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史贤龙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144310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论语与算盘》----商业文明的精神基础

热度 18已有 480531 次阅读2012-5-4 15:09 |系统分类:企业管理|

博纳睿成 史贤龙
 
    《论语与算盘》是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著名政治家、实业家、思想家涩泽荣一(1840年3月16日——1931年11月11日)的著作,写于作者70岁之时,因此书中思考的内容不仅是作者一生的信念,从其反对的社会观念中,能看到日本商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读这本100年前撰写的著作,还是会感到书中阐述的商业与道德、个性与社会、命运与成败等话题,与今天中国商业社会的背景仍然是若合符节的。

    本书的核心或立论基础是“义利合一”,即反对将商业与道德割裂的思想。这种割裂论包括以下论调:商业进步带来道德滑坡,道德与商业不能兼容,竞争妨碍道德、无争才是道德等。

    对于100年前日本商业、产业发展中出现的产品低品质、交易无信用、日本工商业缺乏国际社会认可等现象,与今天中国制造的低附加值问题、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声誉等未来目标是极其类似的,这说明后发国家的产业、商业、产品及品牌,都必然要经历类似的阶段性发展-----这是这本书对当今中国社会意义之所在。

    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为商业立规的思考与命题:

    如何增加财富并让财富永存?唯一的方法就是立足仁义道德,用正当的手段去获取,才能长久。即我们的口头禅: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非义不取;为富有仁等----这些基本的道德并非深刻道理,也没有为人不知,原不需要由一个外国人来告诉中国人,但这些中国普通人际交往的基本道德,在商业社会却变成妨碍快速致富的陈腐观念。

    作者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要缩短《论语》与算盘的差距,让二者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如何结合呢?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以“脱亚入欧”为主流,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始终是侵略与轻视的态度,可以想见涩泽荣一的这种尊汉学、尊孔子的思想在当时的日本社会,并不会是广受认同。从“和魂汉才”演变为“士魂商才”,在用词上也体现出减少汉文化的痕迹。

    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下,涩泽荣一由政入商的特殊身份,倡导以《论语》的基本道德为商业基础的观念,即使在100年后的今天看来,也不得不佩服这位老人不媚俗、不媚权的思想勇气。仅此一点,就值得后世之人学习,也确实体现了孔子的人格精髓:择善固执。

    当今中国有多少商人、多少学者说的话是基于自己内心真实的信念,而不是为了个人利益的媚俗媚权之言?这种媚俗媚权的思想,如果大面积地发生在社会精英的身上,那就是孔子所谓的“巧言令色,鲜矣仁”!

    看最近钱理群教授公开批评中国的大学包括北大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发言,不难看到思想或精神的堕落已经到了何种程度。

    钱理群发言摘要: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追求“一流大学”的“一片喧哗”声驱使下,追求豪华成风,大楼宾馆林立,教育成本剧增,债台高筑,纳税人不堪重负。

    涩泽荣一提出的结合之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工商是强国富民之本,追求财富是正当的,甚至是青年的天职,安于贫穷是耻辱。这条规则原本于《论语·泰伯》: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作者因此坚信,认为论语否定财富、否定商业的论点是对孔子的误解----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将义与利对立由孟子开其端,经董仲舒将儒学立为正统,儒生沦为皇权的吹鼓手后,将“子罕言利”放大为儒学规条,儒家后近2000年的历史成为空谈道德文章的寄生虫哲学。虽然在中国封建思想里,重农劝耕尊时仍然体现儒家思想之中,但这些是实用主义甚至利己主义的精神催眠,不是将农工商看做与“士”有平等地位的思想。

    我认为涩泽荣一商业观的核心,就是打破这种后世儒家的错误观念,将工商业与国家富强、商人道德与国家声誉统一起来。这些观念并未超出亚当斯密《国富论》到《道德情操论》的近代新商业文明思想,但从《论语》里的孔子思想里引申出商业文明的精神基础,是东方商业文明的特色,涩泽荣一可以说是第一人。

    论语与算盘实际是中国商人的标准形象。仁义经商、诗书传家是中国商贾的家训,但中国商人的义与利、道德与商业多从个人修身角度阐述,缺乏涩泽荣一这种社会学的、世界性的视角,这是当代商业思想必须超越传统经典义理,重新阐述的原因。

