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刘磊君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42142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溶洞旅游如何巧打品牌?

已有 82552 次阅读2009-6-4 22:35 |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燕翔洞,位于汉江畔一个自然溶洞奇观,之前燕翔号称于西北第一溶洞。全国的溶洞品牌林立,仅贵州省就有有号称三个第一的溶洞,中国第一溶洞的贵州织金县的织金洞,有中国第一水旱溶洞,贵州镇宁夜郎洞,有中国第一水溶洞,贵州省的龙洞。其他地方还有辽南第一溶洞、江北第一溶洞,还有本省的柞水溶洞。

纵览万千溶洞,千姿百态,无所不尽其极,但真正形成文化差异,构成文化精神符号的却凤毛麟角!基于如此现实,燕翔洞该如何突破呢?不破不立!

燕翔洞品牌定位的误区:“西北第一溶洞”定位不当,仅仅局限在西北,与贵州“三个第一”相比不构成强大的品牌传播势能,其二、西北第一溶洞无法在游客心中形成鲜明的品牌印迹,即无法使全国的游客从心理上形成强烈的吸引力,其三、无法形成品牌文化差异,让游客无法一下子感受到它与别的溶洞有什么不同。再者,溶洞这个词全国都叫溶洞无法使游客在联想上产生不一样的认知。

基于以上几点,必须颠覆“西北第一溶洞这个定位”,只有定位的问题解决了,核心层面的问题便解决了。下面就是如何来传播的问题了。

品牌定位必须具有高度,没有高度的定位无法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全新定位横空出世,一举享誉华夏。一个大气的品牌定位,一个承载着游客顶礼膜拜的精神文化诞生了,一个跳出陕西跳出西北的名胜,一个牵动着华夏儿女神往的圣地,一个让宗教人士渴望的神地,一个可以绵延不绝、传承不息的福地,一个让人不得不去的地方,这就是洞府,所谓洞府就是指神话中所说的深山中神仙所居住地地方。神仙居住的地方,必定是让人无限向往的去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洞不在深,有神则灵!

“华夏洞府始祖”——横空出世

一个全新的品牌定位震撼出世,一下子提升了燕翔洞的档次,从而形成了强烈的文化差异,具有强大的传播势能,一下子将竞争对手甩在了身后,从全国众多溶洞中立即脱颖而出,给溶洞文化一个全新的诠释,在游客心中形成鲜明的品牌印迹,给了华夏游人顶礼膜拜的精神文化寄托!

“华夏洞府始祖”的承载者——吕洞宾的洞府。

相传吕洞宾是长安人,后得道成仙,居八仙之首。是道家教派的重要人物,被人们成为吕祖

吕洞宾成仙之前,曾在秦地寻找修道的洞府,后行至汉水畔,偶遇“燕翔”,但见,别开洞天,仙气升腾,灵韵闪现,堪称人间仙境。吕祖遂居于洞中,

采天地之灵气,得日月之精华,修道炼丹,吞吐云雾。吕祖一边修道,一边写诗。结成吕洞宾诗集。

 

华夏洞府始祖的文化卖点:

天然的吕洞宾诗歌宝库。

昔年曾遇火龙君,一剑相传伴此身。天地山河从结沫,星辰日月任停轮。须知本性绵多劫,空向人间历万春。昨夜钟离传一语,六天宫殿欲成尘。

吕洞宾诗歌气象万千,神采斐然。将吕洞宾诗歌,以书法体,书于溶洞中,必将成为华夏一大奇观

 

中国旅游连连看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国家;

中国是一个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神秘国度;

中国是一个有着太多奇珍异宝的宝藏之地;

中国同样是一个有着风景如画、大好河山的富庶之地;

中国的经济,稍逊于他人;

中国的文化,无人能比;

中国的旅游,笑傲世界;

1、  中国旅游地域说:

 

