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史贤龙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144310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网友热议《加多宝痛宰王老吉》精彩点评集

热度 11已有 472618 次阅读2012-5-21 03:02 |系统分类:市场评论|

                                               博纳睿成  史贤龙
 

      《加多宝痛宰王老吉:市场与心智的对决》在第一营销网上引发热议,经@商业评论网、@EC品牌、@罗振宇等在新浪微博上转载点评后,截止521日凌晨,累计引发了约1000多条@史贤龙的转载、点评。

          微博上的主流意见是惋惜、赞成,也有网友对心智与市场、品牌与销量等关系的观点表示了反对,还有人认为这篇文章是加多宝公司的公关“御笔”----与微博相比,第一营销网的网友点评就显示出,经过相对稳定的作者与读者的观点交锋、交流,尤其是前一阶段“销量与品牌的逻辑”大讨论的洗礼,观点论题就更加聚焦在事件及观点本身,这是第一营销网社区化专业知识传播的成果。

          特整理网友精彩点评,也是对微博上众多关心此问题网友的一个回复。

     特别提示:刘春雄老师的两次点评言简意赅,含义深远,值得有兴趣者详加品味。

 

刘春雄:

     冰山之上的品牌,人人得而见之;冰山之下的是什么,多数人就不知道了。从媒体和媒体专家得到的“知识”是可怕的。

     冰山之下的没有了,冰山之上的也就没有了。

     一个人的历史,只有辉煌过后才有价值。现在追过王老吉的历史,不过是因为加多宝让它辉煌了。没有“养母”的成功,谁会关注“生母”。没有加多宝,谁会关注王老吉。然而,当“养母”多数没有好下场。

     史老师的“预言”很有价值,关键是预言背后的逻辑。但我希望“预言”不成功,因为中国有这样一个品牌不容易。

 

史贤龙 回复 刘春雄:

      刘老师仁者之心,深表认同。

      在此之前,能和解不和解,加多宝过于自信,不知是否后悔被砖家媒体的偏执情绪所左右,这是加多宝之失。

      在此之后,背水一战之势已成,想和解亦无可能。广药将王老吉品牌泛化,这是给加多宝凉茶“以专打杂”机会,未来会证明是广药之失。

      或许这也是天道。

 

山峰:

      我最近也想到了同样的结论。不过,是从行业与社会的演变趋势上思考出的:

          1、新的产业成色时代到来。饮料这种东西,抛开企业资源与实力的搭建,市场之“机会”最早出现在产品层,最近几年出现在消费者心智,继消费者对概念麻木后,大家对品类也麻木了。现在大企业,大单品的竞争实力改变因数,在于——公众道德。广药失德,放在20年前,厚黑绝对制胜(市场无需支付道德成本),如今,恐怕反而成就加多宝。

          2、拥有苦功的企业,面临不公正待遇,选择实干。加多宝只要利用企业能力,顶住2-3年的销量不下滑,其企业品牌的成色恐怕远远超过任何商品品牌(包括洋品牌)的成色——而未来10年,企业品牌远比商品品牌含金量高。商品品牌,如大学文凭,被时代透支到药渣的程度了。

      任何伟大的品牌,都要经历2大历练:

          1、抓住时代脉搏,成为时代烙印——比如zippo\比如茅台,现在的时代既是“礼崩乐坏”,也是“浴火重生”的前夜。更是资源配置大变革的前夜,时代机会好。

          2、大取舍下的创新。只有付出代价的成功才是含金量高的。

      所以,我个人认为,即使王老吉没了,加多宝搞出的新品牌,在10年后一定能成为比肩可乐的品牌。(前提是加多宝自己能顶得住)

 

魏长永:

          1、原来的凉茶市场几乎是加多宝(原王老吉)一家独大,其余如和其正都是配角。未来的凉茶市场将有加多宝、王老吉、和其正、邓老等品牌,甚至新加入者共同角逐这个市场,和其正、邓老等原来的小品牌有了翻身的机会,千载难逢。

         2、王老吉品牌的泛滥,加多宝反叛般的诋毁,给凉茶市场带来打击,消费者会问:中国的凉茶市场还有真事吗?是否雷同了整体失信的中国液体奶市场?因此,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凉茶市场销量将下滑。

         3、凉茶市场的重新洗牌,强迫凉茶企业质量升级,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的乱局是好,而不是坏。

         4、中国凉茶市场未来的大品牌一定是质量占优,不会是心智占优。让跃跃欲试的策划家们没有施展拳脚的空间。

          5、悲哀,为中国企业悲哀,一如合伙的弟兄,能共患难,就是不能共甘甜。

 

史贤龙 回复 山峰、魏长永:

