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史贤龙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144310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钓鱼岛:中国如何完胜日本?

热度 17已有 706369 次阅读2012-9-23 17:47 |系统分类:市场评论|

博纳睿成 史贤龙
 

       劫,是围棋里的一种博弈形态。劫的结局有三种:循环打劫、劫外生枝、珍珑劫。

       循环打劫即双方都不愿放弃劫中之子,又找不到让对方转移落子的点,形成一种僵局;劫外生枝是先手者落子劫外,攻其必救;珍珑劫是《天龙八部》里虚竹破逍遥子的做法,以以弃子换空间。

       循环打劫是一种不能弃、不能救的均衡,等于实力相当、境况相同的双方互相耍流氓,为高手所不齿;劫外生枝是高手先手破局的手段;珍珑劫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推倒重来的手法。

       钓鱼岛争端这个劫,中国要完胜日本,必须采用“劫”外生枝的战略。

 

       日本的钓鱼岛国有化,被中国领导人称为一场闹剧,充分表明了中国对这个事件的判断与感受,野田或者说以石原、野田为代表的日本军国分子企图沿袭百年以来的对华战略手法,这一次不仅被中国识破,而且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的反制。

       从中国政府的反制措施看,日本瞒天过海的侥幸,落入中国待机后动、后发制人的口袋里:如果日本不搞钓鱼岛国有化,中国还不好出手,因为中国先出手,意味着从道义上违背双方搁置的承诺。野田企图将“搁置”变为“占有”,打出国有化是为了防止石原等右翼挑衅的战略烟雾,本想偷鸡一把、瞒天过海,没想到恰恰是给了中国一次出手的机会。

       野田想借中国换届求稳、南海之争等“趁火打劫”钓鱼岛,却让中国从此前搁置隐忍的被动后手,变成以法理获取实际控制的主动先手。

       在中国完成钓鱼岛的国土化之后,中国对钓鱼岛已经有充分的理由,施展各种战略战术措施。可以说,钓鱼岛从“搁置”的遥遥无期、只能口头宣示主权,变成中国可以选择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方式采取行动。钓鱼岛这个劫,何时解、用什么方式解的战略主动权,已经回到了中国手中。

       尽管中国现在还没有具备战略主导权,但钓鱼岛这个“劫”的形成,战略上有利于中国而不是日本。日本的国有化不仅是一步臭棋,未来会被证明是一步败棋,野田的错误判断,让日本从战略上,由趁火打劫变成了作茧自缚。

       上述战略境况,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地显露出来。

 

       日本人从明治维新以来,处理国际关系尤其是对华战略的小聪明,的确不乏战术亮点,但丝毫没有改变日本人近300年形成的战略误判:征服中国、称霸亚洲。

       二战后日本快速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似乎让日本人找到了当年大东亚共荣圈的“回魂”依据,导致日本从高层的战略思维到民间的民族情绪,依旧受到明治以来“种族(或文化)优越感”的支配。

       这是日本病的根源。

       钓鱼岛争端的结局,不仅将彻底清算日本的二战罪责,而且将彻底清算日本近300年战略思维的错误偏执,让“中国力量”成为重塑中日关系、东亚秩序、世界格局的鼎立之基。

       这是中国处理钓鱼岛必须具备的战略境界。“劫”外生枝,是中国达成这一战略目标的战略方法。

       这个劫外生枝战略究竟指什么?

       简单地说,将钓鱼岛这个劫,变成牵制日本国家政策的核心,并以二战成果(雅尔塔宣言、东京审判、日本宪法等)为原则,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或曰令日本错误的狼子野心(反人类、违宪的重新武装)自现其败。同时,中国与日本之外的各大国,缔结或巩固更紧密的经济、政治、防务(反恐)、文化关系,体现中国和平崛起的诚意——这才是中国大势,也是世界大势。当此趋势形成之际,日本就不会有机会翻盘,也决不能让日本军国主义再次为害中国及世界。

       中国营造这个劫外之势难吗?

