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史贤龙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144310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占领心智的技术:品牌如何“霸占”心智?

热度 19已有 532294 次阅读2012-6-21 10:12 |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博纳睿成 史贤龙
 

    《定位》提出占领心智是品牌目的观点,近40年后,里斯在《品牌之源》中提出品类心智占位是定位的最新发展(即目的),指通过发现、创造新品类的方式,让品牌成为品类代名词或代表。

    如果说心智是指预期顾客心中对某一品牌的集体认知,那么品类心智则将这种集体认知转变为对某类商品的品牌认可(心中首选),或者某个品牌就“代表”品类。

    品牌代表品类,并且有非常明确的品种,这样的品牌当然就占据了顾客选择的“最高优先级”(心中首选、甚至至爱品牌):科罗娜代表来自海洋地区(墨西哥)的热带啤酒,王老吉代表凉茶,必胜客代表披萨——这些品牌背后的品类认知被称为品类心智。

    品类心智指什么?当消费者口渴时,会迅速在大脑里做出“大类偏好”选择,如茶饮料或碳酸饮料等,然后迅速浮现出目标品类的熟悉品牌——这是消费者品类心智决策的一个过程。

    但是,反向的心智决策路径,即品牌导向而不是品类导向的路径也大量存在:消费者想到德芙的时候,浮现的是一副丝滑甜蜜的场景,唤起了对巧克力的欲望;为了向一个时尚白领示爱,买一个LV包是显示自己诚意与财力的方式;如果向握有审判权的中年女局座送礼,爱马仕、卡地亚是体现“手面敞亮”的物品——这些消费决策过程,并不是品类化路径,而是被优秀品牌所诱导、唤醒的。

    营销的关键问题出现在此:企业是塑造“品牌个性”,还是塑造“品类心智”呢?

    举例来说,可口可乐是先做大可口可乐品牌,还是先做大可乐品类,然后成就可口可乐品牌?或者爱马仕、卡地亚们要去塑造品牌背后的什么品类心智?某个价位、等级与风格的代表?——这与品类有何关联?

    可口可乐早期就等于可乐(Coke),在受到百事可乐冲击之后,可口可乐也没有去塑造可乐这个品类,而是继续围绕可口可乐这个品牌在培育顾客偏好。独特价值的品牌,同样不必特别说明自己代表的是什么品类,只需要让自己的品牌与众不同、无可替代即可。

    也就是说,并不存在一种先做大(或做强)品类、再做大(或做强)品牌的路径,而是相反:大品牌往往就是品类,强势品牌目中无人(可以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大品牌的营销,就是要塑造“朕即国家”这种霸权:用品牌“霸占”顾客心智,包括某些情况下的品类代表认知,即塑造品牌就是品类的心智认知。

 

    品牌霸占心智,是一个“高位”营销技巧(品牌就是品类),而不是“低位攀附”式营销(品牌从属品类)——今天中国企业的“品类营销”,绝大多数在做的是低位攀附式品类营销。

    典型代表就是:某品牌是某品类的第一品牌(所谓老大战略,即第一战略)——可口可乐说过“可乐就喝可口可乐”吗?箭牌说过“口香糖就吃箭牌”吗?

    第一品牌可以是公关宣传的用语,作为品牌诉求,这种“第一”、“真正”(Real)、“正宗”等诉求策略都是错误的。

    这种品牌诉求背后的品类战略思维是低位攀附路径:叫嚷自己是第一品牌本身,等于向客户提示对手的存在;说自己是真(正宗)可乐,等于为不真(不正宗)可乐做宣传——要明白,第一、正宗等都是自我加冕,消费者并不会买账:顾客会在购买那些不是第一品牌、“非正宗”品牌之后说“与那个第一品牌差不了多少”——如果挑战企业够精明够狠,甚至可以借领先品牌的正宗论,制造让“非正宗”上位(吸引眼球)的机会。

    高位营销是“目中无人”的可口可乐从没有在广告里说过自己是可乐类的第一品牌,甚至被《定位》引为正确案例的“真可乐”诉求也是错误的(幸好可口可乐早已不采用);Apple也从不说自己属于“时尚IT品类”,苹果就是Apple,苹果定义什么是时尚IT,而不是相反,苹果符合时尚IT的品类属性。

    德芙从没说自己是(榛子)巧克力品类的第一品牌,而是始终用品牌诉求将“丝滑德芙”的心智认知(印记)牢牢占据,丝滑巧克力是哪个品类呢?只能是德芙。巧克力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商品类型(品类),优秀产品很多、强势品牌也不少,很多山寨巧克力都在诉求自己的产品“更加丝滑”,但消费者只要看到丝滑、想到丝滑,马上联想到的是就是德芙,诉求丝滑的山寨品牌,也等于在为德芙做广告——这就是高位营销塑造的品牌势能。

 

    品牌的品类心智营销战略,必须选择高位营销路径,而不是低位攀附式路径。从高价格的奢侈品,到低价格的快速消费品,品牌营销的核心是高位营销,而不是低位攀附营销,即传递自己的品牌的独一无二利益点。

    高位品类心智的营销逻辑是:品牌不是去变成品类属性的代表,而是让品牌“自成一派”,即品牌不需要诉求自己的品类属性,相反,应该弱化品类“共同属性”的印记,聚焦突出“品牌个性”,让品牌个性直指产品驱动顾客购买(包括使用)的关键利益点——顾客为什么要选择、购买、使用“这一个”品牌的产品?

