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王文卿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140988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市场经理注意:“卖点”&“买点”,一个都不能少!

已有 74037 次阅读2010-4-2 08:23 |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前言:
 
产品,严重同质化!战略市场,严重重叠化!品牌形象淹没在一片“众星”之中!团购渠道屡屡挑战行业价格底限!装饰公司渠道“潜规则”丑闻不断!
 
市场上,你追我堵。如何让消费者穿过一道道“跨栏”进入“我的地盘”?
 
现实中,消费者越发理性。如何才能在他们的心智中,萌发出自己品牌的种子?
 
很多企业选择通过一系列方法对地板“搜身”,希望找到有回天之术--“卖点”的一些蛛丝马迹。而真正当行业镁光灯齐刷刷聚焦在“卖点”上时,一些有先见之明者,悄悄走到焦点的背后。
 
发现,这里不光有焦点,后面还有有一扇“天窗”—“买点”直通天际,究竟“买点”与“卖点”有什么样的关系?接下来,我们将就这一问题试做论述。
 
 
当“卖点”&“买点”遭遇孤独
 
在买方市场的当下,众多企业沉迷于产品的市场营销,貌似把品牌重心从生产产品转移到市场营销上来,企图经过千锤百炼找到“卖点”锻造一身硬功夫,在面对残酷的市场时能游刃有余,彻底脱离80%平平之辈,进入20%的精英梯队。现实中,他们确实通过这些方式小有名气。
 
于是,时至如今“卖点”论甚嚣尘上!
 
而作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买方市场,“买点”更能动态、全面、系统地反映消费者的需求,于是出现一些专注“买点”的苗头。
 
然而,抛开其中的一个,另外一个是否有能力担当所有的重担?
 
1、 孤立选择“卖点”导致的误区
 
“卖点”一面世就立刻得到企业一致追捧,企业希望从-博纳睿成 王文卿整合营销-产品身上找到“卖点”定位自己产品,便于自己从芸芸众生中鹤立鸡群。现实中,也不缺乏成功者,因此尾随者也渐众。
 
作为行业领军,“Intel”公司,是领跑世界IT界技术的佼佼者,它引导技术指标不断刷新,带动整个IT业的科研技术一直纵深发展,以至于一些非技术人员配备更为高新的电脑,最终导致世界进入一个技术更新的误区。
 
神舟电脑的出现打破这种误区,精湛技术改变世界科技,而更多消费者需要的只是一个网络空间,高端技术?非也!
 
这时,整个信息系统出现不对称,导致“卖点”和“买点”脱节!也给神舟一个快速分割市场的机会。
 
启示:孤立的重视“卖点”可以成功。但,走出这个误区,成功,将会更大!
 
2、 孤立选择“买点”导致的误区
 
“买点”的重要性不必赘言,现实中更不缺乏这方面的案例。
 
营销理论中,“概念营销”说的是营造空中楼阁吸引眼球,凭空造势自我曝光。诸如“因子”“元气”等,由于缺乏真材实料这个技术支撑,说到底就是“空对空”,一旦不测,后果不堪想象。
 
例如,作为最有名的奶制品牌,“蒙牛”曾宣传自己的“益菌因子”,等到了“三鹿事件”东窗事败,到底是“益菌因子”还是“三聚氰胺”?以至于出现如此的笑料:
 
益菌因子,这个可以有。
 
益菌因子?这个,真没有!
 
启示:孤立的“卖点”不会有大问题,但孤立的“买点”要慎重!
 
“卖点”与“买点”对立而统一
 
1、为什么要统一“卖点”和“买点”?
 
营销学中,“卖点”与“买点”均以多形态对立而统一存在。“卖点”是企业围绕顾客需求点表现于产品上;“买点”是消费者因利益驱动所产生的需求。一个以产品为中心,一个是以“消费者”为中心。说到最后就是在“消费者—产品”中间摇摆,根据市场的表现,某些要素分布如下:
 
要素                类型
卖点
买点
出发点
产品
消费者
侧重点
产品、技术、服务、形象等
喜好、习惯、风俗、感受等
表现方式
理性
感性
市场表现
静态(主要)
动态(主要)
企业重视
大(目前)
小(目前)
提炼难易程度
较难
分布状况
统一
差异化大(地域性等)
利益点表现
间接
直接
人员掌握执行
更新速度
品牌贡献
直接
间接
 
由上图结合营销的理论可知,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属于顾客总价值,具体可以用“卖点”表示;而时间、精力等其他要素属于顾客的总成本,顾客的让渡价值即顾客总成本和总价值之间的差额,更多的表现在“买点”。
 
正所谓:顾客买的不是烤牛肉、迪士尼,而是烤时“滋滋声”和快乐。
 
躲在高新技术--这些“卖点”背后是“买点”,企业需要产品“卖点”,消费者更需要产品“买点”!
 
启示:“买点”依附于“卖点”,“卖点”的职责在于利益诉求顺利过渡到“买点”,通过外在“卖点”推力和内在“买点”拉力,增大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共鸣,缩小距离。
 
2、具体说,“卖点”怎样与“买点”达到对立统一?
 
说到地板,可以从其中找到至少10个体现各种价值的“卖点”,比如:工艺-漆面工艺(淋涂、辊涂)、开槽工艺(榫、卡扣)、抗变形槽工艺(T型、S型);材种-硬度(硬木、软木)、成本(地域差异);制作过程—养生、干燥;板面—纹理、漆层、饱和度、平整度、均匀度等等。
 
在目前地板行业零售终端没有严格培训的现状,即使能把所有“卖点”运用自如,但作为一个接近装修的家庭来说,这些能给出一些产品差异性,是不是他们要的?也许只有天知道。
 
而“买点”要求我们明白,在所有“卖点”的背后,紧跟着就是“买点”。
 
辊涂可以制作出哑光面地板,不但想到卫生而且迎合当下“低调奢华”的装饰主流;实木地热地板,能在享受自然纯木情况下,感受地热温暖;纹理细密突出了装饰的整体效果、花纹粗犷对扩大有限空间和增强想象力作出极大贡献……
 
只有这些丝丝入扣的一一对应,才能更好的把“卖点”和“买点”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结论
 
如何用客观的逻辑、主观的能动性去分析,得出对现实有意义的结论是我们这篇文章所担任的职责。买卖基于交换的双方,集中于“卖点”和“买点”。当我们本着“买点”的愿望对“卖点”不断更新发展,双方在对立的基础上进行统一,撇开其他因素不谈,这个环节上,最终会有所收获。
 
市场营销到了一定规模需要哲学,其中所有环节,同样需要。中间表现出的层次性和阶段性也是我们要注意的。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2 04:32 , Processed in 0.02764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