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企业培训管理—(杨林) https://www.cmmo.cn/?522051 [收藏] [复制] [RSS] 杨林,领导力培训专家常亮老师助手。“企业培训管理”研究实践者。

日志

【日本助手拒绝提供传真机的感悟】

已有 26736 次阅读2014-10-19 09:33 |个人分类:员工精神|系统分类: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培训


 

作者:杨林

杨林微信号:peixunquan021(培训圈全拼+数字021),新浪微博:培训这个圈圈。

圈圈价值观:尊重、分享、开放、谦逊、平和、友善。

 

  一个中国人在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部留学,每天都去实验室。实验室有一个日本助手,因为不熟悉业务,他经常向这个中国留学生请教,这样,他们的关系慢慢密切起来。一次,这位中国人因为有急事想用一下传真机,当向这个日本助手提出要求时,被他坚决拒绝了。那位日本助手对他说:“公私要分明,不能使用公家的传真机办私人的事情。”

 

 

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中国,这个助手多半会被认为“不识相”。中国是熟人文化,我们之间不熟时,要“按制度来办”,但当我们之间逐渐熟了后,就“好说”了。在中国,用公家的电话办私人的事情,比较常见。记得小时候,我家也是这样,爸爸妈妈在一家国有企业上班,爸爸和另外一个同事共用一个办公室,办公室里有很多纸,也有电话(可以打长途的),我们小时候做作业用的草稿纸,都是从爸爸办公室里带出来的,当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爸爸的那个同事也是这样,两人心照不宣。如果家里要打长途了,就会在晚上的时候,到爸爸办公室去打,一边聊一边还跟电话那头的亲戚说,“公家的电话,不要钱的”。

 

 

大学毕业后进入职场了,才知道这样做不对,“不职业”。入职的公司多是民营企业,各种成本花的是私人老板的钱,不是公家的钱,老板会很心疼的。公司里便有各种各样的制度:上班时间不准接打私人电话,严禁用办公电话拨打私人电话等,公司行政部每个月还会抽查每部电话的帐单和费用,再加上经过公司的培训也知道这样不对,从此以后就没想过用公司的电话聊私人事情了。我当时入职的某家公司,每个座机拨打外线电话,3分钟自动断线的,你必须用尽量简洁的语言迅速表达自己的意思,否则时间到了,只能再重拨,麻烦嘛,于是大家都习惯了快速结束电话。(杨林原创文章版权所有,如若转载敬请注明“作者:杨林。来源:培训这个圈圈”。)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对于那位日本助手来说,他是工业化的思维方式,他觉得我跟你熟是一码事,用实验室的传真机办你的私人事情又是一码事,“公私要分明”。毫无疑问,他的举措是非常正确的。不过如果在中国,遇到类似的事情,恐怕得用更加婉转的方式拒绝,否则对方会觉得你不给面子,以后大家相处起来就有点障碍了。

 

 

作者:杨林

领导力培训专家常亮老师助手。“企业培训管理”研究实践者。

常亮老师长驻地:上海陆家嘴。

杨林原创文章版权所有,如若转载敬请注明“作者:杨林。来源:培训这个圈圈”。

 

联系杨林,欢迎微信peixunquan021,或qq136812424971295320

索取常亮老师课程资料,查询常老师排期,欢迎与常云磊联系:qq 2667629876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2 09:36 , Processed in 0.03025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