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曙光的空间 https://www.cmmo.cn/?5522 [收藏] [复制] [RSS] 欢迎朋友们光临 ,光临我的空间,光临第一营销网。

日志

汇源的前世今生(转)

已有 95645 次阅读2008-9-5 13:41 |个人分类:创业奋斗|系统分类:市场评论

1952年朱新礼出生在地处沂源大山深处的东里镇东里村。他是该村第一个万元户,也是全村公认的大能人。
    1983年,时任村委会主任的朱新礼号召村民种葡萄,一个月曾8次驾驶大客车带领村民去平度大泽山学习技术,结果一举带富了一村人。接着朱新礼又在村里创立了 27个企业,东里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村。之后朱考入了一所高校,毕业后出任沂源县外经贸委副主任。
    当时许多人认为,朱新礼能力很强,一直干下去很可能就是副县长甚至是县长。不过朱新礼注定天生为市场而生。
    1992年他买下沂源县一个亏损过千万元、贷款高达数百万的罐头厂,并将其更名为淄博汇源饮料有限公司。不过此时他的家底已空,再也没钱投到企业。但曾在外经贸委工作过的朱新礼比较了解国际贸易中的补偿贸易,他决定用这种方式先从国外引进设备,再用生产出来的产品抵偿设备投入,并和外商签下了几百万美元的浓缩果汁设备。
    1993年工厂正式开工生产,产出第一批浓缩果汁,但更大的难题迎面而来:产品何时才能打开市场?
    转折点出现在1993年4月。当时他带着刚刚生产出的金黄色苹果浓缩汁、背着大煎饼,去了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食品展览会。带去的样品被瑞士商人看中,瑞士公司派出的小飞机把他从慕尼黑接到瑞士洛桑,签完合同又把他送到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并找专人把他送上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飞机。
    1993年朱新礼到北京参加一个招聘会,想为淄博汇源招聘高级人才,得到的回答却是“给我再多的钱也不去那穷山沟”。也正是这次冷遇促成了汇源发展史上又一个转折点。
    在朱新礼的倡导下,1994年汇源总部搬到了北京顺义北小营。熟悉朱新礼的人说,当时汇源的迁址遭到了来自外界的很多压力。一方面作为沂源的利税大户,政府自然不愿其搬到北京。此外很多家在沂源的员工也不愿背井离乡。综合考虑人才、信息、资金、技术、市场等因素,朱新礼坚定了进京的决心。
    在企业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资金不足却严重困扰着汇源。经过多方选择运作,2001年5月德隆旗下上市公司新疆屯河发布公告,宣布与汇源果汁合资组建汇源集团。新集团注册资金8.36亿元,其中新疆屯河出资 5.1亿元,占大股权。
    但从 2002年“德隆系”资金出现严重问题、大股东不时从汇源的账上划钱时,朱新礼就产生了脱离德隆的想法。经过多次僵持,无力回天的德隆在2003年4月终于退出了汇源。在众多频频找上门来的合作对象中,汇源最终圈定了台湾统一集团。2005年3月,汇源与统一集团签订了组建合资公司协议。汇源分拆其果汁产品业务,统一斥资 2.5亿元人民币,双方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中国汇源果汁控股”。
    2007年2月23日汇源成功在港交所上市,首日交易价格大涨 66%,当年通过在港上市筹集资金达24亿港元。继上市之后,汇源又成功引入了法国达能、美国华平投资、荷兰发展银行等世界级战略投资者。
    通过资本市场的纵横驰骋,目前汇源已成为国内果汁第一品牌,在全国10多个城市建立了 20多家现代化工厂。 来自市场的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汇源果汁销售额达到 26.56亿元,增长 28.6%。今年上半年汇源饮料总产量 54万吨,同比增长 11.11%。截至2007年底汇源的百分百果汁及中浓度果蔬汁销售量分别占国内市场总额的42.6%和39.6%,分别比上年上升 1.8和0.8个百分点。 (大众日报)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17 08:07 , Processed in 0.02883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