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东邪西毒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539117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人在洞悉财富走向

已有 65233 次阅读2012-7-25 16:09 |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单仁资讯 网络营销课程 资讯) 经济学家谢国忠9月接受凤凰卫视采访,谈及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及中国股市、房价、民营企业税收等问题。以下为节选片段。

  问:G20国家领导人应该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事?

  我这一年来一直在说,短线刺激经济是应该的,但实体经济有一个结构性的问题,不光是金融方面的问题,还有其他很多地方需要调整。

  现在大家的共识好像是要慢慢来,还是走格林斯潘所谓的“不对称政策”—减息的时候很快,加息时慢慢来。但它长期积累的后果就是货币的供应越来越大,引起的结果,过去我们见到的资产泡沫,后来就是现在看到的通胀的迹象。

  所以我觉得绝大部分国家的政策是短视的,它针对的是现在的问题,但是为未来埋下很多不利因素。

  现在我们看到大家都在说问题没有了,为什么大家觉得问题没有了?因为觉得股市回来了,股市一回来之后,大家心态就变了。当然经济也有所回升,但实际上很多问题都没有解决。

  现在很多领导人的想法就是希望问题会自己解决,大部分国家很多的政策制定者现在都在做唱好的疗法,觉得唱好了,大家信了,它自己会变好的。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天真的想法,所以要得逞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今天我们看到经济的恢复主要是有几个原因:

  一个是美国和中国的刺激政策。美国今年的财政赤字,政府自己预料是1.6万亿美元,超过10%的GDP,有可能近2万亿美元。中国有4万亿元人民币的刺激方案;

  第二点是,央行看到金融机构要破产了,不让它破产,给钱,让它撑着,好像资产抛的压力变少了,所以给股价带来了一定的支持。

  还有就是技术性的原因,有一个存货周期,去年第四季度说存货大幅下降,因为信贷成本过高了,大家存货都过贵了,现在有一点回升,这些因素显得我们的经济好像上升的速度比较快。

  我在今年初写过一个文章,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经济会有比较快的一个回升,但主要是一个暂时的原因引起来的,是不可持续的。

  问:目前看到的一个良好的迹象不可持续?

  核心的问题是,过去我们的经济之所以发展,美国人借钱花钱,是一个发动机。

  所以你要看的就是,美国人是不是还会回到原来的模式,或者是否有其他的东西来取代美国人的消费。

  第一个答案是,不会!美国老百姓也存钱了,美国家庭储蓄率过去是负的,现在已达7-8%,且还在上升。

  所以,虽然现在我们看到中国的出口订单在上升,我觉得主要是存货周期引起的,最终的需求,你要看美国、欧洲、日本的零售有没有增加。

  美国人捂钱袋子,不是今年、明年的事,未来五、六年都会是这样。因为大家已经接受教训了,过去认为房价涨就可以花钱了,不用存钱,现在看到房价涨的话是虚的,到时候会狂掉的,存钱还是重要的。

  第二个问题,有其他的地方来取代美国消费吗?

  看不出来。中国政府的刺激方案也是暂时的,政府不可能说永远来刺激经济,永远扩大政府的投资来取代中国的出口增长,这是不太可能的。

  从这两点来看,我们的经济恢复都是不可持续的。

  中国是要解决消费比较低这样一个问题。

  从中国的政策层面来看,千万不要抱幻想,认为炒炒股票,炒炒房地产,然后混一混,世界经济就好了,我们就又回来了,这个幻想会带来很大风险的。

  因为美国老百姓捂钱袋子是会持续很多年的,欧洲、日本有人口老龄化的问题,需求不足也将是很多年的事。所以说,中国过去的模式要维持是很困难的。

  现在你炒炒股票,炒炒房地产,政府再多花点钱搞点投资,都是把中国经济当中不平衡的东西夸大了。

  从短线看上去,因为股市上去就改变了人的心态,于是就不管实际上好不好,大家开心点,就觉得好像都好了,我觉得这是一个要警惕的事。

  中国最重要的,是要解决消费比较低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十年来,消费占GDP比率下降了十个百分点,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经济要再高速发展是很困难的。

  要解决消费的问题,不是老百姓有钱不肯花,而是财富跟收入的问题。

  从财富上来说,第一件事就是中国“高房价”的政策打压了老百姓的消费。

  文章来源单仁资讯 网络营销培训www.cmmo.cn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11 00:56 , Processed in 0.02730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