       老子曰:反者,道之动。如果没有日本对钓鱼岛悍然侵略,世界各国如何能有机会重新认识日本在二战中犯下的反人类罪行?如何才能让美国人在遵守二战成果与维护美日同盟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如何让中国摆脱祥林嫂式注重过去的印象,而将中国崛起融入推动世界和平与繁荣的普世价值中去?

       中国解决钓鱼岛这个“劫”,可以起到一石三鸟的效果。这三种效果,对中国崛起、中国的现实的国际关系、中国文明的复兴,都具有世界历史性的战略意义。

       孙中山说“知难行易”,知道并明确了目标,道路就不难。

 

       战略目标清晰,战术手段就自然不同。看到钓鱼岛这个劫的本质,中国对日战略需要用更精密的战术与步骤去实现。同时,中国人必须认识到,解决日本问题的过程,也是中国人重新认识自己、找回(或创造)自己的过程。这里的“自己”,指中国的历史、文明、文化、人性。

       从上述意义看,我赞成刘春雄老师所说的“只要有雪耻之念,战略就不存在”的论点,我对此论点曾留言:

       就中日关系来说,特别是围绕钓鱼岛的争夺,想双赢,恐怕是一个自我麻醉的美好愿望。对于双方来说,谁退一步,谁就是输家。胜利者必然有荣耀,失败者只会落入耻辱。

       中国决不能成为输家,也输不起。谋胜是唯一选择,谋胜就是战略。雪耻不过是自然结果。

       可喜的是,中国在日本911宣布国有化之后到今天,快速完成了钓鱼岛“国土化”的所有内容,领导核心高度一致地表明立场,这在中国近百年来,可以算得是打了一场收回领土的漂亮仗,剩下的只是完成结果。说明中国早有预案,日本美国恐怕都始料未及。

       我不赞成任何形式的好战(黩武),但必须能战及会战。对于能战与会战来说,好不好战,结果都是一样。中国需要追求这样的战略境界。

       中国不能输,不仅仅是民族情感,而是正义不能再次输给邪恶!

       崛起强大的中国,决不能让日本再次遂行其侵害他国的反人类野心,这是中日之争的真实内涵,美国及全世界,都必须认识到中日关系症结的本质。

       正义对邪恶的胜利,是中国对日本胜利与雪耻的普世本质。

       近代以来,特别是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从来没有对他国的领土野心,更不会有侵略日本本土、掠夺日本资源、杀戮日本人民的意图,但这些恰恰是日本从甲午战争至二战投降期间,对中国人民、亚洲人民、美国人民犯下的邪恶罪行。这个双手沾满几千万人鲜血的战犯,有什么理由重新武装?日本重新武装的后果是什么?这是非常简单的常识。

       意识形态的偏见让这个简单常识变得复杂,文化观念的狭隘让世界滋生走向战争的“毒芽”,叫嚣并已经在遂行重新武装的日本,就是这个毒芽里最危险的一颗。

       解决钓鱼岛这个“劫”,是让世界重新认识历史、认识日本、认识中国、判断未来的好教材。

 

       中国应该怎么做?中国如何在钓鱼岛争端中实现具有世界历史性意义的目标?或者说,中国如何对日本打住钓鱼岛这个劫,向世界伸出合作共荣的橄榄枝?

       孙子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也。不仅因为执行层面的变数极多,更在于实际的战争中,“可胜在敌”:决定性的胜利,往往是敌人内部的崩溃或瓦解——“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孙子兵法•军形》)。

       胜负的不确定性,并不影响胜败的可知性。战略思维的清晰化,对于战争结局尤其有决定性的作用。要略而言,中国对日战略需要正确处理五种力量的组合:

       国家力量:国家力量指官方的正式行为,包括政治(含外交)、军事、经济、文化四类。

       中国的原则与底线其实很清楚:政治谈判解决分歧,动武底线是自卫队进入钓鱼岛海域。但中国渔政海监与日本海保在钓鱼岛海域的频繁对峙,很难保证不会发生非战争摩擦,一旦这种名义上民事执法摩擦产生,双方以怎样方式动用武装力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很难预料,相信双方都会制定相应预案。

