是由它说了算。也因此你们看到它可以用租金杠杆来调节它的全球的税务统筹---有些地方多交点税、有的地方少交点税。就可以通过租金---因为它是自定的价格、是总部和子公司之间的交易,而且每年可以在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出来以后,倒签合约,从而来全球避税。这是它的商业地产的运作。更重要的是它的分店的产权是母公司拥有的,它可以拿去抵押贷款,把弱势货币拿到强势货币国去使用---就是把那种正在贬值的货币拿到正在升值的货币国去使用把抵押所贷到的强势货币就地消化。所以有很多无知的学者正在欢呼国际零售集团看好中国,在中国投资……你人民币贬值看看,这是无知的认识;那么除了做商业地产以外,它们也做物流地产大型的零售机构。包括国际快递巨头们都在亚洲国家拼命地圈地:在一级城市圈物流处理中心,在二三级城市圈物流中转中心、中转仓库,这个圈地下来,物流中心一般都在远郊,而以亚洲尤其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来看,顶多三四年以后远郊的这么一些地就会严重地变成工业或商业用地,到时候它补交一笔土地转性质的费用就可以。那么这个土地里边的增值,是它们几乎不可承受之重,这个太可怕了;除此之外国际零售集团还通过产品的这种指定产品或者这种代理产品或者我指定你的产品就是特供。特供给我或者你的产品非常好,我就独家代理或者用零售商品牌就是我沃尔玛牌的蔬菜或者沃尔玛牌的果汁,不要你的品牌,你只要把原材料按照产品成本给我就好了,你的品牌溢价被我砍掉了,这是它们的运作的利润点;最后他们往往会通过构筑进出口平台。亚洲很多地方你就不要忙着出口了,我来做你的出口的很多作业,我来帮你负担,我只要收一点小小的服务费用就好了。北美、欧洲你就不要忙着进口了,我来帮助你做,跟单、出关、海用这么一些作业,中间收点小小的服务费用。但是当它慢慢地成为两端之间的服务平台成为一个信用平台的话,它的庞大的力量就迅速地暴露出来,它也会露出它狰狞的牙齿,提高它的服务的费用,甚至垄断这一部分的利润,最后进出口商都会成为附庸,而它成为利润终极点等等。
就从全球的这种整体运作模式上,你们来看看任何一个子公司只要调皮,任何一类的运作环节只要一缺失,整体运作模式就失效了,就赚不到应该赚的钱了。也因此内部人控制最可怕的不是我们担心某个内部人怎么样,事实上我们是担心整个集团里面一旦形成综合模式发挥不利,整个集团就免谈了。也因此我们很容易理解招商局集团在它全盛时期拥有招商银行、平安保险、招商地产、招商海运等产业的时候,为什么一怒之下把平安保险卖掉了,就是因为平安保险里面的第二大股东嘀嘀咕咕的总是在那里搞维护股东利益总是不能够听从平安招商局集团的统一的调度,如果招商局集团不能统一调动的话,秦晓非常清楚那么它的综合效应就根本发挥不出来,他所要打造的金融控股集团的这种威力陡然会丧失。那么整个集团里面的资金融通客户共享在(分业)兼管之下有效的这个类(混业经营)实现不了。所以呢,秦晓是忍着痛---尽管平安保险在中国已经持行业之牛耳---仍然毫不犹豫地把它卖掉。全中国都在非议这件事情,但现在看来的话招商局集团已经独立打造成一个金融控股集团,当然平安保险也不赖,各得其所。但是一个有效的整体运营模式达成,这才是招商局集团为什么会要割肉买娃娃,做这么一个辛苦的牺牲。
3、价值流失
最后如果内部人控制势必会导致所谓的价值流失。一个企业的价值尽管我们通常可以通过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来判断它的基本面,然后通过它的资产规模以及优质资产在资产规模里所占的份额来判断它的实际怎么在基本面上修正,最后我们会通过它的发展速度尤其是它优质资产增长的速度来判断它的未来倾向。通过这三个方向,我们来判断一个公司的价值。但是我们发现当内部人控制的时候这个公司的价值会迅速流失,为什么呢?第一,我们的模式复制失灵。内部人一样会玩一个特殊的把戏;第二,内部人一控制的话,内部交易的网络效益断掉了;第三,一旦出现内部人控制一个集团,里面的学习曲线就抬高了。因为内部人控制这个公司里面,理论上他应该除了接受整个公司制度输出以外,还可以输出他本身,还可以对外输出很多---他的学习、他的经验、他的新的创新。内部人控制的最大的危害在于这里,而内部人控制在中国它还有很特殊的意义,就是一旦形成内部人控制的话,政府关系、金融关系等等都堆到内部人身上,去集团总部不能响应。这样一来内部人控制事实上就成了一个非常可怕的甚至类似万物之源的这么一个集团的肿瘤。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1 07:18 , Processed in 0.02680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