      同意你们的观点。

      加多宝的王老吉,集历史资源、先发优势、传播力度优势、渠道运作优势于一身,一骑绝尘,遥遥领先于对手,市场格局是一牌独大。

      现在广药获得王老吉后,历史资源、品牌资源从加多宝分割出来,鸿道的加多宝凉茶某种意义上是被“抽了筋”,必须依靠渠道与传播当量维持优势,市场格局必然会三分甚至四分。

 

李兴敏:

      终端表现太有技术含量了,一个店,一个区,甚至一个地级市场的终端表现的优秀,都可以归结为偶然,当加多宝和红牛在全国范围内都对终端进行整齐划一的个性化操作时,就不是偶然了,而是实实在在的强大管理体系。这里面形成的渠道掌控力,竞争对手很难受的。

 

史贤龙 回复 李兴敏:

      说得好。看到了本质。

      加多宝是中国市场少见的运营优秀的公司,是个走正道的公司。精耕渠道是其早年做“加多宝绿茶”等产品时积累起来的企业特质。加多宝也是从苦水里长大的。

 

刘华东:

      分析得很透彻!王老吉注定会毁灭在广药手中,因为他们的企业文化和用人机制是没有办法掌控这个品牌的。加多宝要想躲这一劫还要不出混招,才能延续历史的神话,否则将会毁灭整个凉茶行业品类的市场!

 

史贤龙 回复 刘华东:

      我相信加多宝应该不会自毁160亿的市场,这个江山是加多宝辛苦打出来的。广药有“富二代”思想,顺风顺水,资本市场又很喧嚣浮躁,这是危险的。

 

金焕民:

      此文的观点当能经得起时间检验---除非加多宝弱智。

 

史贤龙 回复 金焕民:

      金老师揭了谜底。

      又或者广药变得机灵了----这两种情况的概率应该是相同的。

      用博弈论的组合就能做出推算,只是我们都选择了其中一种。

 

高博:

      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站在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去理解,正如史老师所说,真正面对消费者的是渠道。很明显现在人们想到怕上火会想到王老吉,想到王老吉会想到红罐。那么在加多宝逐渐的去王老吉过程中,红罐上的加多宝痕迹明显多于王老吉,至少如果我不关心营销的话,不会去看红罐上写的到底是王老吉还是加多宝出品,只会注意是个红罐.......

      那么当铺天盖地的“怕上火喝王老吉”,“正宗凉茶王老吉”变成“怕上火喝加多宝”,“正宗凉茶加多宝出品”,渠道里一个个红红的小罐子由王老吉变成加多宝的时候,谁又会怀念那个王老吉呢?除非广药继续在广告上猛砸钱,传递王老吉是正宗凉茶的信息,否则经过几个月的洗脑,正宗凉茶就是加多宝,就是这个小红罐。

      还有就是口感问题,不管王老吉是不是偏甜,凡是买过红罐王老吉并且愿意再次购买的,一定是喜欢这个味道,或者说不讨厌这个味道,否则没有谁会为了广告说怕上火喝王老吉,就去买并且连续买一个自己不喜欢的饮料,毕竟很少有人把王老吉当药喝吧?那么广药接手后的王老吉,会和加多宝的一个味道么?凭什么让普通消费者放弃习惯的加多宝味道而选择广药呢?

      综上从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不管广药折腾出什么花样,除非口感比现在的加多宝好(产品),购买更方便(渠道),活动够新(促销),价格相对便宜(价格),否则我不会放弃喝惯了的小红罐,去买什么绿色的王老吉......何况我公司所在的小村子里,四家超市都有红罐加多宝,绿色王老吉?去大城市超市买吧!还未必买得到........

 

史贤龙 回复 高博:

      高博自述了一个消费者的典型心理与行为模式。

      我们可以在未来的市场去观察是否“理之所在,人同此心”。

 

@海:

      拜读史老师的佳作以及看完诸多专家(砖家)的高论,让我不禁联想“中非在黄岩岛对峙”事件,国内喊打者不在少数...这些人大都带着民族情绪.却很少人去深层次的分析国家决策层现在运用的手段,这些手段正让菲律宾奇虎难下...

      回到此次加多宝与广药事件,在一定程度上讲,其一些状况何尝不像上述热点事件.老师的一篇高见,引得各位销售精英们,大有恨广药不道德之嫌,更甚者恨不得拿砖拍死广药,但各位不要忘记了商场如战场,"消费者既然是美女",要博得"美女"的垂爱,单靠同情心是不够的.商场瞬息万变,试想,要是广药现在让广粮、甚至两乐等集团就凉茶这个品类甚至其王老吉大健康食品参股进来,而非简单的收取品牌费,通过这些拥有不输于加多宝渠道优势、营销策划优势的集团共同合作,那又当如何?那些“美女”们又当如何抉择?更不要忘记,广药是可以生产红灌装的(只要某些方面技术处理)。

         我同情加多宝,那是作为在销售行业打拼十几载的感情寄托而言,又或者是史老师所说的“天道”而言,因此也祝加多宝再创奇迹。但请允许我就品牌这个角度上升到更深一层,呐喊一声,打造一个民族品牌实属不易,为“王老吉”这个品牌的前途甚感惋惜、痛惜….