       总体来说,与日本自卫队在钓鱼岛海域有一场决战,是完全可能发生的事,而且这个决战的规模无论持续时间长短,战役规模都不会小。要提高警惕的是,马尔维纳斯群岛、伊拉克战争,都刷新的当时人们对战争形态的认识,中日这场海战也必然是一场与此前战争形态不同的现代战争——这就是说,一旦发生钓鱼岛战争,以往的战争思维与战术,都很有可能不适用。

       但钓鱼岛战争无限升级,延伸到双方本土的可能性不大,即使美国的参战,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否则,就真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因此,动用战略武器打击日本本土的准备可以有(美国、俄国对中国也有这种准备),但战略打击日本的言论则完全不必要,对日本本土实施核打击的观点,更是不利于中国的提法。

       战争爆发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随时都在战争边缘,但也可能很久都不会发生这场战争。历史的魔咒(百周年之类)有时具有奇怪的偶然性。从战略上说,日本已是不具备再次发动二战级别战争能力的国家,战术上,日本对中国军队的威胁,却不容轻视。

       日本的战略企图是借钓鱼岛摩擦将美国拉入对中国的战斗,对中国来说,立足于战胜,才有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贸易战、货币战是世界经济格局博弈的产物,将钓鱼岛与美国的QE3、美元地位等挂接的“货币阴谋论”,是没有实证支撑、充满逻辑矛盾的历史观点(宋鸿兵的《货币战争》四部曲,是用货币发展对世界历史的解释,其对历史进程驱动力的论点都经不起推敲,就像张维迎《市场的逻辑》构造了一个从没有存在过的基于个体的自由市场社会)。

       人民币、中国出口(中国制造与中国资源)、中国资本与世界的关系,处于人类历史无任何经验可循的实验调整期,有没有钓鱼岛争端,大部分问题仍将出现。说美国背后挑动南海、日本生事遏制中国,一是误读了美国的国家意志与政策;二是高估了美国操纵全球格局的能力。

       中国崛起的本质是什么?

       中国要让世界接受,融入世界。反过来,世界并没有做好接纳中国力量的准备。因为这个融合过程,人类历史从未经历。中国人要是以“战略敌意”去思考他国及国际关系,就等于让世界以“战略威胁”来看待中国崛起。

       正是在上述意义上,我认为中国的真正战略敌人只有日本,而不是美国、俄罗斯、印度、欧盟、英国等大国。当然,从战略上看,日本从军事角度看,确实已经不再需要作为中国的战略对手,只能是一个潜在的战略隐患。

       中国与日本的历史纠结解决后,世界或许真的将迎来一个没有战争侵略、自由交往的和平世代。

       群众力量:群众力量包括集体力量与个人力量两种。

       集体力量是游行示威、保钓宣示主权等,个人力量是不消费日系品牌产品,包括去日本旅游及公司商务。

       首先要反对群众力量特别是游行是误国、保钓是添乱的错误观点。民意是政府行为的支持与监督力量,也是外交的有机组成。中国过去的历史说明,某些政治集团与人物迷信的外交斡旋、秘密协议,都必须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没有了人民的监督,卖国害国误国的政治行为才更有可能出现。

       其次要摆脱近现代群众运动的形态。现在是和平时期,政府也没有绥靖卖国的言行,集体力量完全没有必要采用法国革命到五四运动以来的历次群众抗议形式,要学习“占领华尔街”式的示威抗议方法,文明的抗议、示威。一切利用群众活动打砸抢、侮辱伤害外国游客及工作人员的行为,行为是非法的,形式是幼稚的,必须立场鲜明的反对并制止。

       抵制日货的口号,是半殖民地时代保护民族产业的产物,今天继续这种口号,甚至认为抵制日货就能让日本经济崩溃的观点,不仅空想,也不合时宜。拥有自由消费权的个人,可以自由选择消费的产品,也不应对消费日系品牌的人侮辱或打击。