    《论语与算盘》明确提出义利合一的论点,但涩泽荣一也明确表示功利主义是错误的。这与本人在《解毒6:何以为利》一文的观点不谋而合:在利与义的关系上,利本身的合理性与如何支配自有之利的自由性,是天赋人权里财产所有权的基本定义;但“何以为利”,即获得利益的手段合法性,却是一个必须接受问责的社会正义问题。这样一个建立在个体功利原则,又能够有效捍卫正义的社会,就是一个美好的社会。

    简单地说,商业道德就是“保留功利,去掉主义”,将功利的商业与道德的精神人格相结合,才是商业文明的基石。功利主义化,即一切社会价值都用财富多少作为唯一衡量标准,必然导致社会从物质到精神的整体堕落。

    涩泽荣一明确提出:财富的成功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精神的事业,为世道人心进步的努力更加重要。并举了1914年游览西湖岳王庙的观感,说明精神价值的重要性:生前的成功者变成了永远的失败者,生前的失败者成了永远的成功者。忠奸判然分明实在是件痛快的事情----这或许正是所谓的民心与天道。钱理群教授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大概是相信自己可以精致地逃避后世的评价吧。

    《论语与算盘》给了我们一个警醒:接通中国文化精华的现代血脉,这是每一代中国人的责任。

    未必要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种宏大的目标,但将中国文化精华与当代生活相结合,为文化精神的现代形态做一点踏实的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弘扬中国文化精华,每个中国人,人人有责,并非体制内、象牙塔内的专家学者的专属。

    《论语与算盘》为“传统精华的当代阐释”,提供了一份生动的思想范本。

 

附:《论语与算盘》十章节

1、 处世与信条

2、 立志与学问

3、 常识与习惯

4、 仁义与富贵

5、 理想与迷信

6、 人格与修养

7、 算盘与权利

8、 实业与士道

9、 教育与情谊

10、 成败与命运

按:作者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明确的阐述:竞争、君子之争;力行与等待;金钱无罪;义利合一;富豪的道德责任;文明与迷信;健全的人格;成败与命运;胆大心细;顺境逆境等。对这些问题有纠结的,或许可以在书中找到启发。

 

《论语与算盘》(余贝译):九州出版社,2012年4月第一版

补记:

刚读完该书时,在新浪微博@史贤龙里写道:

看完涩泽荣一《论语与算盘》,觉得其对当时日本商业与道德、日本工商业世界声誉的批判与追求,与当下中国状况很近似。这种对《论语》的解读可谓得其神髓而施之于当代的典范,不是章句解释,而是儒者人格的思想形态,比那些将儒学当装潢门面或员工洗脑材料者,不是一个人格境界。掩卷有喟然之叹!

现在想应该超越喟然之叹:真正的思想是没有国界的。中国人应该吸收全世界优秀的思想,中国的优秀思想自然也可以被全世界优秀的人士吸收。思想的这种无国界的自由交融(双向互动),才是思想价值的真正体现。

 


路过

鸡蛋

鲜花
11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1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回复 原创品牌营销李晨 2012-5-4 17:04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有问题。
回复 王会军 2012-5-4 22:42
利源义取,财自道生!
回复 山峰_高端商品 2012-5-4 23:16
日本人还是不错的喔。我读到过稻盛和夫的一句话,大意是:“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使它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为高尚。”瞬间折服我。
今天看到俞敏洪的发言,他讲到了前半句的意思。已经是近年让我佩服的企业家了。
回复 史贤龙 2012-5-5 00:53
山峰_高端商品: 日本人还是不错的喔。我读到过稻盛和夫的一句话,大意是:“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使它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为高尚。”瞬间折服我。
今 ...
没有物质,灵魂也难超越。有了物质没精神,恐怕要灵魂无魂;若能做个好人不害人,一生也算有底线。
回复 老巴布 2012-5-5 22:28
曾经在最佳雇主企业的卡特彼勒供职的一位老师说,他认为一个可持续的企业至少应有四个支点:
第一、健康的财务指标;第二、良好的产品结构;第三、良好的员工关系;第四、良好的公共关系。

在去往目的地的道路上有很多的指示性地标,让我们不至于迷失方向;在通往基业长青的道路上,我们又需要哪些心灵的坐标,指示并引领企业不至迷失方向呢?