    雪碧:晶晶亮、透心凉。

    奥利奥: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

    王老吉:怕上火,喝王老吉。

    香飘飘:Q滑香浓更好喝。

    德芙:丝般感受(此刻尽丝滑)。

    吉百利:纯牛奶巧克力。

    费列罗:来自意大利,金色经典,金色时刻。

    上述品牌在成长为第一品牌的过程中,消费者拉动与渠道覆盖是互相“正循环”的,这些第一品牌的成功之路,是渠道与品牌可谓两只手都很硬。

 

    排除渠道的作用,从上述成功霸占品类的品牌诉求战略,能够发现哪些成功规律?代表及霸占品类的品牌诉求有如下共性的特征,即关键成功因素(KSF):

    1、品牌应该持续传递自己的USP、品牌形象、品牌核心识别而不是诉求产品背后的所谓品类特性。

    消费者不是想到汽水才选择雪碧,而是想喝那个让自己冰爽一下的雪碧。真正的品牌不是做大品类,而是将自己的品牌变成某种品类!

    香飘飘在应对优乐美冲击时的失误是也过于强调奶茶品类,而不是自己的品牌个性:“奶茶就要香飘飘”,被“奶茶我选优乐美”催了眠,包括“连续5年全国销量领先”,都在陷入优乐美的陷阱——优乐美完全可以说自己“最近三年销量领先”,消费者就会糊涂。

    香飘飘还不如维持最早的诉求,或“Q爽香浓、我的最爱”之类的品质+体验诉求。若“最”不给用于广告语,即使用“我的罪爱”亦无不可,更可传递出爱上香飘飘,是一种无法摆脱的喜欢的调皮情趣,与80、90后女性的个性可以发生互动。

    加多宝在王老吉商标失去后,只能借“正宗凉茶”、“独门配方”等,重新建立加多宝品牌,即让加多宝品牌打入凉茶的品类之中。本来,加多宝已经成功地让王老吉霸占了凉茶品类,王老吉就是凉茶的代名词,现在加多宝不得不“二走长征路”。

    显然,凉茶再出现一个霸占品类的品牌,已经不太可能——除非广药王老吉重新达到加多宝时代80%的品类市场份额。

    鸿道加多宝与广药王老吉的红罐之争,必然是一场全方位的营销大战。加多宝的制胜武器,不再是重走王老吉品牌的塑造之路,只能是先在渠道上尽量拦截广药王老吉——这将是一场加多宝不得不打的“血战”。

    加多宝新凉茶广告已经不再饶舌:“怕上火,喝正宗凉茶,正宗凉茶,加多宝出品”,而是改为“怕上火,喝加多宝”——对于听惯了“怕上火,喝王老吉”的消费者,这种改变显得生硬,这样的心智切换至少在目前看来,似乎是加多宝的无奈之举:要重新让消费者改变怕上火与王老吉的联想,谈何容易?真有必要吗?

    幸好出来一个今麦郎冰糖雪梨,高调叫喊“听爷爷说怕上火,要喝冰糖雪梨才对”。这个搅局者以为在搭便车,恐怕最后是救了加多宝一命:“怕上火”这句所谓的“黄金广告语”如果最后变成一个全国皆知的笑谈,对于加多宝凉茶来说,会是个坏事吗?

    如果到处都有产品在说“去火”、“不怕火”、“更去火”等,这样的“噪声”越多越大,还会有几个消费者会将“怕上火”与王老吉挂上必然的联系?

    看看加多宝的新旧广告标版,就会知道加多宝这次的“强硬切换”广告语有多么草率粗糙。广药王老吉的口号“凉茶就喝王老吉”,这也是一个方向错误的广告诉求战略,说明广药拿到王老吉,同样不知道王老吉这个品牌而不是产品应该怎样营销,即用新广告攻势解决王老吉与加多宝分家后的分裂的社会情绪。

    估计加多宝未来会在“宝”上另作文章,就像当年在王老吉的“吉”字上做文章(精彩之吉)一样——既然满世界都在说去火,领导品牌还需要花钱去说同样的废话吗?

