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郑泽国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16367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中华鼓王大会》全案策划(上)

已有 182273 次阅读2004-11-16 09:38 |个人分类:文章专辑|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大型文化活动的“核裂变”传播效应,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就旅游业而言,成功的大型文化活动,能够催生出几何级数倍增的综合效应,使旅游产业链上的各相关行业群体受益。因此,众多的城市和景区,现在已把举办大型文化活动作为推动城市发展、打造旅游品牌的“核子武器”。
但是,大型文化活动究竟应该怎样策划和运作,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呢?
央视无锡影视基地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先后举办过一系列全国规模的影视、文化、旅游活动。笔者担任总策划,举办于2000年春季的《中华鼓王大会》,就是其中比较成功的一次。
该活动瞄准国内第一个“五一黄金周”,意在提振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其间,见诸媒体的报道共有850余篇。景区黄金周的门票收入刷新历史记录。而且,它还作为无锡市的重大城市文化活动,写入了市长的《2001年政府工作报告》。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这一案例的策划过程。

创意——理性务实

旅游景区举办大型文化活动,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宣扬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提升景区的品牌形象;二是拉抬人气,促进销售。因此,景区的大型文化活动,本质上应是一种理性务实的市场营销行为。
一、创意思维,谨防两个逻辑陷阱
大型文化活动成功的关键,首先在创意。
创意要解决的问题,是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文化主题。策划人在创意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掉入两个“逻辑陷阱”:
1、为活动而活动。
许多营销策划人,看到竞争对手市场活动不断,深感压力。而景区管理者也普遍存有一种幻想,希望通过声势浩大的景区活动,“毕其功于一役”。
这种浮躁心态,很容易使策划人头脑失去冷静,急功求进,未经充分论证就仓促举办活动。结果,事与愿违,变成“为活动而活动”。
“为活动而活动”的害处,一是把活动本身当作目的,舍本逐末;二是只顾追求活动眼前的轰轰烈烈,却不考虑活动对企业品牌的长远影响。
2、活动等于销售。
成功的大型文化活动,能够充分吸引眼球,聚集人气。但是,大型文化活动只是景区营销管理工作的手段之一。它必须跟其他营销要素有机结合,才能起到促进销售的作用。
如果简单地认为“活动等于销售”,大型文化活动跟市场促销活动就没有任何区别。其巨大的综合效应,也就难以得到体现。
二、文化梳理,发掘景区价值内涵
创意大型文化活动的最大难点,就是如何从形式到内容,使活动本身和景区的核心价值理念“体用合一”,避免出现活动和景区“两张皮”。这就需要我们在创意开始前,首先对景区的品牌价值内涵进行梳理和发掘。
从景区空间体验的角度来看,央视无锡影视基地带给游客哪些独特感受和体验呢?我们认为有三个方面:
1、影视魅力。
九十年代以来,央视无锡影视基地诞生了一系列中国影视界的鸿篇巨制,成长出一批优秀的影视演员。许多著名的大陆和港台影星,常年活跃于此。一睹明星风采,探寻影视奥秘,是游客来此观光的主要原因。
2、历史文化。
因拍摄古装电视剧而建的影视基地,给人以古代文化的氛围感受。这种氛围感受,来源于《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世界名著本身所承载的丰富文化信息。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说:“文化的核心信息,来自历史传统。”当这些文化信息通过影视媒介,转化为景区的价值内涵,便产生了所谓的“历史感”。
但是,应当注意,影视基地所谓的“历史文化”,跟其他人文景观相比,有着质的不同。
人文景观是一种客观的历史遗存。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决定了它能“历时性”地展现文化演进的过程。
影视基地只是影视的副产品,是影视产业链上的一个衍生物。影视艺术“亦真亦幻”的特性,决定了它可以“共时性”地展现过去、现在和未来。它给人们带来的,主要是关于影视艺术和古代文化的联想。
3、山水审美。
江南山水之秀丽,世人皆知。而央视无锡影视基地在太湖之滨的崛起,却使江南山水文化的审美风格为之一变。烟波浩淼的万顷太湖,因巍峨雄浑、气势磅礴的古代建筑群绵延其间,便有了一种硬朗和风骨。江南山水,从此少了阴柔,多了雄壮。
太湖山水环境内在文化气质的流变,给游客以全新的审美感受。同时,它为我们在无锡本地大手笔策划全国规模的文化活动,提供了城市文化的舒展空间。
三、提炼主题,布局中华鼓王大会
大型文化活动的准备周期一般比较长,约需4-6个月。因此,在“务虚”的同时,更应该“务实”,尽快落子布局。如果迟迟不能进入操作层面,再好的创意,也只是一种“冥想”。
活动布局的原则,必须“落子生辉”,立意高远。策划人应以开阔的文化视野和独到的商业眼光,提炼出一个内涵丰富、跟景区有内在逻辑联系、又极具文化张力的活动主题。
在对中国传统艺术诸门类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我们选择了“鼓文化”。理由如下:
1、文化支点。
“鼓文化”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艺术形式,文化内蕴极其深厚。甲骨文中“其将王鼓”、“其震鼓”,《周礼》中“救日月则诏王鼓”的历史记载,显示出早在中华文明的滥觞期,就有震鼓“声闻于上”的祭礼。
千百年来,“鼓文化”上至天神祭祀,下到农耕军旅,渗透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影响广泛而深远。
然而,在新千年来临之际,当我们从历史文化传承的视角重新审视“鼓文化”,却发现它正在逐渐演变为一种纯粹的民间艺术。在主流文化层面,它已经被边缘化。
由此,我们找到了一个“支点”——用正在失落的“鼓文化”,来撬动一种文艺现象。让散落民间的优秀鼓队和鼓手,在全国媒体的聚焦下,竞逐“中华鼓王”,重新焕发这一古老艺术的迷人风采。
2、形式美感。
无论是艺术欣赏,还是媒介宣传,大型文化活动都应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通俗地讲,就是要好看。
“鼓文化”这一艺术形式,极具观赏性。从《周易》“鼓之舞之以尽神”的记述来看,鼓舞结合,古已有之。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动人诗句:“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 回雪飘飖转蓬舞。”更是写尽了胡旋女“人间物类无可比”的风姿。
在绵延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鼓文化”与其他艺术形式不断融合,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展现出不同的形式美感。它们或阳刚、或优美,或威风凛凛,或灵动轻盈,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审美享受。它传达出的信息,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一种群体精神风貌。
3、激情体验。
一个好的活动创意,应能引爆激情,直达人心。而撼人心魄的鼓声,就是一个绝好的激情引爆点。它会让人激情澎湃、热血沸腾。
鼓声为什么会给人如此强烈的震撼?因为它是一种心跳。是生命的脉动。是原初的音乐。《诗经》的开篇之作《周南•关雎》,曾留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的纯美诗句。在黑非洲,它被称为传统音乐之魂。