博纳睿成,臻于至善。
回复 史贤龙 2012-5-6 09:59
老巴布: 曾经在最佳雇主企业的卡特彼勒供职的一位老师说,他认为一个可持续的企业至少应有四个支点:
第一、健康的财务指标;第二、良好的产品结构;第三、良好的员工关系 ...
您的思考很好,每每给我新启发。
我用精神基础而不是道德基础,是基于以下考虑:
1、用圣人标准要求,人得自裁,或老话说“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中国某些传统的道德喜欢做这个事情。
2、喜欢以道德模范相标榜,是把内裤当成了外衣,要么是假的,自己伪善,要么是真的,可能被别人逼死,如《让子弹飞》里为一碗凉粉剖腹的小六。古语“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之谓。
3、史蒂芬柯维《与成功有约》里谈到了“生命的罗盘”,与孔子等所创导的使命感、道德感是相通的,包括涩泽荣一士魂商才的日式观念,这些精神价值是人人可以参悟的。
至善不敢言,尽己所能做点事而已。
回复 formchan 2012-5-6 23:56
说的真好!
回复 老巴布 2012-5-7 23:51
史贤龙: 您的思考很好,每每给我新启发。
我用精神基础而不是道德基础,是基于以下考虑:
1、用圣人标准要求,人得自裁,或老话说“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中国某些 ...
没有精神、品牌、文化的企业即使当下没有问题,二代可能就会有,三代都还不知道能不能存活。

现代技术的传承容易,文化精神传承难多了,品牌或可解决这个问题。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说法有这样一个假设:中学是有体的。学生以为,这个假设似乎并不成立。反而是西学有体更为切实。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似乎应“西学为体,中学为用”,以西学的逻辑体系为基础,为思考框架,融入中学的文化,针对性地解决个别问题。

学生谬见,请多多指教。
回复 史贤龙 2012-5-8 02:35
老巴布: 没有精神、品牌、文化的企业即使当下没有问题,二代可能就会有,三代都还不知道能不能存活。

现代技术的传承容易,文化精神传承难多了,品牌或可解决这个问题。 ...
说到体用论,真是勾起我20多年前的回忆,86--89年期间,这是当时社会思潮的中心之一,也是我与昔日友朋竞夕论辩的话题。
中体西用张之洞提出,五四讲全盘西化,辜鸿铭、熊十力谈体用不二,到李泽厚搞出个西体中用。
老实说,即使在当年,我并不赞同体用论看中西关系,我的观点20多年亦未变化,我认为应该是“以我为体,万法为用”。
中学西学都是要为现代人服务,文化本身是一个互渗的过程,一时的短长并非永久。不足者应体用皆学,何能分辨体用?如中国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就是体用皆学的,不必分哪方为体哪方为用。
回复 老巴布 2012-5-8 16:07
史贤龙: 说到体用论,真是勾起我20多年前的回忆,86--89年期间,这是当时社会思潮的中心之一,也是我与昔日友朋竞夕论辩的话题。
中体西用张之洞提出,五四讲全盘西化,辜 ...
嗯,极是。

学生主要是从学习和思考的角度来谈这个“体用”的问题,无论西学还是东学,能够有清晰的思路框架就是好的,帮助思考问题,帮助定位问题,帮助解决问题,帮助提高效率。
回复 海丰咨询 2012-5-10 10:25
文人们的呻吟,都是思想的圈圈,禁固别人,而自得其乐。
回复 史贤龙 2012-5-10 13:23
海丰咨询: 文人们的呻吟,都是思想的圈圈,禁固别人,而自得其乐。
绝对自由的武夫出了不少,吴三桂是算不上的,张献忠是典型。
回复 海丰咨询 2012-5-11 09:59
史贤龙: 绝对自由的武夫出了不少,吴三桂是算不上的,张献忠是典型。
明朝本身就文人的圈圈,自家人无能力持国,只好请外人来,不是让别人,而是不得以虚位以待。文人能力在无形,在散文中有一种境界是形散神聚,这时已到了神都散了。能以“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这种思维想,也就被拉出溜溜而已。
     文化人本身也是有层次的,如果动不动就要挖祖坟表革命,或修坟祖表捍卫,其实也就是灵魂无居处。不管怎样,能表达就少许多虚伪,最后,都会位列仙班,被封神。
回复 陈可冕 2012-5-11 15:18
追逐利益可以开发人的欲望和生产力,但超脱了道德和法制约束的唯利是图,将是民族最大的悲哀,“瘦肉精、毒大米、毒胶囊、毒奶粉、苏丹红、明胶......”什么时候我们的民族才能清醒过来!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29 03:30 , Processed in 0.03164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