华北:天安门广场 故宫 颐和园 北戴河 平遥古城

东北:清永陵 天池 长白山 冰雪世界 太阳岛

华东:东方明珠 西湖 乌镇 黄山 泰山

中南:武当山 张家界 天涯海角 少林寺 桂林山水

西南:九寨沟 玉龙雪山 丽江古城 布达拉宫 黄果树瀑布

西北:兵马俑、法门寺、华山、华清池、关山牧场

中原:云台山、包公府

 

从地域来看,中国的旅游景点散步在各个地方,每个地方均有知名的景点供游客观赏,每个景点也因为自身的特色而名满天下。

 

有特点,成为了旅游之地的必备。

 

2、  中国旅游派系说:

十大名山:泰山、黄山、华山、庐山、五台山、峨眉山、珠穆朗玛峰、玉山、长白山、武夷山

十大名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西湖、东湖、南湖、瘦西湖、定山湖、大明湖、千岛湖

十大江南水乡:周庄、西塘、同里、乌镇、角直、南浔、木渎、朱家角、光福、安昌

十大最美乡村:婺源古村、涞滩古镇、培田古村、乌镇、皇城相府、朱仙镇、和顺古镇、宏村、光福古镇、同里水乡

 

每一个吸引人的地方皆有一处独有的特色,甚至是无与伦比的,只有拥有了这样的特点,才可以升格成为旅游圣地,中国游太多的没有特点的河山大川至今默默无名。

 

3、  中国旅游人群说:

乐山之人:中年人、青年人为主

好水之人:各个年龄阶段都有

看庙之人:年龄大者居多

看人之人:对中国历史有一定得兴趣,喜欢追溯名人的历史,中青年居多

 

旅游之地不管因什么而出名,最关键的是要能够吸引游客,所有的迎合游客的某种内心需求,只有真正满足了游客的内心期待,这些地方才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4、  中国旅游特点说:

个人旅游:向往一些人流并非很多,却有一定得历史、文化积淀的地区;

集体旅游:集体组织,多去一些名气大、有影响的旅游之所;

家庭旅游:以观景居多,看看山,看看水,享受一家的融合气氛;

团体旅游:好友一起,驾车前去,一路多彩,风景独好;

 

旅游之人很多,但是,本身是有类别的,从商家来说,要对所有的旅游者进行分类和归类,有些地方对某类人群又很高的吸引力,有些地方则只适合部分人群,人群,一个关键的因素。

 

 

 

5、  中国旅游第一说:

山的代表:泰山

庙的代表:少林寺

水的代表:西湖

 

第一永远是人们最容易记住的!成为第一比做到最好更能打动人,这些是燕翔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6、  中国旅游目的说:

放松心情:多以去山水多、风景美的景区为主

安抚心灵:多去一些有意义的地方,追求心灵的平静

磨练意志:多去一些险峻之地,不断超越自己

开心休闲:不须热闹,一隅宁静,足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每一个人总有一个渴望和心灵深处的皈依之所,期待之地,旅游地动机也是不得不去考虑和思索的问题。

 

 

 

陕西旅游版图:

 

东线:兵马俑、华清池、骊山、华山、秦始皇陵墓;

西线:法门寺、乾陵、关中风情园、太白山;

南线:武侯祠、南湖、古汉台、张良庙、

北线:宝塔山、黄帝陵、杨家岭、壶口瀑布;

城中:碑林、城墙、钟楼、鼓楼、北广场、芙蓉园

 

在陕西旅游地军团中,燕翔:默默无闻,没有位置

在陕南旅游地分支中,燕翔:无人知晓,宛如隐士。

 

在陕西,燕翔是什么?应该是什么?