运筹——集约资源

大型文化活动的执行,需有严密的计划和配套的市场跟进措施,这是常识。活动再大,也是由一个个细节串成的。细节决定着执行的效果。 
但是,矛盾之处在于,事前的计划再周密,终究是个主观的东西。计划越细,执行越失去弹性。而活动一旦“做大”,不可预测的因素非常之多。
怎样才能既周到细密,又保持弹性呢?笔者认为,应该改“计划”为“运筹”。
何谓“运筹”?简言之,就是因应客观实际,集约化地整合、调动和运用各种资源。
一、两个支持,成就无锡影视基地
许多时候,策划人常常犯一个毛病,就是过分夸大自己的个人能力。其实,策划人的操盘技巧再高超,还是离不开一个运作平台。支撑这个平台的,不是个人的智慧和能力,而是资源。
追寻央视无锡影视基地发展成功的原因,我们常说“两个支持”——中央电视台和无锡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中国最强势媒体资源和地方行政资源的融合,形成巨大的合力,成就了央视无锡影视基地。
历史上,我们每一个成功的大型文化活动,都与这两个资源的占有和运用密不可分。同样,我们认为《中华鼓王大会》要在一个较高的平台运作,也应谋求资源优势。
二、审时度势,再次争取政府支持
所谓“善战者,求之于势”。举重若轻的策划人,大都熟谙“借势”之道。对于在无锡举办的《中华鼓王大会》来说,最大的“势”,就是当地政府的强力支持。
许多企业的策划人,似乎很怕跟政府部门打交道,甚至视之为畏途。其实,只要诚恳用心,方法得当,争取政府支持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我们的做法是:
1、适时汇报。
之所以说“适时”,而不是“及时”,是指向政府部门报告活动的时机要掌握好。说早了,活动创意尚未成型,政府部门将信将疑。说晚了,领导觉得你是在敷衍,不会全心全意支持你。
我们选择的时机,是在年底时分。这时候,新年将至,政府开始酝酿次年的工作安排,我们的活动会比较容易纳入政府来年的大型活动计划;同时,在活动正式展开之前向政府部门汇报,也是企业对政府应有的尊重。
2、找对部门。
政府部、委、办、局机构甚多,有时候会出现一件事情多头管理的现象。这时候,要仔细研究,找到最适合的部门和领导。否则,要么无法引起足够重视,要么该部门力度不足,难以对企业有实质性支持。
我们当时选择了向政府分管对外宣传工作的领导直接汇报。主要原因一是外宣部门掌控着全市大型活动的计划安排;二是拥有遍布海内外的媒体宣传网络。
当我们把创意汇报完毕,领导当即表态支持,并建议把《中华鼓王大会》提升为政府主办的城市文化活动。
3、密切沟通。
除了向政府领导直接汇报,策划人还应将活动的进展动态,及时跟政府部门指定的联络人密切沟通。
一个大型城市文化活动,涉及全市方方面面的机构和部门,协调工作面广量大。就拿《中华鼓王大会》来说,全国14个省市的17支鼓队,以每支鼓队60人计算,总人数就超过千人。在同一时间抵达无锡,吃、住、行怎么办?票务问题怎么解决?上千面大鼓小鼓和配套器材,如何接运?货车在何时、从何处、按照什么路线进城?许多地区的参赛鼓队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均由省市级重要官员亲自率队,这些领导如何接待?鼓队在景区和市区的大规模巡回表演,势必产生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诸多问题,谁能协调和调动大量的警力?等等。
这些问题,如果由景区大包大揽,策划人即便有三头六臂,也会穷于应付。但是,如果政府领导能够及时掌握活动的进展动态,只要通过几次现场会、协调会,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问题。 
三、组织鼓队,精打细算权衡利弊
在短时间内把全国各地的鼓队和鼓手有效组织起来,最便捷的方式,是与鼓队从属的管理机构或行业协会展开合作。但是,在与相关协会商谈之后,我们发现这一思路问题很多:
1、组织风险。