       不消费日系品牌,可以按以下顺序:先不消费日本本土进口产品,次不消费日本独资或控股产品,对于日资参股不控股的合资品牌,无论品牌是否源于日本,都应该视为本土品牌。

       个人还可用通过参与、撰文、发微博等形式,表达立场、观点。中国民间智慧的力量,从来不容小觑。

       社团力量:各类社会团体、学术机构、行业协会、民间组织、公司法人。

       断绝多层面交往并不必要,但减少并严正交往的形式,却很重要。演员、体育、文化等正常的交往,在特定情况下,需要考虑社会影响。

       李冰冰拒绝出席日本首映,梁朝伟辞演日本电影,比徐若瑄、李娜继续预定的活动,显然更有必要。在国家大事面前,要保持大是大非的清醒判断,否则,自遗其咎是难免的。

       舆论力量:各类媒体。

       媒体自主、自由是大趋势,传声筒媒体、被操纵媒体是对公众知情权与基本人权的伤害。媒体可以不选边保持中立,但中国的媒体要是选择另一边,就很难得到中国人民的理解。对于那些选择另一边的媒体,公众有权利去责问、挖掘其背后的根源。

       识别媒体立场并不困难:凡是对大是大非态度含混,对个别现象大加渲染,如对本次游行中出现的非法暴力事件,连篇累牍地报道、批评,对民众的理性诉求、正义呼声一带而过,将以偏概全、混淆概念的文章长期放在首页及显眼位置,这样的媒体立场,恐怕就值得考证。

       媒体有其力量,但群众的眼睛更加雪亮。不信这一规律的,必受历史的惩罚。

       专家力量:学者、各领域名人、公知。

       名人或社会精英,在影响历史进程中,有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国有文天祥,也有吴三桂,有吴佩孚,也有汪精卫。大是大非面前,一步踏出,有人流芳百世、保全气节,有人遗臭万年、晚节不保。

       社会精英比一般群众具有更多的知识、经历、视野,却未必都能保持朴素的情感、正确的立场。在每一篇文章背后,写作者的意图、态度、情感、立场,并不是如某些人认为的那样容易隐藏。即使必要时候的沉默,也是一种态度的表达。

       茅于轼的“钓鱼岛没有GDP、可以送给日本论”,究竟是其关注民生的观点逻辑,还是有其他动机,恐怕最终会自动呈现。历史充满秘密,但作为知名人士,想长期保留秘密,是困难的事情。

       社会精英尤其是专家学者的立场,并不能去命令,但这些人的态度,却是民族或种族的自我更新力量之源。主动的、被动的、不自觉的汉奸学者,历史上都不少。说句不希望说的话:如果一个民族或国家,知识阶层视投靠外族、谄媚侵略者为自然,历史恐怕只能以“群氓暴力”的形式对上层建筑进行清洗。

       微博让媒体更加开放、微博也在消解名流们昔日的影响力度,正是有了群众发声的平台,中国的主流声音、文明声音、理性声音、智慧声音更加强大了。

       中国的名流们,要从过去“代言人、喉舌”的角色认知里清醒一下,在自媒体时代,一手遮天的言论统治或操纵,已经一去不复返。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群众情感保持一致,而不是以为可以操纵、影响民意,是当今中国的现实。

       钓鱼岛之争,中国要追求的不是一岛一领海的利益,更不是狭隘民族情绪的宣泄,而是向世界证明中国和平崛起、文明合作的大国责任与能力。

 

2012.09.23.17:17上海

3

路过

鸡蛋
2

鲜花
12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7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老巴布 2012-9-24 13:14
好文章,插不上嘴。
隐约感觉到在当前环境下,大政府的优势有利于中国掌握主动权,希望持续几十年的和平发展。
每一次挑战都是中华民族成长的机会,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有底蕴、有信心面对这样的挑战。作为文明的组成部分,我们同样要承受一部分挑战,跟随历史的脚步,见证伟大复兴。
回复 王效辉 2012-9-24 20:24
支持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6 18:25 , Processed in 0.03467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