这个问题必须去解决。

 

关于燕翔:

 

1、燕翔情况——地处陕南石泉县东南的熨斗镇,位于富水河上游河岸的陡峭悬崖下,是一个寒武系古生石灰岩溶洞群,生成距今已有数亿年的历史。燕翔洞自然风景区总面积40平方公里,主景区3.68平方公里。燕翔洞目前已开发的主洞深1000,洞内面积约2万平方米,洞内有7个自然门,洞高0.530,洞宽240。据考证,燕翔溶洞实际长度应在10公里左右,是西北乃至国内保护最为完好,洞内景观最丰富,体量最大的溶洞群。燕翔溶洞洞中有水,洞顶倒挂钟乳石,钟乳石千形百态,悬天连地;地面有笋,洞中有石柱、石钟,奇形怪状;洞中有厅、有殿、大者可容千人;洞中有洞、洞上叠洞、洞壁有窟、窟中有景。洞中的钟乳石形象奇特,有的形似石舫;有的仟陌纵横,宛如一派水田;有金山银山、有孔明碑、有石冰川、还有石狮、石虎、石罗汉……万千景观,构成一座美丽的岩宫石府。

2、燕翔优势:

A、历史悠久、景区面积大、保存完整、景观丰富

B、隶属中国溶洞景观群一员,自身有着丰富的自身特点,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C、位居陕西旅游板块陕南分支,可依托陕西旅游大省之背景资源;

 

燕翔溶洞面临问题:

燕翔的现状足以表明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酒香还怕巷子深,尽管燕翔有这么多自身的优势,但是,最大的问题是,无人知晓;

问题二:燕翔是什么?提起同性质的景区,燕翔绝对的默默无闻,就连柞水溶洞也无法比;

问题三:燕翔靠什么?仅仅依靠现有的景致吗?溶洞景观对消费者的吸引有多大?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溶洞景观在中国旅游市场还没有真正兴旺起来;

问题四:谁去燕翔?中年人?青年人?老年人?

问题五:如何让大家去燕翔?如何吸引大家,以获得最大流量的观光人群?

 

一洞定天下之破局之道

燕翔目前存在这么多的问题,但是,问题多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问题,对于燕翔来说,只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切都将豁然开朗,其实,很多时候,问题的解决之道往往蕴藏在问题本身之中。燕翔的问题也需要从自身解决。

那么,燕翔如何解决当前的问题,如何打破当前存在的窘迫局面呢?

还是从燕翔自身说起:

燕翔:地处陕西南部,属于陕西旅游的一名成员;

燕翔:因为自身特色,属于中国溶洞景区的一员;

但是,

从全国旅游版图来看,燕翔一文不值,无人知晓;

从陕西旅游区域来说,燕翔属于陕南旅游景区,但是,也是无人问津,

对于燕翔来说,从大的旅游格局来看,是这样的状况,是属于两个维度的问题,这两个维度的问题都必须要解决。

在全国溶洞行列,燕翔将处于什么地位?

在陕西旅游板块,燕翔将扮演什么角色?

往往,看问题,只有身处高处,才可以将问题一览无余,身处其中,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站在全国溶洞景区的高度来看燕翔,怎么办?

目前,燕翔喊出了:西北第一溶洞,西北第一是不错,但是,还不是全国第一,这样的口号对大家的吸引究竟有多少呢?起码从现在的现状看出,情况平平!

做中国溶洞第一?颇有牵强,中国溶洞景观很多,我们单说自己是第一,别人信吗?

 

 

 

站在陕西旅游版图的最上端来看燕翔,怎么做?

陕西旅游,以兵马俑、华清池、华山为代表,燕翔绝不可能成为陕西旅游地代表者;

从陕西旅游东南西北中几条线来看的话,燕翔甚至不足以成为陕南的代表!

 

话题转回消费者,旅游是最终要吸引消费者去参观的,从消费者入手是最有效地:

人旅游的目的:看山、看水、看人

人的本性来说:对故事充满了期待和渴望

中国人:历来对神仙有着固有的心理情节

 

 

如果一个地方,有山,有水,有人,还有仙,试问,这样的一个地方会没有人去吗?

鉴于此,燕翔的全新破局之道豁然清晰,跃然纸上:

 

破局之道(一):颠覆性定位

一流的定位本身就是最好的媒体!

中国燕翔——华夏洞府始祖

中国燕翔:中国第一个4S旅游景观(山水人神)

“华夏洞府始祖”

一个全新的品牌定位震撼出世,一下子提升了燕翔洞的档次,从而形成了强烈的文化差异,具有强大的传播势能,一下子将竞争对手甩在了身后,从全国众多溶洞中立即脱颖而出,给溶洞文化一个全新的诠释,在游客心中形成鲜明的品牌印迹,给了华夏游人顶礼膜拜的精神文化寄托!

