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王旭升微电影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531678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卖点”适用世界 “买点”适用中国

热度 52已有 1410533 次阅读2011-12-29 19:12 |个人分类:术业文章|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迷彩博弈论--本能对抗的博弈之三



“卖点”杀客 “买点”杀心

       有这样的情况,客观条件同时存在两个,一真一伪,或者两个都是真的;而对方希望的结果也是两个,一真一伪,或者两个都是真的。其中的变化是因为多人参与了博弈,这时,不能简单的直接使用重复博弈,而是要使用嵌套博弈,向前归纳或向后归纳,改变规则,最大地接近人性本能,才会成功。

        本章是通过卖点与买点的变化,来论证产品在功能与需求和需要之间的博弈。卖点是购买理由,买点是实际需要。当产品的功能无法变化时,卖点与买点就开始变化了。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许多走俏的商品,功能单一且持久没有更新,究其原因,是卖点与买点达到了最佳的平衡。卖点与买点是两个对立的购买因素,如果结合错了,交易就会失败,反之如果结合得有道有法有术,就会成为双重指向购买因素,准确地保证交易的成功率。卖点与买点可以同时属于单独消费者,也可以分别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共同消费者。


1.卖点与买点对立,目标相反

      “考研”的卖点与买点:现在大学生就业难,于是家长都支持孩子考研究生深造,以求得走向社会有更大的保证,这是家长掏钱继续支持大学生考研的理由,也就是考研的卖点。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接受考研的理由,也就是考研的买点,则是社会太残酷,自己太幼稚,不敢走出大学的襁褓,借考研之名,在大学的避风港里再赖上一二年,反正父母又乐得埋单,如此两情相悦,使得考研市场在价值严重缩水的情况下,仍然火爆了近10年。

       “出国”热潮中,同样存在这样的对立,父母让孩子出国是为了有能超过“考研”的就业机会,可是,偏偏事与愿违,男孩子学无所成,没有得到异国政府的续约资助,回国后从海归变成了海带,女孩子则干脆身许异国,基本都嫁个老外,持有了长期饭票。中国家长们大笔投资,没有让子女有更好的竞争力,之后再回国善待父母,出国的孩子都变成了煮熟的鸭子,最后飞了!当然,对于出国后自己的前景和父母不原看到的结果,那些子女在出国前,都是心照不宣的,但与“考研”心理一样,都希望逃避社会与现实,所以,孩子出国的目的对父母一定是瞒天过海的。

      中国式“结婚”的现象与现实,更是卖点与买点对立的最佳写照。女人追求爱情以得到财富为前提,男人到处抛洒钱财寻找真爱,这一正一反的爱情博弈,恰恰是中国市场的消费者真实写真。所以有人说,爱情高手一定是营销高手。上面三个案例说明,卖点与买点时常出现对立,营销人必须找到方法达成统一,才能获得永续的效益。


2.卖点与买点对立,目标一致

       茅台酒现象:从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在商品经济成熟之前,中国人大都经历过“茅台酒现象”,即喝茅台酒的不用自己买,买茅台酒的自己喝不起,作为贵重礼物,打点关系。同样一种商品,购买者与使用者始终隔着一道鸿沟,但彼此又都含蓄地呼应。

      步步高的榜样:身为60后的段永平,离开了小霸王,又塑造了步步高,成为中国的“标王”,这位商界雄才对卖点与买点的应用堪称经典。段永平就这样描述了学习机的需求:家长买学习机是为了孩子更好的学习外语,但是当时600元左右的键盘式学习机对于家长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投资,再就是买了学习机,就等于给孩子施加了成绩的砝码,所以一定要征得孩子的同意。而孩子则欢天喜地,因为学习机不仅可以学外语,还可以玩游戏!于是家长与孩子达成了一致,这种目标相同但目的相反的现象,在博弈论中,成为一个重要的学说:“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以约翰·纳什命名。

      在一个博弈过程中,无论对方的策略选择如何,当事人一方都会选择某个确定的策略,则该策略被称作支配性策略。如果两个博弈的当事人的策略组合分别构成各自的支配性策略,那么这个组合就被定义为纳什均衡。

例子: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一个非零和博弈。 大意是:一个案子的两个嫌疑犯被分开审讯,警官分别告诉两个囚犯,如果两人均不招供,将被判刑一年;如果你招供,而对方不招供,则你将被判刑三个月,而对方将被判刑十年;如果两人均招供,将均被判刑五年。 于是,两人同时陷入招供还是不招供的两难处境。

囚犯甲的博弈矩阵

囚犯甲

招供

不招供

囚犯乙

招供

判刑五年

判刑十年

不招供

判刑三月

判刑一年

基于经济学中Rational agent的前提假设,两个囚犯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是坦白招供,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不招供从而均被判刑1年就不会出现。这样两人都选择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5年的结局被称为纳什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

       在营销心理学上,嫌货才是买货人,那些大挑特挑产品缺点的人,早在心里喜欢上了产品,只不过在为侃价寻找借口,最终一定把产品以他认为合适的价格买走,也就是非合作均衡的现象。


3卖点与买点重合

      “纳什均衡的非合作均衡,一般出现在卖点与买点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购买者与使用者身上。但是如果产品的用户是单一的购买者兼使用者,这种均衡就被打破了。这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延伸卖点,使卖点延伸出去后,再自行环绕与买点对接重合,强行达到均衡。例如:曾诞生了一个新型行业的保暖内衣,最初的卖点是保暖,买点是塑形,但后来竞争激烈时期,保暖的卖点被人们忽略了,于是把保暖的卖点延伸出来,从透气到弹性逐渐梯次演变,最后与塑形的买点达到重合,所以,现在的保暖内衣竞争点都放在了“高弹、塑身”的概念上。于是,不再拼命诉求保暖的保暖内衣,市场仍然很温暖。