许多地区的鼓队,纯属民间团体,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属于松散型组合。行业协会对鼓队并不具有严格的约束力。也就是说,依靠某个协会举办本次活动,有潜在的组织风险。
2、开支巨大。
相关协会建议按惯例设立高额奖金,采用大奖赛制,以激励全国的基层协会和鼓队。同时,我们还须支付数十万元的组织费、评审费以及其他若干费用。这是一大笔让企业难以承受的开支。
3、格调降低。
《中华鼓王大会》若以大奖赛形式举办,央视无锡影视基地在客观上就变成了广告赞助商。一个商业味道浓厚的活动,是难以吸引媒体广泛关注的。虽然我们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媒体资源,但是,没有一个好的新闻由头,公关宣传本领再大,《中华鼓王大会》也只能沦为一个普通的旅游景区促销活动。
四、灵活应变,集约使用媒体资源
如何才能既使鼓队的组织工作省时省力,又能广泛传播,同时,还能大幅度节省费用呢?
经过深入思考,我们决定扬长避短,绕开行业协会,直接与全国各地的省市级电视台开展深度合作,共同举办《中华鼓王大会》。让国内电视同行,既做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又做参与者、宣传者。
1、转换角色定位。
央视无锡影视基地长期以来,主要为央视的电视剧拍摄和栏目制作服务。而这回,我们决定彻底敞开大门,把央视无锡影视基地作为一个平台,提供给全国的省市电视台,让电视传媒业的精英们在这个平台上充分表演。我们只做幕后的牵线人和服务者。
2、牵动区域合作。
《中华鼓王大会》举办之际,电视传媒业跟十年前相比,从传播方式到经营思路,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电视台和电视频道的急剧膨胀,导致有限空间资源的重新瓜分,同业竞争空前激烈。
面对这种态势,寻求多种合作渠道,制作更加精良的电视节目来提高收视率,是地方电视台巩固自身地位、谋求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由央视基地牵头发起,全国十多家省市级电视台在完全平等的前提下,跨区域横向大联合,共同策划、组织和拍摄《中华鼓王大会》这一大型文化活动,这个创意十分让人动心。
事实上,当我们的邀请函发往全国十多家省市级电视台,几乎立刻得到了所有电视同行的热烈回应。
3、营造多赢局面。
大型活动要引起大家普遍参与的兴趣,关键在于找到参与各方的“利益交集点”,从而实现“多赢”。《中华鼓王大会》的活动操作模式,很好的实现了这一点。
地方电视台探索和实践了一次跨区域业内大联合,制作了一批观赏性和思想性兼备的电视文化节目。
地方鼓队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同时,参与《中华鼓王大会》本身,就是一种荣耀。这种荣耀感,足以抵消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从而大大降低活动的运作成本。而由地方电视台出面组织鼓队,既可以确保质量,又便于管理。
各地政府得到了一次展示当地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的机会。许多参赛地区政府的重视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有的鼓队由分管文化的省级领导亲自带队。有的鼓队经过文物主管部门特批,将珍藏多年的文物鼓千里迢迢运来参赛。至今,部分参赛地区的政府网站,仍然把“中华鼓王”的获奖图片,放在首页最显眼的位置。
而我们作为活动的发起人,表面上“无智名,无勇功”,实际上,活动自始至终,央视无锡影视基地都是社会公众和媒体注目的焦点。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4 04:22 , Processed in 0.02874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