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李儒君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125833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浅析学生会工作中人性化与制度化管理

已有 141845 次阅读2009-12-21 21:10 |

 

浅析学生会工作中人性化与制度化管理

 

摘要:

  学生会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会及学生组织的管理建设,对于有效开展学生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会工作中的人性化与制度化管理问题一直是大家争论探讨的焦点。本文认为:结合当前大学生的特点,学生会工作中应该在坚持二者相辅相成的原则下,以制度化为主以人性化为辅,同时注意区别和减少混淆,以保证学生会工作更好的发挥在校园建设和引领学生成才成才方面的作用。

关键字:   学生会  工作管理  人性化  制度化  相辅相成

正文: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逐年递增,有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中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达到1600多万,而且当代大学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个性独立思想解放,追求前卫崇尚潮流,这给高校学生工作,尤其是学生会工作带来的新的难度与考验。

在高校中学生组织是高校学生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是连接学校各职能部门与学生的桥梁,是学校各种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参与者,在学生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及引领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形势的发展,加强和完善学生会的自我建设与管理显得作用越来越重要

这就要求学生会工作不仅要不断创新思想,改进工作方法,更要加强和完善自身组织建设与管理。只有把学生会自己建设好,才有前提有能力进一步发挥为学校和学生服务的功能,在学校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现在,仅以我个人浅薄的见识及不多的学生组织工作经验,谈谈学生会工作中的人性化与制度化管理。如有偏颇,还望各位读者不吝指教,增进交流学习,不胜感谢!

第一:建立系统、科学、合理的学生会管理制度

人类文明从古自今延绵几千年,中外历史能不断辉煌的发展延续,原因之一就是不论在什么时期什么年代,都有合适当时环境的各种规则、制度来规范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时至今日大到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小到公司的各种规章条例,都在社会的方方面面起着应有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制度对于一个社会及组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综上可以用一句古语来概括:无规矩不以成方圆!国家及社会组织如此,社会背景中的高校学生组织更应该如此,更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合理的学生会管理制度。

首先,建立系统、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需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这一实际主要有两点。一是学校的实际,制定管理制度时必须考虑到学校的总体环境,发展规划等,对学校的现状要有一个清晰地了解,知道学校团委对所在组织的职能要求,工作期望,以免制度定出来之后无法实行。二是自己组织的实际,必须对自己所在的学生会,学生组织的性质地位有准确无误的定位,要从组织的工作内容,岗位设置,学生构成情况等出发,制定管理制度,以减少制度实施中的困难与障碍。对于这一点,可以在制定制度的时候,先和学校主管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增进对学校的了解也明确自己的定位,同时知道学校在本年度的工作计划对于工作制度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建立系统、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还必需广泛征求和吸收同学的意见,做到“集思广益”!

学生会或学生组织是为广大学生服务的,如果一个学生组织的规章制度制定出来后,不能反映所服务学生群体的广泛要求,不能体现其关注,这必定是失败的。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广泛的民主性是制度有效的基础,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学生及组织成员的需要,广泛征求学生意见,这样的制定出来的制度才能得到拥护与支持,才有可操作性。当然,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小组交流或者制度的试行公示等。

再者,建立系统、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还要注意制度的“可操作性”和“连续性”

制度的可操作性很大程度上与制度的“从实际出发”原则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从实际出发的制度才能在实践工作中发挥效用,才有可操作性。同时,制度的可操作性还要求具体条例合情合理,比如如何保证奖惩措施科学合理,各种评优公开公平公正等,不能从感觉出发,也不能仅从经验出发,既要起到规范和约束的效果,又要能够促进工作的开展和组织的建设。

制度的连续性是指新制度的制定既需要延续以前制度的优良传统,又要结合当前实际,还要考虑今后的发展情况。一个组织从建立之日起就有自己的历史,就有自己独特的区别于其他组织的组织风格或者文化,这种潜在的风格或者文化是组织的一大资源,新的制度制定必须继承和发扬旧制度里面优良的东西。同时,我们在制定制度的时候,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把问题看深刻一些、把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充分一些。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就可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证实际和有效,否则就会朝令夕改,失去制度原有的作用。

