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史贤龙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144310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解放营销(1):中国企业最缺什么?

热度 14已有 182387 次阅读2012-11-15 09:41 |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博纳睿成 史贤龙
 

    无论大小、无论处在什么阶段、无论是哪个行业、甚至从国外到中国,企业成功都可以归入四种类型:

    资源驱动型资金、权力、家族、历史形成的人脉关系(婚姻、同学、同乡等)等,这是最容易成功的企业类型,如巴菲特的爹、比尔盖茨的妈,给了两位未来首富最快捷赚取第一桶金的阶梯。

    机会驱动型某个偶然的信息、偶然的人际关系等形成的机会,如马云90年代初去美国,发现电子邮件、网络,回国创立中国黄页,或者碰到贵人给了新公司一笔大订单等,机会驱动型生意大多数做不大,但做大的都成了传奇。

    勤奋驱动型没有背景、没有机会,就是凭着能吃苦、放得下身段、干别人不愿干的活,赚到第一桶金,宗庆后的娃哈哈、三全汤圆、陶华碧的老干妈、张兰的俏江南等,都是这个类型。

    智慧驱动型凭借发明、专利技术或独到的商业嗅觉等,发现了别人没有看到的商机,马云从阿里巴巴研发淘宝、将天猫剥离淘宝,是敏锐智慧驱动的典型。

    四种类型在渡过创业期之后,会呈现互相融合的特点,这就是企业家智商逐步成熟的过程,如就读MBA,参加培训,购买策划咨询等智慧型服务。

    能够实现初步规模化并不断做大的企业,必定是不断向智慧型驱动转型的企业。这是企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大致强的奥秘。

 

    企业做大的过程,是企业管理越来越复杂的过程从客户导向、推销导向,向产品导向、品牌导向转变,从单兵作战到系统运作转变,从单一价值链环节管理向经营全价值链管理转变,从硬件到软件,从单一地域向广泛地域(区域、全国乃至世界)转变,从简单机构向庞大机构转变,从小体量(人数、组织机构)向大体量转变。每一个转变不仅需要资源,更需要智慧。

    企业智慧体现为哪些形态?有以下五大类:设备、技术、人才、系统软件、增长规划。这五大类企业智慧形态,都是企业的生产工具,可以转化为推动企业进步的生产力。

    咨询实际上存在于五大类型生产工具的每一个之中:设备采购与管理咨询、技术咨询、人力资源咨询、管理软件咨询、营销与管理咨询,在企业内部人员可以实现专业化运营的情况下,企业的智慧需求实际上是被内部人才满足了,就不再需要购买外部智慧服务;反之,企业就会根据发展需求,选择并购买相应的咨询服务。

    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1、咨询的价值在于为企业提供智慧服务,并将这种智慧服务转变为促进企业进步的生产力2、企业获得智慧的方式有两种:内部人才实现或外部智慧服务购买。

    这就是咨询与企业关系的真相。

    不用将企业购买管理咨询、营销咨询看得多么奇怪,任何可以持续增长的企业,购买其他类型咨询服务的频次与金额,往往比投入购买管理、营销服务的金额高得多。

    那些将营销及管理咨询视为忽悠、无价值的企业主,只能反映其企业经营的境界,还没有达到智慧驱动型的水平。没有任何智慧驱动型企业,会否定外部智慧对于企业的价值。

    自然,是否能做出正确选择(内部用人或采购决策),就是另一回事。企业经营的本质,也是一个在试错中累积经验或智商的过程。

    咨询是一种智慧资源,无论是内部产生还是外部购买,咨询的价值就是企业的生产工具,咨询的使命是将生产工具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从上游的研发、供应链,到中游的制造、工艺、技术,或是下游的营销、销售、品牌,以及每个价值链环节都需要的管理、人员训练(培训)、系统(管理软件)。

 

    营销咨询很简单,是释放企业营销系统生产力的智慧服务。

    这个营销系统包括从市场研究、竞争策略、市场策略、品牌策略、产品规划、渠道规划、传播策略、销售模式、营销组织等全营销价值链的各个环节。

    企业是否需要购买营销咨询,只需做出两个判断:第一,明确需要在哪些营销价值链环节上做出改变、创新或优化,可以促进营销生产力(销售术语就是销量增长率,或ROI投入产出比优化等);第二,判断是由内部团队解决,还是需要外部咨询服务的介入。有了这两个判断,剩下的就是供应商采购的评估筛选流程。

    因此,营销咨询是一门专业技术,是一种生产工具,不是大师表演,也不是培训讲课尽管任何专业的等级与水平,都会因人而异。

    企业为什么与营销咨询的合作会发生较多的错误?

