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杨徽营销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478604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揭秘成功品牌的背后

已有 90424 次阅读2010-12-1 10:16 |系统分类:公关传播|

因为看到书的价值相约,因为他再三的低调婉拒,更因为抵挡不了我的真诚与执着,他终于答应接受采访,在书香墨气的茶座见面,远没有想像中策划人的刻意包装:或长发披肩、或光头闪亮、或帽缘遮脸,外加一身超新潮或复古的装扮,都没有。服装如量身定做,谦虚而和善的微笑,举手投足间透出儒雅的书卷气。简单寒暄后,在袅袅的茶香里展开话题。

  记者:我品读了《另眼策划》一书,了解本土出书情况,这本书可以说是第一本记录本土品牌、本土企业实战专家经历的原创文字,策划的真实手记,以另类的视角揭秘芙蓉王背后故事的真相与真谛。你认为这种定位贴切吗?

  杨徽:非常感谢你的用心,确实这本书在本土、原创、实战上是很有侧重的,它是立足本土人文经济环境和资源的策划,尤其是见证了伴随着芙蓉王从创牌、到成长、到壮大过程中不少策划实战的轨迹,很多是鲜为人知。企业的稳健快速发展、芙蓉王品牌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成长平台和策划的良好机遇,来自营销传播实战中的经验总结,不少鲜活的案例的佐证都是属于原创,客观地说务实的操作应该具有借鉴意义,思维的感悟应该具有启迪价值,可以说没有芙蓉王就没有《另眼策划》这本书的问世。至于另类视角应该是策划人的基本要素。

  记者:我看了关于你的简历,有中国文化管理贡献人物,高级文化师、行业网络评选管理营销专家,作家、摄影家等头衔,但《另眼策划》却以策划为主的命题内容,相关度不是很密切,你觉得是你优势资源的展现吗?

  杨徽:你很敏锐,我觉得这里有一个对策划怎么理解的问题,现在人们常态中的策划应该比较狭义的,大都想象成营销大师们的专业行为,而我理解的策划应该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我认为凡因思而动,借势而谋的智慧行为,都应该称之为策划,并且策划历史悠久,诸葛亮应该是家喻户晓的策划人。我们日常说的小到点子、大到国家战略都是策划的产物,如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是经典的国策。所以,我眼中的策划是可以涵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乃至工作、生活的。我书里所涉猎的策划内容包括了新闻、广告、文化、品牌、传播等方面的内容,和我的职业密切相关,经过长期思考探索积淀而成,用自序里的话来讲就是:“斗胆字句,从实战的血与火中得来,真切而可贵。文化何以出特色,广告何以贴人心,新闻何以吸眼球,策划何以更精彩……实战的真相,远比戏剧生动,要比理论深刻,还比战争残酷”。总的来说,冠以策划之名还是名副其实的。

  记者:你刚才谈对策划的理解中提到了专业和职业的话题,我想问他们要分别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搞好策划?他们会有哪些优势互补?

  杨徽:不管是专业还是职业,但作为策划人的基本素质应该是一样的。第一是要拥有获得积淀的学习力,策划不仅会涉猎广阔的领域,而且要具备深厚的知识功底,没有积淀或孤陋寡闻是无以成事的。我要感谢年轻时代的作家梦,让我爱读书,爱写照,还我要感谢大学的理工专业,让我思维多了一条道路,更要感谢研究生班的学习,让我增加了思维的深度。其次是要拥有获得远见的洞察力,要能敏锐的预见大势和发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的重大价值,并得心应手应用于策划。三是要拥有获得智慧的创新力,策划贵在以奇、巧、妙、绝、新取胜,所以创新的思维尤为重要。最后是要拥有完美的执行力,它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再好的策划与创意,再完美的操作方案,如果不能强有力地执行,最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这四种能力是作为策划人必需有的素质。因此我在搜狐博客上的签名是“洞察--觉悟--谋划--敏行”这几个关键词,算是我策划追求的方向。