 

史贤龙 回复 @海:

      如果你看了我在刘老师评论下的回复,包括我去年的《王老吉将于何处毁灭》,就明白,我从来不是“加多宝派”,在此文评论的各位老师及网友大多也不是。

      广药不是没有机会,但现在看不到。我的观点很明确:广药要是赚快钱,王老吉危险;广药要是能从长计议,或许还有机会。

      本文或是众多评论,肯定的是加多宝渠道运营能力的价值,及广药授权泛滥的危险趋势,没看出有特别的道德偏好。

 

刘春雄:

      王老吉的品牌影响力,广药接收了。加多宝的经销商队伍,或许能够收编一部分。最大的问题是广药是否象加多宝一样具备强大的通路、终端运营和管理能力。运营和管理能力,外界看不见,短期学不会。个人观察,广药几乎不可能在一年内建立一支成熟的营销运营和管理队伍。只要王老吉进入下降通路就不可挽救。

      加多宝最大的困难是能否短期内完成品牌嫁接,它过去的成功正是现在的障碍。毕竟普通消费者不像专家们那样了解内幕,他们短期内仍然是惯性消费。

 

史贤龙 回复 刘春雄

      赞同刘老师观点。

      加多宝已经开始准备后手:加多宝称凉茶秘方和制作工艺始终未变。从开使到现在用的都是同一个配方,感观和口味没有改变。这个配方是王泽邦先生发明的。对于很多人怀疑这个配方是否存在,这个配方是存在的。在以后的机会中会在合适的时候请王泽邦的后人来讲解凉茶的文化。

      守住口感与配方,等于从王老吉里抽出精气----未来鸿道与广药围绕凉茶的攻守争夺会很有意思。

 

@罗振宇:妙文一篇。可以一联为注:“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过去思考事情,总喜欢问:“结论是什么?”现在上了点年纪,改问:“平衡点在哪里?”

 

@方希明rayse: 渠道运作重要还是心智重要?这应该由产品的定位决定。如果,一个产品的定位是高端商务人群,那心智就显得更为重要,反之,渠道(横向、纵向)管理的能力就更为重要。比如:葡萄酒品牌:拉菲与王朝。

 

@史贤龙回复@方希明rayse:这位朋友对心智作用的观点与我在《产品炼金术》中阐述大意相同。

 

@营销微交流: 市场会赢!1、加多宝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与2010青海玉树地震的形象深入人心;2、加多宝拥有成熟的渠道拓展模式;3、渠道为王,一个从没涉及的渠道销售的广药是不能理解的;坚信@史贤龙老师 的预测,中国凉茶品类将会重新洗牌!

 

@史贤龙回复@营销微交流:谁也不希望看到王老吉沦落!这篇文章也是对广药的警醒。


路过

鸡蛋

鲜花
9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9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回复 海丰咨询 2012-5-21 08:20
国资猛于虎!
回复 魏长永 2012-5-21 12:23
在讨论中成长。第一营销网是座好商学院,除了文凭不铁,其它都钢。
回复 潦寒 2012-5-21 16:02
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许多局外人,无从评论。
回复 高博爱翠翠 2012-5-21 16:19

   哇塞!自己的小小感悟也能上榜,太感动了!哈哈~~~最近加多宝的宣传势头依然不减,电视、网络接踵而来,反观广药却没什么大动作,依托强大的渠道控制能力和不断的宣传攻势,相信不出大意外的情况下,加多宝会笑到最后,除非现在广药在憋什么大招?等待加多宝犯下错误从而进行致命一击!
回复 史贤龙 2012-5-21 16:56
潦寒: 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许多局外人,无从评论。
有些局内人却做了局外人的池鱼。
回复 李兴敏 2012-5-21 19:50
史老师好,请问一下咱们这个论坛有没有QQ群
回复 农资营销人 2012-5-22 23:06
史老师细心,把网友的精彩回复做了汇总,并且一一回复,便于网友的全面了解。
回复 刘春雄 2012-6-7 21:30
所有推理都基于一个前提:根据广药和加多宝过去的和现在的表现。如果广药出现一个历史性的巨人,改变所有推理的逻辑前提,那么,所有的推理都要推倒重来。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2 08:05 , Processed in 0.03138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