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刘平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140845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中国式营销》笔记25:如果没有制造,中国将会怎样?

热度 8已有 299429 次阅读2010-12-14 11:14 |个人分类:营销管理|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近几年,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很多专家和媒体的众矢之的,某企业的“持续跳楼事件”,更让一些人把中国制造和“血汗工厂”联系了起来。

概括的讲,中国制造受到的非议主要集中于“代加工”,即贴牌生产。“世界加工厂”、世界生产车间等殊荣就是因此而来。

为什么代加工会受到非议?非议者的理由来自三点:一是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最低端,所以利润最低;二是付出了惨重的环境代价;三是技术和研发能力退化,品牌意识淡薄。

对中国制造的质疑者们甚至把代价工上升到了事关国家存亡的民族高度,认为这是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他们共同编织了一顶漂亮的“世界制造中心”帽子让中国戴,我们是用自己的资源在为发达国家生产低级工业品。

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中国制造真的没有前途了吗?我们真的不需要中国制造了吗?

 

要寻求事实和真相,我们需要回到中国制造本身的内涵上来, “中国制造”不仅仅是中国加工,二者是绝然不同的。在中国市场上,中国制造由四类生产工厂共同组成。

第一种,是自己生产、自己销售并拥有自己品牌的生产型企业,我们不妨把他们称为品牌生产商,如海尔、TCL、雪花啤酒、娃哈哈等。我认为这部分企业是中国市场的主体,数量也最多,只不过有很多企业还没有名气,还没有影响力而已。

第二种,出于生存和发展考虑,在生产销售自有品牌的基础上为其他品牌做些代工生产;虽然它们也从事加工服务,但其本质上仍是品牌生产商。很多知名白酒企业如五粮液和汾酒的“品牌买断”和“品牌开发”实质上就是贴牌生产,金六福酒就是这种模式的产物。

第三种,主要从事加工性生产的企业,这就是被口诛笔伐的代工生产商。他们中还包括很多从事组装和山寨性生产的企业

第四种,跨国公司在国内直接投资或合资并购的工厂。因为这些工厂有很多对中国环境有一定的污染所以也在批判之列。

 

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些关于中国制造的问题。

我们是否不需要制造了?中国制造的关键是生产和车间,那么是否中国的未来在于剥离生产功能,彻底远离制造业?如果做到这一点的话,有两条出路,一是成为彻底的品牌商,在国外生产或代加工,国内主要从事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如耐克;二是从事第三产业,尤其是不需要生产的高科技、网络企业,如阿里巴巴。很显然不行,因为我们的品牌影响力还不足以达到这种地步,而且不可能这么多企业都达到这种地步,尤其是中小企业。在看看处于全球产业链最前端的美国,它的国内是否没有工厂?是否没有制造业?可能其所占比重会小一些,但工厂是绝对存在的,否则,海尔不可能在美国成功的建厂。TCL最初是不设厂的,经过多年的市场征战后,发现没有自己的工厂在竞争中很受制约,这才加入“中国制造”行列。

如果制造在中国还是必须的,那么,是否我们只是不需要代加工企业了?就代加工企业的利润角度而言,确实存在很大问题,但是放到整个社会和产业体系内考察,我们会看到另一现象。首先,这些企业不仅是为跨国公司“打工”,更多的企业是为国内的品牌而生产,由于他们的存在,会有另外更多的本土品牌存在,而且其中不乏区域强势品牌。山西有个杏花村,著名的汾酒就在那里生产,同时,在那个村里还有24家不知名的加工型企业,每家企业都在为20家以上的品牌开发商生产、服务。这些企业的利润空间比品牌开发商的利润空间低多了,但是总利润并不低,另外,他们创造的就业机会和上缴的利税对当地都是有突出贡献的。

总而言之,中国制造远不是专家和媒体所说的那么面目可憎,中国制造不仅在过去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都依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海尔当年“中国造”为中国企业赢得了相当高的声誉,格兰仕从产业链的最低端逆向整合上游成为微波炉的老大,雪花啤酒依靠生产布局建立了区域的绝对优势,这一切都昭示着中国制造的蓬勃生命力。须知“票房胜于雄辩”。

 

本文不是要为代加工讨一个说法,也不是要为血汗工厂开脱,而是为如何看待中国制造提供另一个观察视角,切不可情绪化,动辄上升到民族大义的高度来说事。

1

路过

鸡蛋

鲜花
6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7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马亮亮 2010-12-14 11:59
支持刘兄的观点!
回复 匡大宝 2010-12-14 14:46
中国制造的威力可大了,既可以吸取外国公司的专业生产技术还可以学习国外公司的管理技术。另一方面,刘春雄老师说的好,中国的产品价格低不是主要的竞争力,而是中国的能力低价使中国的产品更有竞争力。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2 16:58 , Processed in 0.03192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