至于专业的策划人和职业相关的策划人,素质要求应该是一样的。但在具体策划过程中考虑问题方向会各有侧重。在《另眼策划》中如此陈述:正眼外脑应该是一分为二的眼光,远观不戴光环,近看也不看扁;外脑不是万能的,没有外脑也是万万不能的;外脑与内脑有机结合方是项目的成功之道,外脑为我们提供专业化的系统理论指导是必不可少的,自己摸索免不了要走弯路,内脑则能轻而易举的切入企业的现实,恰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外脑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完整的骨架,内脑却能给我们提供有血有肉的躯体。他们在策划上关注点肯定不一样。外脑会做得很好看,很出新、成体系,免不了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说服人,而内脑会做得很实用,显特色、重融合,一定会考虑企业实际需求来打动人。

  记者:作为策划人,你一定对自己的书有过精心的策划,无论是布局谋篇和版式设计,尤其在书中的内容选择也可以看出其中的痕迹,是这样吗?

  杨徽:肯定是有策划的痕迹在,但现在的成书版式设计是打了很大折扣的,当初的设计是一个熟知我、也是很优秀的----冰狼创意设计工作室,对我为人的风格和审美情趣把握很精准,从图文配置、开本、纸张等细节都做了精心设计,并出了样书,相当精致而有品位,几乎让人爱不释手。只因出版社的更换等不可控的因素造成不如意。但从整个内容的构划来说是几经斟酌才成型的。原来准备以《另之眼》为书名,集本人策划、文学、评论、摄影的图文于一书,后来感到太杂,连读者群也不好定位,没有体现优势,也没有区隔,所以,进行了取舍,在舍与得之间权衡,形成了现在的面貌,即新闻背后、当心广告、文化外衣、盛名之下、成者为王五个章节,分别有传媒策划、广告运营、市场营销、时政分析、文化建设、品牌培育等方面的经过长期思考总结提升的理念,加上企业实战的成功案例做支撑,我觉得特色和优势基本得到了彰显。

  记者:对此我有深刻的感受,看到你文章前精简的引言,觉得针对性和悬念感都相当强,你能概括一下《另眼策划》的特色和优势体现在哪里吗?哪些会让读者会受益。

  杨徽:读书受益会因人而异,读《红楼梦》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贾宝玉的形象,读书也会因人的社会背景、教养、经历、爱好、价值观而影响。所以,我只能说对感兴趣的人会受益。特色和优势只是我良好的自我感觉而已。每一次策划应该是团队智慧的集体结晶。只是在我的策划和写作中我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我想把话题做的新颖一些,如管理策划、体验式营销,对我们是很受用,但深入研究和尝试的人却不多;我想把策划做得奇妙一些,如芙蓉王官司案、我厂在CCTV--1当代工人节目,是因为策划好而没有花钱,将企业和品牌广为传播的;我想把案例做得实用些,如既要化解公关危机又要维护企业尊严该怎样把握度?烟草企业如何在广告法等众多局限中戴着镣铐跳舞?都有一些实战的方法可借鉴;我想把思考挖的深厚一些,如众口一词说明星代言品牌的好的时候,我在思考如何规避明星代言品牌带来负面形象的伤害,后来果然得到验证;我想把视野放得广博一点,如品牌背后的文化基因,名人光环下的凡人心态,力图从全景中还原事物的立体感。本书出版后有人说:你也太不保守了,有的案例可以直接用,文章可以让广告资讯公司用来授课。一些人对我的做法不理解。我这样对他们说“我并不这样觉得,其实策划也是一种知识,它需要普及和传播,让大家共同来探讨。如果我的感悟能引起一些同行的共鸣,引起大家的深思的话,我倒觉得是一种自豪,也是对策划事业的一种热爱。”其实有的文章在网上发过帖子。很多观点和案例惹来不少人热议,很多纳入精华贴。此书发行以来也引起不少社会和业内人士的反响,其实我当初成书的想法就是:就是试图把经历当成一种资源或财富供大家玩味,如果读者能开卷有益的话,就足矣!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20 04:50 , Processed in 0.0271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