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马晓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475947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商业丑闻频发背后的思索

已有 48629 次阅读2010-10-27 14:45 |系统分类:市场评论|

近一年来,国际经济环境不太乐观,经济萧条之下的“汇率战”、“贸易战”搅得整个世界经济局势一片恐慌。与此同时,国内许多行业也不断爆出“质量门”、“诽谤门”,搞得整个国内市场鸡鸣狗跳。“三聚氰胺”、“楼脆脆”、“富力质量门”、“蒙牛诽谤门”,一堆对的丑闻还没解决,今天新闻又爆料“中行被曝河北百套房做假按揭”事件。关注事件本身的同时,不免让人思索,国内市场最近是怎么了?

将这一桩桩事件联系在一起去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一些背后的问题。

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纵观历史我们就很容易得到一条规律:高速发展的经济,一定是伴随着与之相匹配的强大的社会文化、法律、道德规范。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市场经济已经初具规模,各种配套的基础设施也已逐步改善。然而,经济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资本的逐利性本质决定了市场需要适当约束和适时调控。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各项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但是作为一套健全的体制建设,加上我们自身对市场的认识还有一定局限,完善工作并非一蹴而就。这就使得一部分企业和个人有机可乘,“钻法律空子”。

企业自律与承担社会责任

就本质来讲,法律具有滞后性。由于尚不完善、加上自身的滞后性,使得很多企业和个人在资本利润的诱惑下,选择 “暗箱操作”、“走擦边球”、甚至铤而走险碰触法律法规。作为营利性的机构,管理者应该用战略的思维去思考公司发展,不仅仅只是追逐短期利润,还需要勇于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毕竟企业利润是“取之于民”。

另外,对于一些潜在的“空子”,经营者也要以长远的目光去审视。企业或许会因为一个所谓的“机会”击败了竞争对手,或是获得了高额市场份额,但是却和竞争者一起丢掉了利润,甚至是丢掉了市场。三聚氰胺、富力质量门、蒙牛诽谤门,这些事件都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投机取巧、互联搅局的结果是,大伙都失去了消费者信任。

媒体监督需要规范

    媒体在推动社会民主和进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应该是发展过程中最好的“监管者”,是法律法规的“最佳搭档”。但是我们看到,近年来由于媒体的过度市场化、新媒体的涌现,以及媒体监管规范的不完善,我们每天越来越多地被一片非真实信息所包围。有很多人就曾抱怨,“买了一份报纸或者杂志,看了一半都是软文。”

主流文化同步发展

主流文化和主流社会价值观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换句话说,我们不但要“依法治国”,还需要“以德治国”,这是政府明确提出的。种种原因所致,我们目前的一部分公司和个人因为急功近利,出现了一种偏离主流的思想和价值观;“一夜暴富”、“拜金论”风行。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一部分企业和个人千方百计、想进一切办法去“走擦边球”,去“四两拨千斤”。

 

(原文出处:马晓  mxaqj@163.com  http://blog.sina.com.cn/mxaqj  201010月)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9 00:25 , Processed in 0.02906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