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何志国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549684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风雨兼程,中国洗涤化妆品行业30年(二)完

已有 202182 次阅读2012-8-29 18:41 |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温馨提示:上接第一块内容)
     渠道未来发展的方向:随着90后成为社会消费群体的主流,网络渠道将会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于品牌制造商来讲,B2B模式将是未来发展的主流。
6、OTC药线渠道:
     全国各地的药房,少则上百万家,但零售药房店主要还是销药的地方,每个地方的管控有不同,有的地方是不许化妆品在这类场所销售的。
产品定位:主要销功效型的护肤品类、洗护等类产品。
价格定位:中高端
陈列形式:以化妆品背柜形式,店面陈列。
代表企业或品牌:如:滇虹康王,薇姿、雅漾、理夫泉等。
渠道未来发展的方向:随着国家对药店渠道的管控,在药店销售化妆品必有所限制,此渠道作为品牌商一个非主流的补充渠道还是可以的。再说,能在这个渠道销售的产品面有限,仅仅局限于功效型的产品或药妆。
7、电视购物渠道:
     分全国覆盖、省内覆盖、市内覆盖的电视台。
     全国覆盖的如:中央电视台中视购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购物,湖南电视台快乐购物,山西电视台优购物等。
     省内覆盖的如:北京广播影视集团爱家购物, 辽宁广播电视台宜家购物,江苏好享购物,山东电视台居家购物,陕西电视台乐家购物,湖北电视台美嘉购物等。
     市内覆盖的如:福州电视台家禧购物, 广州电视台电视购物,大连电视台乐天购物
此渠道一般作为品牌商或代理商一个非主流的补充渠道。
8、其它渠道:如屈臣氏、莎莎、万宁渠道等
     如,屈臣氏渠道,笔者个人以为,从形式上看,它是超市渠道与化妆品店渠道的混血儿,说它完全跟超市渠道一样吧,那么它不是,说它跟化妆品店一样吧,也不完全相同,由于它具有港资血统,故单独列为一个渠道。
产品定位:洗涤化妆品全品项经营,食品等。
价格定位:中高低都有
陈列形式:以化妆品背柜,前柜形式,开架区等形式陈列,装修豪华。
代表企业或品牌:屈臣氏有自己的品牌,同时也承接其它品牌进驻销售,不过,想入他的店,进门的门槛跟进大型商超差不了多少,是需要收各种费用的。有代表性品牌,如上市公司品牌美即面膜等。
渠道未来发展的方向:屈臣氏一二线城市基本已布点饱和,它们将会逐年向二线三线城市渗透,对各地的化妆品店,及商超渠道形成挑战。
另有直销渠道与品牌专卖店渠道,这里不作解说。
三、 促销篇:
     产品“同质化”是当前洗涤化妆品行业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其实各个企业间的营销手段,推广方式同样也是大同小异,我们叫做“营销同质化”。惯用的促销推广方式如下:
     1、请名星,做代言。一星不够找三星,三星不够配五星。实在不行“十二女子”一起上。
     2、 登杂志,比周报。你上《女友》我《瑞丽》,你中意“武报”,我情欲“广报”,实实在在的《化妆品品牌演义》。
     3、 上电台,拼央视。湖卫不行,去浙江,浙卫不行,上江苏,江卫不行上中央,“老子给你钱,不怕你不能”!
     4、 投“天猫”,做“网告”。要想捉到老鼠,还得找天猫。网络广告广一广,线上线下量倍涨。新浪微博播一波,粉丝如同蜜蜂窝。
     5、 坐“招商直通车”,参行业各地展会。搭起台来摆个铺,签单收现不含糊。
     6、 开地级招商会,聚省级座谈会,圆年终厂家大会。吃喝成风,美女怀中。一杯二万五,三杯才进肚,四杯五杯不够量,喝出订单才舒服。
     7、 订货政策月月大,季返年返年年返。抽宝马,送奔驰,不要钱的免费送。
     8、 赏西湖,登泰山,不过瘾时,游泰国、泡纽约。最好能够上太空,那个真是爽呀!
     9、 百人“军团”招商战,十人“小团”也能转。有钱请军团,少钱请小团,无钱自己玩。
     曾有企业老板跟笔者对话,内容大致如下:何总业内号称百大职业经理人,资深的操盘手,那么,假如你来全盘指挥我的企业,能将我的品牌做起来吗?
答曰:那要看你老板的实力了。这个实力,首先是你老板得要有思想,有魄力。其次是资金实力相对充裕。你看上面哪一项,不涉及到烧钱?烧钱是有风险的,成功与失败的机率并存,所谓资深操盘手也好,菜鸟操盘手也罢,他们最大的区别,是能不能系统的有策略的帮你去规划,将你的有限的资金,用在最刀刃上,实现企业最大利润化。我常用的办法是:结合企业情况,出台三两种方案,当然,每种方案必有利弊,那具体走哪条路最终还得你老板做主。你选定了路,我们就坚决的去执行。三分靠天运,七分靠打拼,“神”是靠人人为的造出来的!此话一出,他连连点头,但心中似又不以为然,因为在他看来,他至少是个老板级的人物,你在怎么能,只是职业经理级人物。他听不进劝,这也许是他企业发展20余年还是丁点儿大的真实原因吧!
