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史贤龙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144310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功夫熊猫》是中国对美国的“文化侵略”

热度 16已有 253711 次阅读2011-6-14 14:54 |系统分类:营销人生|

博纳睿成  史贤龙

 

    《功夫熊猫2》的上映,北大教授孔庆东在微博上呼吁抵制:“这部美国电影正努力占有这一节日,达到他们设定的圈钱六亿的目的。纯真的“六一”不能成全贪婪的“六亿”!请大人们转发一下吧。”

    北大教授这个身份将“文化侵略”这个熟悉的老名词再次带入媒体视线。功夫熊猫变成美国文化侵略中国的子弹?

    我在看到这个消息之前已经看过电影,《功夫熊猫2》将第一部中阿宝的武功学习引入了中国式的心法:inner peace(内心的宁静)。这确实是“中国功夫”的精准表述,与西方注重肌肉、能量带来的“力量观”不同,这种内心的宁静是典型东方式(不仅限于中国,印度的瑜伽更是)力量源观点。

    文化侵略论者认为,这是好莱坞在给中国观众(特别是儿童)“洗脑”。

    老实说,对这种貌似深刻的论调不以为然:从逻辑上说,中国人看迪斯尼系列难道不比看功夫熊猫更加被西方观念洗脑?用我们自己的观念表现给我们看,用的是更加中国味的文化,怎么反而变成了文化侵略了呢?

    这是文化侵略论者在逻辑上存在的第一个大问题。

    本文要提出一个文化侵略赞成与反对者都没有提出的命题:好莱坞为什么不能传播中国文化?

    好莱坞当然不是一张白纸或清水(这样白纸清水哪里也没有)。好莱坞是一个矛盾体,在美国(西方)意识形态与审美导向的普世价值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比如,90年代之前,好莱坞对中国人的形象就是《大班》之类电影里男人猥琐、女人奴性的形象,出现的任何政府官员或军人,不是贪污就是愚昧,或者头脑一根筋----如今好莱坞将这个形象“专利”开始转移到朝鲜、阿拉伯人的银幕人物上。

    这才是意识形态的文化侵略。

    但是,电影毕竟是艺术,对审美的追求与内容的正义、善良、情感等同样重要。好莱坞在这种审美形态及其相关内容上,发展出一套普世价值观的艺术符号体系。

    比如男女之间超越任何身份的肉体与情感的吸引(《泰坦尼克号》)、对家庭关系的承诺(《廊桥遗梦》)、三代人之间的代际情感与交流(《海底总动员》)、社会责任(《闻香识女人》)、奉献(《真实的谎言》)等。

    这些都是所谓普世价值观的电影符号。

    随着好莱坞与中国商业及艺术界的交往深入,好莱坞近年来的“中国形象”已经在改变:《2012》里制造新诺亚飞船的中国人、《华尔街2》里投资新能源的“金主”(SOHO中国张欣扮演)、以及《功夫熊猫》里的中国元素与文化。

    与所有真人形象比较,功夫熊猫这个符号,可能都还没有被完全解读。这个幽默的中国式符号是中国元素与美国元素的某种“合成”,比如阿宝的思维及语言方式既有中国式的憨厚,又有美国黑人的机灵与玩世。对这样一个具有创意的“艺术形象”,究竟是好莱坞的意识形态要给中国人洗脑,还是中国文化“侵入”了美国人的审美意识?

    我的观点是:功夫熊猫如果说是文化侵略,那恰恰不是美国文化(及意识形态)对中国的文化侵略,而是中国对美国的文化侵略!

    试问:如果《功夫熊猫》由中国公司或导演出品,还有谁会提出美国文化侵略的问题?那么,为什么美国人就不能传播中国文化呢?

    正如中国现在有大批美国文化、意识形态(普世价值观)的学者与信徒,美国就不能有中国文化的粉丝?

