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www.szhw66.cn深圳物流公司 https://www.cmmo.cn/?553017 [收藏] [复制] [RSS] 大件运输、小轿车托运、深圳搬家、香港物流、深圳物流专线www.szhw66.cn

日志

深港物流合作优势与发展战略思考

已有 41808 次阅读2013-5-27 17:20 |个人分类:物流资讯|系统分类:市场评论| 深圳物流, 香港物流

深圳和香港两地物流业的合作,有着经济、体制、政策、设施和技术等方面优势,各自具有建设国际性物流枢纽的有利条件。近年来,深港两地政府在中央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借助CEPA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之机,积极探索政府在推动物流业合作中的引导作用,努力突破在物流方面存在的制度性障碍,着力改善衔接两地的口岸基础设施,为两地物流业的长期合作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打造战略联盟,开拓“双赢”局面
现代物流不是少数企业或某个部门或某种运输方式所能容纳的,它需要依靠各个行业、地区、企业的配合。面对区域一体化的挑战,深港物流业积极进行物流资源的整合,并结成战略联盟,必然会导致“双赢”。
深圳一直重视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以港口为主的现代物流业是深圳支柱产业之一,深圳强力实施“以港强市”的发展战略。包括深港国际物流园在内的深圳六大物流园区正加紧建设之中,深圳还设立专项资金扶持物流业的发展。本着“向香港学习,为香港服务”的理念,深圳借鉴香港航运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国际运作模式,使深圳港航业得到快速发展。
香港已形成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并实行自由港政策,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富有经验,其港口集装箱业务量也持续增长。此外,香港正在大屿山地区规划兴建大型的增值物流园。深港这些相同的经济环境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两地港口形成特殊的合作关系。两地可分担不同层次的航运业务,联手将两地港口结合成全球最重要的货柜港之一,共同打造以香港为核心、接轨全球、辐射内地的泛珠三角物流体系。
深港两地空中运输各有长短,有着很强的互补性。香港的优势在于国际航线覆盖全球,而深圳在国内航线上占优并靠近货源地。在这种格局下,要留住客源、降低成本、获得最大效益,两地航空公司应互相合作,资源共享,业务和操作平台共享,努力整合成一个整体的机场系统。深圳的航空公司可与香港的一些大型物流仓储企业合作,比如推出“经深圳飞”、“经深圳港”的货运服务项目。
对于一些香港发往内地的货物,如改经深圳机场和深圳港口运输,可启动“深港物流直通车”、“卡车班机”等,承担香港代理商从香港至内地转关的航空运输。为方便内地货主,香港机场延伸了腹地,在深圳等地设立货站,珠三角很多交货方只须在货站交货,就相当于上了飞机。两地取长补短,促进空中运输的一体化建设。
当然,两地物流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在相关领域都应加强合作,以谋求共赢发展。如两地可探索物流金融的运作模式创新,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联手创造新的业务空间,使得物流业获得新的竞争优势。此外,统一行业标准也是十分紧要的事。两地应使物流体系标准化、通用化、共享化,以真正形成一个物流“联通”。在加强整体规划方面,应早做安排,早做规划,合理布局,共同培育市场体系,实现物流的大整合。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将物流资源重组,以减少运力浪费的现象。
目前,深圳3000多家物流企业和货运企业中,有不少是港资企业。资料表明,约有50%的珠三角企业愿意选择深圳或香港的公司,为其提供物流服务。但是,以珠三角为基地的高科技增值产品生产商,近来有向西部和中部迁移的趋势,原因是那里的生产成本低,人力资源供应充足。深圳和香港要想继续成为这些货物出口的首选地,就要设法为这些厂商提供更多可靠、增值的、全程全网的物流服务,为两地港口提供更多的“箱源”。近年来,深圳港开展了“海铁江”多式联运,提升了港口的辐射能力,将深圳港“搬”到了一些内地城市,大力拓展腹地业务,推动了深圳港向世界级大港升级。
深港两地共建物流信息平台
信息是物流的灵魂,信息流与货物流是相辅相成的。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大趋势,如果没有共享信息资源的长效合作机制,没有一个反应迅速的信息网络,就不可能有紧密的合作。深港两地物流信息的合作,这是双方必然的需求。
深圳是国内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香港的资讯手段也十分发达。深圳方面,国内第一个物流信息公用平台“深圳现代物流信息公用平台”已开始布设,深圳物流与采购数据中心即将建立。香港方面也在打造全球功能最强的电子物流平台——香港数码物流电子平台。据称,香港物流电子平台投入使用后,交易和运输的所有文件将实现电子化,业界每年最起码可以节约100亿港币。
为此,两地间探索物流信息平台的合作,将两地的信息平台进行联网整合和数据交换,建立一个两地“统一、共享、安全、高效”的物流信息平台。这个信息互通的系统,可以把分散的物流资源整合在一起,可随时知道每一批货品处于什么位置和状态,可随时向客户提供货物追踪、车辆调度、轮船班期和网上交易等服务。这样,仅深圳地区的20多万辆物流车辆,便可以得益于畅通的信息流。
物流业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就要提升自动化水平和信息技术水平,充分利用电子革命带来的良机,利用电子商务的便利,推广以科技为本的物流企业,打造高效率物流和无障碍物流。要用高新技术来加快实现两地信息系统衔接,实施包括电子预归类、电子预审价和电子查验的全程电子通关。深港两地的进出口企业可以通过计算机输入合同资料,海关通过计算机自动审核,可免去客户很多麻烦。衔接两地的物流信息,还可以减少两地运载空箱车辆。据悉,目前经深圳皇岗口岸的香港货柜车,返程有40%是空载。如果能合理调配,不仅可以减轻口岸和路面的压力,更可以减少经济损失。
建立物流业的“人才高地”
随着深港两地物流的快速发展,需要一大批物流人才。为建立“人才高地”,深圳市政府在《关于加快发展深圳现代物流业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专业物流人才享受高科技人才待遇,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懂经营、善管理的专业物流人才。”
据有关部门统计,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国家12类紧缺人才之一,全国物流专业人才需求量达600万,深圳缺口12万人,而掌握外语、懂得外贸业务、电子商务、精通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成本核算等的国际性物流高级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深圳很多大型物流企业为招不到物流人才而伤脑筋。资料表明,到2010年,全国需要物流高级人才20万-30万人,其中深圳对高级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人才的需求量将达到1-2万人。由于物流人才缺乏,高级物流人才培养跟不上企业的需要,一些物流企业的骨干只能由仓储人员接任。
香港具有丰富的高校资源,可发挥两地的高校优势,由两地合作培养现代物流人才,并互认物流学业证书,使两地成为现代物流业人才培养、聚集的“高地”。同时,由深港两地物流主管部门牵头,不定期召开两地物流业交流会、研讨会;举办物流发展论坛和短期培训班等。同时,建议香港的大学来深圳独立办学,或是由两地共设物流科研院所,以造就更多的物流实用人才。
综上所述,深港两地物流合作具有广阔的空间和有利条件。物流的畅通是经济合作的基础,当前深港金融业合作也在加快步伐,两地合作正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为此,深港两地物流业应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进一步提高合作层次和合作水平,着眼于中长期的发展,逐步形成政府扶持、市场引导、企业运作的物流业成长新机制,合力打造成为全球化、多功能、高效率的现代物流枢纽中心。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2 20:15 , Processed in 0.02908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