     我跟该老板就培育一个新产品上市,算了一笔最精简的销售成本帐(这里不含生产成本):
     1、请一个水平一般的代言人,约60万两年代言期;
     2、一年中只投24期的行业招商的报刊,约40万;
     3、一年中只是仅参加两次行业展会,40万;
     4、只是请10名招商经理两个客服跟单文员,工资差旅等费用一年约150万;
     5、其它杂七杂八,约100万。
     合计:第一年在销售上的投入是400万,这样的投法要连续投三年。第一年亏钱,第二年保本,第三年开始上量,实现赢利。
     该老板一看:“花钱、花钱、再花钱”,得到的结果是:“亏本、保本、画个饼”,职业经理人设计的连环陷井,完整的三步曲,这种生意我不做!
而他不知笔者曾为国内某二线品牌企业做方案时、光是一个电视广告投放的资金就达到上千万以至上亿元。你说这样的企业,想空手套白狼,他怎么能做品牌?毫不客气的说,它只是在做一个有商标的产品而已,其实笔者心里明白,他不过是指望总监带几个客户来,招个总监当超级业务员使。这样的企业,我看不在少数。想不用本钱的生意,相信你也能够做!当然有人会说,每个企业都有由小做大的时候嘛,那么这些个内容,就不在讨论之列了!
四、 中外企业格局篇:
 
      通过上面表格,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的民营企业与当前横行在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间的差距。若大的一个中国市场,居然有80%的销售量是由外国品牌产生的。以化妆品为例,我们算一算国内化妆品企业一年能做多少量?行业内有数据说单是化妆品这一项,一年的零售总额为4000个亿,折算为出厂价,3折是:1200亿,其中20%为民企瓜分,则是240亿,大概做化妆品的厂有1500家的样子,一个厂一年的平均销售为1600万。这是平均水平,您的企业达到了吗?
五、 民营企业突围篇:
1、 从渠道层面的方向寻求突围:
     当年毛主席打天下时,采取的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总战略指导思想,加以“游击战”的战术方针,最后将对手赶出了大陆,取得了全国性的胜利。今天的局面,外资品牌基本占据一二线城市高端市场,而民族品牌,只能占据低端市场,不正好跟主席打天下的情形类式吗?
     农村包围城市,很多企业其实已经在用了,我要表达的是以下观点:
     (1),即然“老外”,把战火烧到中国来了,为什么中国的民族企业非要“啃”中国市场不可呢?难道就不能抄一下“老外的后窝”吗?做一下“老外老家”的市场,情况也许有所不同。支撑点有其五:
     其一、中国经济近年来飞速发展,经济总量世界第二,这个世人皆知。
     其二、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其政治影响世界。
     其三、中国科技名列世界前列,神九的有人交汇对接,轰动世界。
     其四、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影响世界,孔子学院在国外的兴起,足以证明。
     其五、中国是体育强国,争金夺银,连续好几届位于奖牌榜前三甲。
     ……如此等等,这些足以让“老外”形成一个思想上的潜意识,那就是:中国人历害,中国人是行的,即然中国都能将人送到太空,那么中国的洗涤化妆品也一定能行,我把这种连锁的联想效应,叫做“沾光效应”,如果此时哪个老板将自己产品推到国外,你还怕“老外不买单”吗?这是有例子的,比如:中国有个XX品牌,就是先做稳了海外市场,然后才“回马中原”的。
     (2),民营企业即然在资金,品牌,技术等诸多方面不如对手,那我们何必跟他们全面开战呢?
     比如,集中优势兵力,做好一两个省份,慢慢来嘛,“星星之火,可以燎然”,没有那大的能力,就不要挑全国的盘子!
     再比如,人家做了五个品牌,你做好一个品牌就行了,不要贪多。要知道:多养个儿子就要多一份负担。
     还比如:中国那么多渠道,集中精力选好一个渠道做就行了,假如你要做超市渠道中的“华润万佳”,做不了全国的店面的话,那就做华南店或华北的店就好了。
2、从产品差异化方向寻求突围:
     什么叫产品差异化?基本可以理解为产品与其它同类产品与众不同的卖点。老外用“有机”,你可以做“中药”,老外采“植物精油”,你可以来“东海神泥”,张家搞“补水”,李家可以弄“防晒”……没有必要事事都跟着别人屁股尾走,好马都不吃回头草,跟着后面走的你还能吃到新鲜的草吗?比如:国内有个脱毛产品,当洗涤品、护肤品竞争的热火朝天时,它老人家玩出了一个“脱毛”的品项,当时极不被看好,经过数年发展,如今已一举成为脱毛领域的老大。无独有偶,比如有个面膜品牌,也是从激烈的护肤品竞争中做品项分类细化,也是得到了巨大的成功。做产品差异化时,一定切记不要炒作概念。比如中药产品盛行时,有人去做白药产品,还有人去生产藏药产品,表面看确实有差异化,但那个藏药产品是不是真的如品牌商宣称的那样有那个功能呢,就值得摸摸脑袋了。消费者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被忽悠了一次,还能上你二次当吗?
