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董长德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52422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文化终端营销如何有效的与顾客产生共鸣

已有 131347 次阅读2012-5-25 10:56 |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现在的企业营销早已脱离了过去只重视产品、促销等手段,越来越走向了文化营销的道路,而终端展示是文化营销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如何提炼产品的文化底蕴,如何有效的将产品的文化传达给观众,如何将产品的文化与顾客产生共鸣………,这都是现在企业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难题。只有文化的魅力真正深入到消费者的内心,文化终端建设才能够算做成功。

 

终端营销之文化终端:本质大于符号

在人类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搜索出众多的文化符号来应用于市场营销当中,这在我们中国更是如此。研究中发现,文化终端的建设,文化符号和文化元素的介入固然必不可少,然而,更能体现文化本质似乎才能贴近人心,才能唤起消费者的某种共鸣。

以中国白酒文化为例,为了更好的表述各自品牌文化,白酒企业可谓是对于白酒文化进行了深度挖掘,甚至是破坏性挖掘,导致大量的纯粹的文化符号和元素通过产品包装、广告、宣传品等渗透进入白酒营销终端,中国白酒的所谓文化真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笔者曾经研究过很多知名白酒酒企的营销终端,发现其文化建设“煞费苦心浓墨重彩”,不惜大量的深度发掘,将很多莫名其妙的文化符号罗列堆积在一起。置身于此种白酒终端,并未产生强大的文化冲击,而是仿佛置身历史博物馆,慨叹历史文化的神奇,似乎跟眼前的21世纪的中国白酒品牌和产品并无任何关系,有种身在酒中忘却酒的感觉。显然,这样潜心制造的所谓文化终端并未将文化与现代营销有机结合起来。突出文化符号,忽略文化本质,效果自然不会太好。

当然,做为最能承载历史与文化的中国白酒产品来说,也有把文化做到极致的,这其中以江苏洋河蓝色经典最为典型,这一品牌通过恰当地运用文化符号,来衬托文化本质,摒弃众多白酒企业所遵循的历史文化,大力倡导时尚文化,将理想、事业、情感等文化的本质特征通过具有象征性的符号呈现出来,实现了文化本质与消费心理的完美对接,对于消费认知和促进消费是极为有利的。笔者在2011年秋季沈阳糖酒会上目睹了洋河蓝色经典的文化终端,时尚悠扬的交响音乐,现代经典的蓝色色调,美轮美奂的艺术瓶型,端庄秀丽的高贵陈列,线条流畅的时尚促销小姐,仿佛让人置身于天海交接的蓝色梦幻世界,酒与天之蓝、海之蓝、梦之蓝的完美结合,让人遐想连篇,彻底让人迷醉于经典蓝色梦幻世界当中。这种文化本质的呈现,会深深印记于消费者的内心,继而产生消费共鸣,效果自不必言。

安徽的迎驾贡酒也是比较典型的案例,正是因为在文化本质上的深刻认知,才使迎驾贡酒放弃更加深入地诠释迎驾文化和贡酒文化,适刻而止,转而从文化本质上下功夫,什么样的文化本质能够让现代消费者理解并深入心灵呢?于是“中国人的迎宾酒”这一凸显文化本质的品牌概念应运而生,从古代的迎驾到现代的迎宾,实现了历史的跨越,然而所彰显的尊贵并未发生改变。这一系列文化概念的形成对于迎驾贡酒的文化终端建设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其带有穿越色彩的广告的推出,更加让迎驾贡酒的文化终端具备了时代特征,产生消费共鸣就不言而喻了。

 

文化终端何以“调情”消费者

刚才提到文化本质会让消费者与品牌之间产生品牌共鸣,但往往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都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理性。文化终端需要打开消费者心理,让消费者从文化认知转向为价值认知,最终实现消费,就需要文化终端能够出现点睛之笔。

根据笔者多年来对于相关企业的终端建设研究发现,很多企业在文化终端建设上过分追逐两端,一端是历史文化的引用,另一端是时尚文化的引用。殊不知广大消费者可能既不在历史文化一端亦不在时尚文化一端,很多文化终端将消费者置于文化认知的真空,不能有效地调动消费者的情绪、情感、情调、情意,导致企业精心打造的文化终端与消费心理对不上号,文化被放置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根据多年来的品牌营销策划经验来看,结合目前的消费态势和消费大趋势,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文化终端建设。