    不论是否存在普世价值观,但“文化通感”这种东西是确实存在的,世界上的所有“开放社会、开放文明”,对于异族、异地文化都持欣赏、接纳的态度,中国文化是现存的开放性最高的文明之一。

    《功夫熊猫》可以说是好莱坞向中国及中国文化“致敬”的一个里程碑。美国的麦卡锡分子没有审查其“亲共”问题,我们自己却质疑是它是用中国文化侵略中国,这不是一个荒唐的事情吗?

    中国观众给出了自己的选择。真理大多数时候是站在多数人一边的。

    我认为,为了让中国文化传播得更加深入,中国有关部门(如中国电影协会或文化部、广电总局)可以给《功夫熊猫》创作团队颁发“海外中国文化传播友好人士奖”,感谢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团体及个人,对中国文化传播做出的贡献。

    这才是泱泱大国应该具有的风度。不是整天如惊弓之鸟似疑神疑鬼。

1

路过

鸡蛋

鲜花
10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1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回复 空白哑巴 2011-6-14 23:25
你的观点片面。或者说,说我们对美国的文化侵略,这句话本身就是错误的。
之所以熊猫这么和中国口味,是因为这部片子的主题是来自中国,所以作为创作人员对这种主题的理解和 用电影来解释 就必须尽量的中国化。这是电影市场的要求。否则拍出来的片子不伦不类,那给谁看。
个人认为应该说他们对中国或者说现行中国文化的理解很透彻并表现的很到位。
如果收到侵略。。。明显不妥。
回复 史贤龙 2011-6-14 23:54
空白哑巴: 你的观点片面。或者说,说我们对美国的文化侵略,这句话本身就是错误的。
之所以熊猫这么和中国口味,是因为这部片子的主题是来自中国,所以作为创作人员对这种主 ...
我将“文化侵略”加了引号,并在文中有一个假设“如果说功夫熊猫是文化侵略......”
意识形态化的文化才有侵略与被侵略;审美化的文化只有交流或吸引。
中国文化对好莱坞、以及对美国文化,现在都已经开始了“吸引”的过程,这是个事实----阿宝这个形象,并不是专门给中国人看的,其在美国及全球都有发行,这是好莱坞在帮助我们做中国文化传播,是好事。
回复 cia829 2011-6-15 10:02
有感而发,与作者此文观点无关。
侵略具有强迫性,以前日本在东北的文化教育方式那才叫做侵略,让你看个电影谈不上是侵略吧?爱看不看又有谁去管你?为什么功夫熊猫在中国受欢迎,是因为他的商业运作要满足中国市场的客户需求,说到底是为了赚钱,而且是让你心悦诚服的给钱,不是军阀、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就是个商人。所以北大教授这种以文人姿态与商人较劲,自古以来就是矛盾重重,闹得乌烟瘴气,最终结果无外是文人气的跳脚,商人大赚特赚
相较于文人气质,这场“侵略”倒是应该让中国电影界的商人们多努力,争取在国外市场也赚回来六个亿才是硬道理。但是有没想过,为什么美国可以拍很好的中国文化电影,中国却不能拍出来具有其他文化特征的商业电影呢?到底什么是大国气度?美国人在学习、在复制,而我们呢?连意识形态的突破都没有做到啊... ...
回复 注册 2011-6-15 11:18
真正的文化强国不仅要有无与伦比的个性特色,更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回复 熊义萍 2011-6-18 13:29
我觉得,文化不应该是封闭的,而应该具有开放性,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升级更新,或许本质不会改变,但表现形式则会更符合时代的需求。从商业角度讲,《功夫熊猫2》是成功的,我觉得我们更应该去找它成功的原因,而不是文邹邹地批评。全球化是不争的事实,文化肯定也会随着全球化大潮而发生变化,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或许才是文化包容性的一种体现。
回复 王会军 2011-6-22 09:24
首先应该考虑为什么别人做到了我们为什么做不到,知耻而后勇。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18 16:28 , Processed in 0.03105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