4卖点与买点偏重

      但是在现实市场营销中,卖点与买点不可能永远地均衡,当卖点与买点出现不均衡又无法延伸达到重合时,我们必须遵守这样的法则:偏重买点。因为强调买点要比强调卖点成功机率大8—11倍。例如:脑白金“吃的好、睡的香”是卖点,但是由于每个人的健康状况不同,出现了使用效果的差异,再加上老年人们乐于相互验证和比较使用情况,这样,就会对产品产生异议。再就是购买者基本不是使用者,所以“送礼”成了无可争议的双方都能接受的买点。脑白金淡化了功能性的卖点,却强化了市场,也延续了史玉柱的神话。因为没有一个保健品可以在中国长寿10年,且还要继续延年益寿。

      事实上,许多广告的诉求点,即传播中的卖点,都是为了吸引眼球而形成的注意力经济现象,象朗朗上口的、通俗易记的广告语都属于此类。如“地球人都知道啊”、“永远的可口可乐”、“海尔,中国造”、“假如人类失去联想,将会怎样”等等,为了在创意上获取新意,往往都背离了产品的基本特征,当然也是由于产品的基本特征雷同,才变化出许多感性诉求,即卖点的。但这些卖点没有能达到购买理由与需求利益高度统一的平衡,或者说没有办法达到平衡,于是,市场时而波动时而被动。

      如果,要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在市场博弈中,两害相权取其轻,只能谈化或忽略卖点,保持买点的生动突出,拨开迷彩,最大地接近人性本能,最大重合实际心理预期。所以,偏重买点是迷彩博弈中的上上策!


       迷彩解析:卖点是购买理由,买点是实际需要。因为中国的消费者是含蓄的,真是的目的不一定显露在外表,所以,营造产品的真实购买动机,需要涂上迷彩,才能让消费者无顾忌的接受,通俗的说法:给个台阶,让人下来。在产品功能无法变化和不易变化时,在卖点与买点之间,塑造均衡和取舍,是迷彩博弈论中,以“硬博弈”为主的策略,是在真伪客观条件与真伪对方希望的结果之间,两个双通道准确切换的技能,是博在产品之外,博在心理的策略。


路过

鸡蛋
3

鲜花
36

握手
1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40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27 个评论)

回复 黄文松 2011-12-29 19:55
不错
回复 李颖华 2011-12-29 21:19
“卖点”杀客 “买点”杀心
此话经典!
回复 王如昌 2011-12-29 23:25
有正确的引导,杀心就能捅到心窝子。
回复 杜忠 2011-12-29 23:40
拜读!
回复 史永翔 2011-12-30 11:15
支持!
回复 培训讲师 2011-12-30 14:28
卖点与买点时常出现对立,营销人必须找到方法达成统一,才能获得永续的效益。
51内训网 http://www.51neixun.com
回复 秦国伟 2011-12-30 14:41
hao
回复 红色石头-小明 2011-12-30 16:27
  
回复 淘众福创福可馨 2011-12-30 19:49
经典
回复 史贤龙 2011-12-31 00:06
顾客为什么买?是个很难解的问题。大部分情况下,厂方的卖点,都不是顾客的买点,所以大部分产品都只有小成,难成大器。唯有把握到买点、再调整卖点的企业,才能大卖、持续地卖----甚至不需要不停做广告及促销。
回复 爱因斯坦电器 2011-12-31 00:33
经典
回复 刘政 2011-12-31 10:09
卖点与买点偏重
      但是在现实市场营销中,卖点与买点不可能永远地均衡,当卖点与买点出现不均衡又无法延伸达到重合时,我们必须遵守这样的法则:偏重买点。因为强调买点要比强调卖点成功机率大8—11倍。  好文好论

    如图  甜过初恋  初恋卖点捕捉到了 内在买点有失偏差  卖点 初恋之唤醒激活 买点初恋之贴近回味  所谓过犹不及 或为  甜如初恋  不过身边有新人 这个买点就稍有成杀伤点了  纵难两全 亦可成立  

    快刀新年快乐 结缘随喜 祝福期待
回复 马晓宇 2011-12-31 12:26
"事实上,许多广告的诉求点,即传播中的卖点,都是为了吸引眼球而形成的注意力经济现象,象朗朗上口的、通俗易记的广告语都属于此类。"

很到位,也是当前我国广告界的主要潮流,即:注意力经济。也是大部分广告公司只会“吆喝”不会“卖货”的根本原因之一。

买点与卖点之间的平衡也是推广与销售之间的平衡,拉动力太强成了“有名无实”量上不去,就像“蓝天六必治”;拉动力太弱又成了“转圈拉磨”进了突破不了窠臼。

祝博主龙年大吉,龙马精神!
回复 佟仁 2011-12-31 23:15
新年大吉,万事如意
回复 李兴文 2012-1-1 17:10
新年快乐,心想事成!
回复 王效辉 2012-1-3 21:44
楼主分析的非常好,见解独到,功底很厚
回复 素颜 2012-1-4 12:40
别把产品做为谋取爆利的手段!卖:知心、贴心、放心;买:心甘情愿!........永续经营。
回复 杨卫 2012-1-5 22:02
学习吸收中
回复 李丽儿 2012-1-7 14:30
学习了
回复 魏玉杰 2012-1-8 20:36
学习了
12下一页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3 06:37 , Processed in 0.03517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