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骑着毛驴闯红灯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483732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生物农药的守望者

已有 172154 次阅读2011-11-14 14:49 |系统分类:市场评论|

生物农药的守望者

——访陕西绿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蒲民

  《销售与市场》农资刊杂志社记者  周邱林 

历时三年建设,占地196亩投资2亿多元的陕西绿盾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新厂于201110月正式投产。公司兴建生物农药生产线可年产多抗霉素原药100吨,春雷霉素原药100吨,嘧啶核苷原药150吨,BT、井冈霉素原药各100吨,是陕西省唯一的一个生物农药生产企业。近日记者专程前往蒲城采访公司掌舵人李蒲民。

                       临危受命,责任救企

陕西绿盾生物制品厂始建于1972年,属国有老厂。从建成开始就专业从事生物农药研发生产,最早做过生物菌肥、BT、赤霉素920等产品,主要承担国家一些科研项目。1998年,李蒲民调任之前,绿盾已经停产6年,院内杂草纵深,设备腐锈不堪。而他之前,已经换过六个厂长,没人愿意接管这个乱摊子。

在他的记忆中,最苦的日子,应该是1998年恢复生产。当时国家海关总署一个处长,感觉生物农药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便想为绿盾引进外资。结果代表来看过之后说了这样一句话,“你们站在21世纪的前沿阵地,身处火烧后的圆明园废墟之中。”当时整个厂子杂草都一人多深,泥泞道路,人心散涣,没人愿意给这个企业投资。当时没有办法,为了这么多员工的生存,他只好把自己在县城的6分地独院,车,所有家产都拿出来卖了,把亲戚朋友的钱能借的全部拿过来,投入到企业中。而他们一家四口只好住在厂子后面的窑洞当中。李蒲民花100元买了一辆自行车,既当公车又当家用,而当时两个孩子一个上初中一个高中。回忆起这段人生最苦的日子,李蒲民思索许久。

把所有资金投入进去之后,企业又面临一堆新的问题。企业唯一的两个证件都已经过期至少5年,而按照国家法规政策,想续签已经不可能。于是,李蒲民托人找关系,从省上到北京,鞋子磨烂好几双,终于把证件续签下来。接着又全力安排人员检修设备,在他的带领下,老厂终于在1999年重新运转起来。李蒲民不惜重金聘请二十余位植保专家做效果实验、做产品推广。李蒲民上任一年终于使企业扭亏为盈, 20003月绿盾进行了企业改制。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绿盾也迎来了短暂辉煌。2000年,绿盾公司生产的“农抗120”成了陕西农资市场的最亮丽风景线,几乎各个农药销售店都有农抗120的产品。而农药经销店也觉得如果没卖这个产品,总感觉店里缺少什么东西。但是好景不常,几年时间市面上出现了9种农抗120,经销商互相砸价乱价,对公司市场冲击非常大。“2000年的时候我们一个农抗120产品销售400万。第二年本来单品可以突破500万,结果跌了100多万。因为缺乏做市场的经验,随着其它农抗120对我们市场冲击,损失很惨重。”说到这里,他不由地摇头惋惜。

为避免损失进步扩大,2002年李蒲民根据市场情况开会研讨,和客户座谈,重新整合市场,对客户、产品定价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整。至此,绿盾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到2006年年底,绿盾销售额一举突破8000万,为新厂投建做好了资金储备。    

 投建新厂,扬帆远航

“现在大部分农化企业都以化学农药为主,投资少见效快,而生物农药投资大、见效慢,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做这方面的投资。从全球来讲,生物农药的使用量是整个农药用药的3%--5%,中国也是这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健康营养的追求,生物农药的使用量一定会不断攀升。随着国家出台的很多政策扶持,未来生物农药市场一定是方向。”他也坦言,曾经担心过生物农药产品未来销路问题。因为投资2亿多,公司内部从上到下也反复开会研究论证,大家意见很不统一,担心一旦投入巨资建厂,未来市场表现到底如何?但他坚定一个信念,只要有好的技术好的产品,就不愁没有销路。李蒲民还给记者举了两个例子,像多抗霉素对苹果落叶病的防治,春雷霉素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都是世界上公认的优秀产品。坚定的信念最终让他决定投建新厂。

也许上天自古爱捉弄强者。2007年底绿盾新厂开工建设,恰在金融危机之前,遭遇物价暴涨,导致整个建设成本很高。资金链也出现了问题,以致企业建设周期拖长,本来一年能够完工的项目,拖了三年才建成投产。 “因为建设的时候自有资金只有2000万,其它全靠社会融资。因为良好的社会信誉和社会责任,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农业部等部委及陕西省政府先后给以政策扶持,资金多达3500万。嘧啶核苷项目也列入国家十二五农村科技项目库,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评审。新厂刚刚投产,就接到了越南、韩国客商1600公斤春雷霉素原药采购合同,对绿盾来说无疑是开门红。”聊到此处,李蒲民爽朗的笑起来。

                   淡泊财富,情系员工

    对于财富的认识,他说员工才是自己最大的财富,所以每次开员工会议都会强调,公司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员工福利和创富社会。在团队管理方面以人为本,长期对员工进行学习培训,把员工当成企业的主人,像员工结婚、家庭困难等问题企业都会全力支持。在企业,他始终把员工当成自己的子女看,员工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他认为如果员工有困难的时候不去帮,他们不能安心工作,这对企业也是损失。李蒲民已经全资资助了两位研究生,一位是公司的技术总监杨宏勃,一位是公司销售经理韦伟,他们学业结束后也对企业做出很大的贡献,用实际行动不断回馈企业。

作为农资人,因为常年奔波在外,李蒲民感觉对家庭付出还不够,尤其在母亲下肢瘫痪期间,他更是公司家庭两头奔泊。现在他的的两个儿女都已成家立业,至于未来能否接班,李蒲民笑笑没有给出答案!

谈及未来规划,李蒲民表示“十二五”期间,绿盾将积极开展与国内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合作,研究一批、生产一批、储备一批高质高效的生物农药品种。努力实现出口创汇2000万美金,并借机寻求企业上市。目前公司已独家引进一个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植物源农药,正在作物实验中。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2 00:38 , Processed in 0.02905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