首先,文化终端建设要聚集。对于市场营销来说,文化并不是越多越好,一个品牌和一个产品所能承载的文化元素是有限的,企业并不需要通过过多的文化承载来提升品牌价值,过多的文化承载也难以承担这样的品牌责任。因此,尽管品牌或产品可以通过很多文化元素或符号来呈现,但在终端建设过程中,却不可盲目文化泛扩大化,应该把文化终端建设的核心焦点化,甚至可以审慎地聚集于一个文化焦点,而忽略或轻视其他的文化焦点。文化不聚集导致的文化终端形象不一致、思想不统一、理念泛泛化的现象频频出现,给企业终端营销带来非常多的不利因素,甚至导致很多企业的终端败局。这一现象在中国家纺行业里非常常见,纵观整个中国家纺行业企业的终端建设,无一不是五花八门,很多企业甚至将中国的艺术、西方的艺术、西方的历史、西方的人文风情等众多不同文化元素全方位地罗列出来,展现在消费者面前的是散而杂乱的西洋文化拼盘,无法让广大消费者体会到文化之美。最近,我们发现梦洁家纺推出一系列崇尚自然的时尚家纺产品,无论是在终端陈列上还是在宣传材料上,都尽量追求简约自然融合的纯朴天然之美,这种终端文化的张力就很强,能够迅速地抓住消费者的神经,产生非常震撼的终端效果,文化通过高度的聚集在产品品牌间自由地流淌,毫无做作之感。

其次,文化终端建设要充分释放文化体验。我们认为,终端的目的不仅局限于通过它来实现销售,还有更广泛的终端传播的作用。很显然,建设强大的文化终端如果能有效释放文化体验,让文化终端参与者(包括消费者)能够因文化而乐在其中,那将是巨大的文化终端建设的成功。笔者常常会去北京西单的大悦城苹果体验店,有人不解,以为我是苹果迷或者无端的消遣,其实不然,我是想通过对苹果终端的详细了解,来体会世界性品牌如何通过终端来释放其强大的品牌文化的。当我们多次置身其中时,我们会发现,苹果产品的文化魅力似乎无处不在,它已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甚至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苹果的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文化,苹果的崇尚自由而时尚的使用文化,苹果追求严谨创新改变的品质文化,苹果释放的尊重、信仰、自信、自我、永恒等人性文化,等等,无不是苹果带给广大消费者的超级文化体验,这种体验让人们的心灵深深地被这种文化所吸引,无法释然,拥有苹果是这些人们的最佳文化释放手段,因此,才有了买苹果比买火车票还难的景象。

再次,文化终端建设要注重文化的意境。文化终端毕竟不是纯文化的东西,不能像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一样呈现,它的主体首先是产品和品牌,在此基础上渲染产品和品牌所展现的文化特质和内涵。因此,在整个终端设计上要讲究文化的意境,这种意境的呈现要通过有效地利用陈列、宣传材料、空间布局、灯光设计、音乐播放等现场元素,形成具有一定文化主题的文化意境。国内很多婴童终端做得就非常到位,它们摆脱呆板的货架,将婴童用品镶嵌于各种主题乐园,创造了能够充分调动消费者情感上渴望拥有的欲望的文化意境,无论孩子还是家长置身其中,都会被此种文化意境所吸引,似催眠一样融入到文化意境当中。当然,也有在跨文化运营当中没能准确把握文化意境的。我们曾经有一个烟台的进口红酒代理企业的客户,当我们来到他的自建红酒终端卖场时,被现场雷人的文化意境雷倒了。纯粹西方泊来品的红酒,应该营造田园、自然、时尚、前卫等欧美风格的文化意境,然而,这个红酒终端呈现出来的一幕让我们震惊不已。唐朝味道的纯中式仿古装修,中国古代的木车、桌椅、陶瓷、宫廷式的室内装修,与西方传统的红酒陈列在一起,真可谓是“另辟蹊径”,这种强烈的视觉反差不是给人带来一种文化冲击,而是让人无所适从。

 

文化让终端更有情调

终端展示是企业与顾客沟通的桥梁,是企业与顾客交流的最佳工具,而恰当的文化营销将有力的打造企业形象,将产品、终端展示、顾客利益点有力的结合,使终端营销更富有情调。

文章来源:天策行品牌策划公司  www.tiancehang.com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2 15:54 , Processed in 0.02852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