    2、品牌诉求本身提供并持续塑造消费动机,而不是让品牌诉求传递品类利益或特性。

    某粗粮饮料的产品定位是“新一代营养代餐饮品”,这是个令人费解的产品定义。代餐是个专业术语,日常生活里正餐之外的垫饥选择有零食、饼干、牛奶等,大多数消费者并没有“代餐食品或饮料”这个品类消费概念——实际上,企业投入资源做这种品类消费教育,是一种战略错误。

    营养快线的“早餐喝一杯,精神一上午”,清晰传递了产品的利益点:牛奶与果汁混合,口味营养一起来。如果营养快线只是说自己是“早餐饮品”,不仅无数的山寨品牌也会说自己是早餐饮品,消费者也会对早餐饮品是什么感到费解迷惑。

    3、品牌对应的产品品相、特点必须始终清晰稳定,品牌的对应“产品印记”(心智认知)要没有任何歧义。

    德芙、吉百利、费列罗、雪碧的核心识别及产品形态,保持了100多年不变,尽管包装品质、风格是在不断做细微优化。或者单品决胜如红罐王老吉,或者产品系列风格的统一化如飘柔、海飞丝的多品种同系列产品,是建立及维持鲜明而持续品牌形象的要点。广药王老吉向多种草本植物饮料做过大、杂乱的产品与包装延伸,无疑是个破坏品牌认知的错误方向。

    4、品牌里都有消费者生活场景或人际情感的融入。

    德芙,丝滑感受的优质生活;奥利奥:扭一扭、舔一舔的童趣。融入消费者熟悉的生活场景、消费场景,是品牌攻占心智百试不爽的武器。

 

    通向心智的路当然不止上述四种要素,还需要使用《产品炼金术》里提出的“外向赋值”的“内容战略”,为品牌及产品赋予超出商品属性之上的价值与情感,借势、取势、成势。

    著名的3B(Beauty美女、Baby孩子、Beast动物)原则,就是外向赋值有效而简单的方法之一,此外如文化传统、主流价值观、地域文化、色彩文化等,都可以拿来增加品牌的活性,让品牌更加生动、深入人心。

    发现品类或品类心智的机会只是品牌营销的第一步,更关键的是明白如何让自己的品牌霸占品类及品类心智。没有什么品类战略或品类心智战略,企业需要的永远是品牌战略,只有品牌(LOGO)、诉求(广告语)及其符号(视觉符号为主),才是企业所拥有的核心资产,而不是品类或品类心智。

    采用“高位”营销思维,让品牌诉求及产品形态持续传递出上述四种信息,是品牌战略(包括产品战略)设计的核心课题与基础内容,是品牌霸占品类心智的“战略密道”。这才是强势品牌的真正源头:Make Different。

    在强势品牌的世界里,唯一比第一更生猛。


路过

鸡蛋

鲜花
15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5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回复 李兴敏 2012-6-21 11:32
心智花俏,心志迷失。在我理解,营销已经进入了交互时代了,而交互时代的核心的心志,这才是人本营销的还原。当然了,定位这个问题,个人把初稿《8.7 路径依赖 2.0 定位》发上来了,敬请批评!https://www.cmmo.cn/home.php?mod=space&uid=514643&do=blog&quickforward=1&id=437154
回复 王旭升快刀唐门 2012-6-21 14:58
现在王老吉自己上火了,对应事项就要失灵了
回复 杨明461 2012-6-21 18:57
   是啊,王老吉的心智在“怕上火”,而不是什么凉茶。广药走的路太远了。
回复 山峰_高端商品 2012-6-21 22:35
我个人认为:理性的USP、感性的品牌形象、公共的品类特性、优质生活场景,可以看成4个城门,城内是消费者。
不考虑互动的情况下,从哪个门攻入,没有静态绝对优劣之分,一定从企业自身(有没有资格),消费者(物质过剩时代对理性卖点麻木还是处于重点决策状态),竞争者(诉求及壁垒)考虑,找到交集最大处。
回复 史贤龙 2012-6-22 15:26
山峰_高端商品: 我个人认为:理性的USP、感性的品牌形象、公共的品类特性、优质生活场景,可以看成4个城门,城内是消费者。
不考虑互动的情况下,从哪个门攻入,没有静态绝对优劣 ...
从持续竞争力角度,必然有最优解决方案。有钱能做与有钱会做,是营销的真正门槛。
回复 王如昌 2012-6-22 22:51
节日快乐
回复 闺蜜至尚 2012-6-23 09:25
学习。
回复 罗火平 2012-6-25 10:01
我现在与客户,朋友吃饭不喝酒。那我会想,我喝什么呢?一般来说,我先想的是品类,我是喝果汁还是喝可乐,是喝茶饮料还是喝奶制品?很多时候,我不清楚我到底想喝什么。于是我问服务员,你这里有什么饮料,一般来说,在服务员报出的前几个饮料品牌中选择一个。服务员报出的几个品牌为什么会分这样的先后顺序,我就不清楚了。那我为什么会在服务员报的前几个品牌中选择呢?说难听一点,后面的我根本就没有听到心里去。听进去的几个,又是如何来选呢?一般来说,我最近没有喝的东西首选。
回复 史贤龙 2012-6-25 12:33
罗火平: 我现在与客户,朋友吃饭不喝酒。那我会想,我喝什么呢?一般来说,我先想的是品类,我是喝果汁还是喝可乐,是喝茶饮料还是喝奶制品?很多时候,我不清楚我到底想 ...
你想到及服务员推荐的品类,恰恰是被几个大品牌霸占的。
回复 原创品牌营销李晨 2012-7-17 11:56
“在强势品牌的世界里,唯一比第一更生猛”这是真话。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6 10:16 , Processed in 0.03280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