3、 从“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的启示去寻求突围:
     中国有句俗话,“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讲的是个人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得胜利。那我们能不能结合这个理,从以下层面去理解呢?
     (1),政府机关、工商税务、行业协会、企业、代理商、零售店、消费者,如果都能拧成一股绳,还有什么做不成?
     2008汶川大地震时,全国上下一心,共度了难关。那么,我们的政府机关,深知民族工业处于弱势地位,是不是要对外企从政策层面适当加以抑制呢?又比如可以为民营企业的出口开点绿灯、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而我们的工商税务部门,是不是可以为企业减轻一点税赋呢?对资金不雄厚的民营企业,在贷款时开方便大门,降低贷款利率等。而作为行业协会组织,要统筹行业发展信息,比如各个品项的销售数据,今年的“棉花”种多了,那么是不是应当引导“农户”明年要改种“玉米”呢?行业协会,站在一个全局的高度,应尽其责;而作为生产企业,不要老是戴着“洋帽子”来欺骗自己人(中国消费者),是中国牌就是中国牌,堂堂正正的中国牌,何必要去搞个外遇的货色呢?作为代理商或零售商,要做到非中国品不销,别做国外品牌的走狗,而作为消费者,不要崇洋媚外,买产品就买中国牌,如此等等,我们还会怕外资的猖狂吗?毕竟,振兴民族工业,并不只是企业层面的事,他是整个中华民族万代子孙的事呀!
     (2),各个企业间可以资源互补、合纵联盟,这样更给力。比如:生产洗护产品的企业,可以跟生产牙膏的企业联合,生产护肤的企业可以跟生产面膜企业组合,生产彩妆的可以跟另一个彩妆公司抱团。又如:A企业有资金无厂房,B企业有厂房无资金,那是不是该合作一下呢?再如:甲企业南方网络好,乙企业北方渠道宽,如果甲乙合作一下,势必全国渠道都可以打通,各取所需嘛!这都说的都是企业层面的,在代理商层面,国内曾有某个省内几个地区的代理商,他们横向联合起来接品牌,共同进退,搞的很多上线生产企业受代理商制约,这就是团结起来显示出的力量呀!
4、 从使用高端人才的层面方向寻求突围
     首先来听一真实的历史故事:
     齐国使者到大梁来,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劝说齐国使者。齐国使者觉得此人是个奇人,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齐国将军田忌非常赏识他,并且待如上宾。田忌经常与齐国诸公子赛马,设重金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孙膑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您取胜。”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与齐王和诸公子用千金来赌注。比赛即将开始,孙膑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拿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拿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三场比赛完后,田忌一场败而两场胜,最终赢得齐王的千金赌注。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向他请教兵法后,就请他当作军师。最终,齐威王在孙膑的辅佐下,打败了当时的强国魏国,成为战国时期的一方列强。
     上面故事告诉人们,人才的重要性。“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马致远早在中国的元代就为主子们点透了。再如三国时期,刘备三请诸葛亮,最后赢得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无一不证明人才的重要性。“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在中国,这样的神人很多,看企业老板们如何去挖掘了!
5、 从“技术创新”的层面去寻求突围:
     每一次技术的革新,能改变一个时代。西方的二次工业革命,使欧美等国迅速崛起,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为生产企业,要注重与国内大学的合作,注重产品的研发,创新,这样才有出路。
6、 从其它方向去寻求突围:
     如:使企业管理更科学,摆脱家族式的管理……等等、等等。
结束语:解放以前,外国人靠洋枪洋炮、用武器来打垮中国。今天,外国人靠跨国企业、用经济手段来垄断中国。不过万事万物总要遵循一个客观规律:那就是盛极必衰。最近不是在传“XX芳”不行了吗?即然如此,外资品牌也并不是无懈可击。这就叫“风水轮流转,皇位轮流传”!我们有理由期待: 30年来,一直风雨兼程的中国洗涤化妆品企业,一定能够在不久的未来纵身挤入世界五百强企业之门!
 
     何志国:外号“何歌”,网名:“渔舟唱晚”翁,资深企业管理营销策划人,日化实战市场操盘手,中国化妆品市场探索者和市场研究人员,中国洗涤化妆品行业百大经理人,中国洗涤化妆品群创建者,曾担任过多家大型化妆品企业的销售经理、营销总监、总经理等职位。(QQ:277633669  TEL:18620057868)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5-5-5 17:46 , Processed in 0.03859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