    根本原因就是两条:1、没有界定购买营销咨询这种智慧资源的生产力角色;2、将咨询与培训、讲课等混为一谈。其中后面一条实际上还是由于没有界定营销智慧需要发挥的生产力功能所致。

    分不清咨询与培训、听课的区别,就像将设备技术操作培训等同于设备安装与运作,或学习兵法等同于作战一样。

    任何类型的咨询,提供给企业的都是“如何做”的具体执行方案,而不是“应该做什么”的通用原理。

    应该做什么,或需要做什么,需要企业家的敏感与眼界,但本质上技术含量不高,这就像饿了想吃、渴了应该找喝的;怎么做才好或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这需要智慧,尤其在非直观的复杂系统背景下。

    营销中的市场研究、消费者研究、渠道-终端研究等,都是企业内部行政命令无法奏效的非直观复杂系统,没有专业的技术、方法、人员,这些问题背后的规律不会自动呈现,不认知这个规律,也就不可能有智慧的解决方法。

    人类的生产工具创新,就是为了不断解放生产力,咨询这种智慧资源,作为企业的生产工具,只有一个使命:解放企业生产力。在这个智慧驱动企业发展的普遍意义上,营销咨询的使命及存在价值,就是解放营销生产力。

    承认企业最缺少的是智慧,是否丢面子或否定了内部职业经理人的价值?

    对此无需论证,只需要阐述如下事实:只有不断发现缺少智慧的企业,才会突破过去及现状;企业家发现自己企业缺少的智慧越多,就越会增加突破性创新的几率;自以为无所不能的企业,不会从资源、机会、勤奋驱动型转变为智慧驱动型企业。

    智慧,是企业永远缺少的稀缺资源。看到欠缺、并善于补充的企业,才会不断做大。

    这条规则,也适用于作为智慧资源供应商的咨询公司本身。


路过

鸡蛋
1

鲜花
10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1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回复 山峰_高端商品 2012-11-15 22:09
“智慧,是企业永远缺少的稀缺资源。看到欠缺、并善于补充的企业,才会不断做大。”
精辟!
回复 山峰_高端商品 2012-11-15 22:13
类比中医,企业从需求到满足,还有几个壕沟需要智业去解决:
1选择难   择医不易
2寻根难  病根不易被发现,否则如西医,只要炎症一律抗生素
3吸收难    同样病根,同样补钙,不同的人,不同的吸收,甚至无法吸收
回复 成伟健 2012-11-15 22:15
重在机遇。
回复 史贤龙 2012-11-15 22:51
山峰_高端商品: 类比中医,企业从需求到满足,还有几个壕沟需要智业去解决:
1选择难   择医不易
2寻根难  病根不易被发现,否则如西医,只要炎症一律抗生素
3吸收难    同样病根 ...
这些难,恰是智慧需要帮企业解决的,无论内部的职业经理人,还是外脑。
对于类比之中的智慧,我的看法是:我们要用企业管理及营销语言,去转化或阐释这些智慧道理。
回复 史贤龙 2012-11-15 22:53
成伟健: 重在机遇。
对于没有背景的创业者,等待机遇,不如日日勤奋,加磨练智慧。
回复 兽药捭阖者 2012-11-16 10:06
佩服,对咨询理解透彻,受教了。
回复 刘春雄 2012-11-16 10:36
创业,有多种驱动类型,但进入正常经营后,只能是智慧驱动型。盖茨的妈可以给第一桶金,但不足于支持成为今天的微软。
回复 史贤龙 2012-11-16 19:17
刘春雄: 创业,有多种驱动类型,但进入正常经营后,只能是智慧驱动型。盖茨的妈可以给第一桶金,但不足于支持成为今天的微软。
这是要区别创业与成业、守业、大业的原因。
回复 成伟健 2012-11-17 22:51
找到自己的那条路才最重要,有的时候,需要独辟蹊径。
回复 刘平 2012-11-18 09:58
所有的企业都需要智慧咨询,即使是优秀的企业和有着众多内部智慧的企业,是否引入外部咨询的突破点并不主要的取决于企业内部承认智慧的缺乏程度,而是取决于让他们看到外部咨询的智慧介入后带来的价值;企业和外部的咨询发生一些错误的主因也不是文中所述,这里面有企业的原因,也有咨询公司的原因,主要的也在于双方对所实现的价值理解不同。这些年代表企业和咨询公司做过不少接触,今年刚刚给企业引入两家外部咨询,分做不同项目,其中一家是国内知名营销外脑公司,所以从企业的角度对与外部咨询合作提出以上两点意见供史老师参考。
回复 史贤龙 2012-11-19 13:03
刘平: 所有的企业都需要智慧咨询,即使是优秀的企业和有着众多内部智慧的企业,是否引入外部咨询的突破点并不主要的取决于企业内部承认智慧的缺乏程度,而是取决于让他 ...
双方对咨询价值理解不同,其实正是对购买咨询的生产力角色界定不清所致。这个委婉说法是给双方一个下台阶,实质上,即是失败采购,必然由于下面三种原因之一或多个:1、角色界定不清;2、选择错误;3、配合失败。
咨询公司本身专业度不够的问题,属于选择错误一类。
企业认知智慧的价值,这比不认知要进步;但仅有意愿,并不等于一定可以用好智慧。同样,说咨询可以为企业提供智慧,也不意味着所有挂上咨询公司名头的都有此能力。
如果是因为所谓“知名”而选择,最后发现名不符实(因误解而结合,因了解而分手),这个板子,企业还是拍自己比较好——失误了,反求诸己,对未来更有利。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6 18:11 , Processed in 0.03247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