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沈坤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26872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沈坤:在营销领域,经验是一种谋害创新的毒药

已有 26737 次阅读2016-3-12 12:04 |个人分类:商业探索|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营销策划, 大脑神经, 营销管理, 经验, 创新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经验这个问题。我们知道,经验是逻辑思维者最重要的一个判断依据,没有经验,我们几乎很难对事物做出准确的判断,而无法做出判断我们就无法进行最终的决策。从这一点来说,经验,在逻辑思维中的重要性。

那么,究竟什么是经验呢?就词语本身的解释来说,经验自然是指我们亲身经历过的事,或者已经认定了的某些事物结论。譬如一个老医生,因为他曾经多次成功地为肿瘤患者做过切除手术,因而在他的医学专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可以凭借这些经验,更加轻车熟路地驾驭各种手术。在医学领域,临床经验越丰富,这个医生的身价就越高。

大脑神经学专家已经认定,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一个经验库,用来储存各种经验和已知的信息。经验库里储存的经验和信息越多,这个人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就越强,尤其是独特的专业经验和信息,就能帮助这个人成为某个专业的权威专家。我们在遭遇各种需要做出判断的难题时,都会自然而然地动用经验库储存的信息为依据。

经验在某些领域确实有其独特的价值,譬如在营销管理领域,一个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销售人员,就有可能成为企业争相挖撬的人才;而拥有大公司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更是成为很多民营小企业争相挖撬的对象。但有时候,经验也会欺骗我们,甚至给我们带来障碍。

很多年前,我应邀参加青海的一次企业战略年会,会议中间有一个抽奖的小游戏。每个人都抽到一张纸条,纸条上有一道智力题,会后将进行答题抽奖。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嘉宾拿他的纸条问我。题目是:一个人拿着玻璃杯,你知道他想去哪里吗?

“他要去哪里呢?”嘉宾很期待地问我,希望我能给他一个圆满的答案,我的回答是:“当然是想去他想去的地方了”。这个嘉宾一脸疑惑,好像我在忽悠或者搪塞他似的。其实,在这个题目中,手拿玻璃杯的字眼不过是个障眼法,是转移人视线的,跟真正的答案没有关系。

这种题之所以能够迷惑人,是因为人有很多固有的观念。比如,经验告诉我们,拿着玻璃杯通常是做以下事情:去接水、去刷牙、去化学实验室,等等。但是,我为什么不可以拿着玻璃杯去做别的事情呢?说不定那个人只是想拿着玻璃杯扔进垃圾桶呢。

这道智力题让我们认识到:我们是多么容易忘记我们自己的目标。在各式各样的障眼法面前,我们往往看不清自己究竟要去哪里。比如,我们往往因为别人对我们的态度而转移我们的目标,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皆是因为我们过分信任我们的经验,而这个题目最终大部分人没有答对,就是因为经验害了我们。

  脑筋急转弯类的题目为什么孩童比成人更容易回答,是因为孩子的大脑中,尚没有创建完整的经验库,储存的各种信息也有限,所以一到遇到难题绝对不会启用经验库(事实上也没有经验),因而,他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会更宽广,所以也就更容易猜中答案。

经验,适合于一些不需要创造力的稳定工作,但绝对不适合营销策划类工作,因为营销是面对未来的一种谋略和计划,既然是应对未来的,那么我们头脑里的任何经验都不靠谱,这就需要我们用大胆的假设来进行策略设计。不要过分相信经验,因为经验,有时候会欺骗你!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2 18:02 , Processed in 0.03131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