 

支撑点:

“华夏洞府始祖”的承载者——吕洞宾的洞府。

吕洞宾是长安人,后得道成仙,居八仙之首。是道家教派的重要人物。

被人们成为“吕祖”。

吕洞宾成仙之前,曾在秦地寻找修道的洞府,后行至汉水畔,偶遇“燕翔”,

但见,别开洞天,仙气升腾,灵韵闪现,堪称人间仙境。吕祖遂居于洞中,

采天地之灵气,得日月之精华,修道炼丹,吞吐云雾。吕祖一边修道,一边写诗。结成吕洞宾诗集。

 

华夏洞府始祖的文化卖点:

卖点一:

天然的吕洞宾诗歌宝库。

昔年曾遇火龙君,一剑相传伴此身。天地山河从结沫,星辰日月任停轮。须知本性绵多劫,空向人间历万春。昨夜钟离传一语,六天宫殿欲成尘。

吕洞宾诗歌气象万千,神采斐然。将吕洞宾诗歌,以书法体,书于溶洞中,必将成为华夏一大奇观。

 

卖点二:

既然是吕祖的洞府,那么洞府中,必然要塑吕祖像。有了吕祖像,就更加有了“仙气”。然后在吕祖神像前摆上吕祖灵签,再设一功德箱,游客拜完吕祖,再抽签,走时肯定不忘在功德箱中投钱,离开时再用被子装些洞府中的神水。这样游客就会感觉不虚此行,游客不但观赏了洞府的美景,又有了精神上的寄托,一举多得。岂不快哉?这样的旅游不就多了个理由,多了个心理附加值吗?

 

 

届时将举办华夏洞府始祖文化节,在全国造成巨大的传播效应,一举让华夏洞府始祖享誉华夏,传遍中国!

 

 

破局之道(二):心智占位

占位一:占位全国溶洞类型旅游景区第一,靠自身自然优势和人文优势吸引,在中国旅游界赢得一席之地;

占位二:一跃成为陕西旅游地亮点,可以和陕西旅游地代表者平分天下;

 

破局之道(三):传播之道

就整个景区的传播,我们可以采取“大势大势加做事”的方式来进行;

 

全国造大势:在全国营造燕翔是华夏洞府始祖的大势,将这样一个特点大肆宣扬,高声呐喊,在中国旅游界给自己争得一席之地;

陕西大造势:在陕西本省,也要大造声势,在陕西的旅游版图上迅速的独树一帜,建立自身的特色,堪比兵马俑;

做事:真正将自身的优势鲜明化、特色化,在自身自然景观的基础上,进行二次的丰满和提升,将自身的定位再次全方位活化,神话;

 

破局之道(四):媒体战术

以新为主:在传播的过程中,将燕翔的形象全新包装,从LOGO,册子,景区的设计等等入手,打造一个全新的形象;

高空传播:

1)  在中国旅游类杂志、网站、电视上进行全面介绍,传达全新的定位,营造气氛;

2)  在陕西的旅游杂志及一些高端DM上进行传播,进行全面介绍;

3)  针对各个群体的网站展开攻势,吸引大家的关注

地面传播:陕西的机场、高速路入口通过户外广告进行广泛传播;

地面做事:

1)  联合各大旅行社,与之达成紧密合作关系

2)  联系多个饭店、酒店与之达成宣传的合作伙伴

3)  与其他景区建立合作联盟,形成互动传播之势;

破局之道(五):活动突围

1、举办首届中国洞府旅游文化节

2、举办洞府文化的学术交流会

燕翔洞,必须面对自身的问题,打破窠臼,一飞冲天。所谓魄力,就是在关键时刻把握历史性的伟大机遇,否则留给开发商自身的只有不尽遗憾-------!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王亮 2009-6-5 08:44
特色、卖点、传播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2 00:11 , Processed in 0.03411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