 


综上:制定制度时的“从实际出发”、“集思广益”以及“可操作性和连续性”是内在统一的,相互制约和促进的。遵从“从实际出发”的大原则,要求“集思广益”,而只有集思广益,符合实际的制度才具有“可操作性”,才能在实践工作中被广泛运用和继承,才具“连续性”,而只有延续和传承了优良的制度才能更好的把握本组织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新的更合理的制度。

 

第二:以人为本、用人性化协调和完善组织管理

著名的马斯洛需求理论把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被尊重的需要,人际交往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需要遵循递增规律,即前一个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才会产生后一个层次的需要。前三个层次的需要属于生存本能需要,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需要。只有当人们最基本的低层次的生存本能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高层次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才能出现,人们才会安心工作、全心付出、完成自我管理和自我道德形象的塑造,以达到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

从这一点讲,学生会工作中必须要有人性化的元素,学生大相对于社会的人来讲,更加脆弱和敏感,不够成熟。这需要在工作中站在人性化的角度充分考虑学生的各种需要,尤其在尊重和自我实现方面。

首先,人性化管理应坚持顺其自然地“引导利用”原则

人与生俱来拥有很多不良本性,如惰性、趋利避害、安于享乐等等。在学生组织管理中,我们应当顺其自然的“引导利用”,而不是不分情况,一律限制甚至否定。由此,我觉得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一,尊重人的本性,恰当引导。当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出先矛盾时,负责人应给予善意的解释和引导,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二: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评优评奖”,在公开、公平、工正的前提下,协调组织内部利益关系,调动组织成员积极性;三:注重组织文化建设,用良好的主人翁意识与集体荣誉感来团结和协调组织关系。

其次,人性化管理要求在组织中达到“三和”。即人心“合”顺、人情“和”睦、人力“活”跃。

首先是“人心合顺“与“人情和睦”。学生组织一般人数有限,相对于公司和社会组织来讲,更方便沟通和交流。这需要组织负责人利用部分时间以组织活动或开展谈话的形式与组织成员进行有效的交流,通过这种形式能有效增进了解,融洽成员关系,能有效增加组织成员的主人翁意识以及对组织的归属感,一个组织只有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广泛具有主人翁意识之后,才能良好的开展合作才能团结一致一组织的利益为出发点,共同奋进!

再就是“人力活跃”,当代大学生具有丰富的课外知识和才能,组织领导者需要认真观察,发现每一名成员的闪光点,从而有针对性的设置或者安排工作,做到:“岗宜其人,人适其岗”,充分调动和优化组织内部人力资源,避免出现一边负责人找不到合适的人做事,而一边有才能的同学感慨无用武之地。

综上:人性化管理需要学生干部及了解组织成员的个性与才能,又要关注和协调成员的各种需求,积极创造“合顺、和睦、活跃”的和谐的组织氛围。

第三:人性化与制度化的相辅相成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必须肯定,人性化与制度化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个人觉得在大学生普片不够成熟,自我约束力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学生会管理工作应该以制度化为主,以人性化为辅。坚持以制度为基础,令行禁止,奖惩有度,是组织正常运行的前提,以人性化为辅,协调成员利益和融洽组织关系,有利于组织凝聚力、组织文化等软实力的建设。

缺少人性化的学生组织将变得机械和乏味,利益充斥,不利于培养大学生正常的人生观价值观,违背学生组织初衷;相反没有制度约束的组织可能变得散漫、混乱,不能良好的完成学校交给的各种各种任务,不能起到参与校园建设和引导学生成才成才的作用。所以两者在实际工作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其次:在运用人性化与制度化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一,       要注意区分制度化与人性化的区别,避免混淆,给工作带来不便。

制度化要求在工作有根有据,按章办事;而人性化则相对宽松和灵活,没有明确的标准与参照。这就要求学生干部在工作中理性区分人性化与制度化的区别,既不能盲目的把所有与制度不统一的做法归为“违规”与“错误”,又不能将所有不合理不合规的事情都戴上人性化的帽子,予以曲解。

这对学生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需要其不断地学习与补充管理知识,丰富工作经验;其次,要学生干部求深入了解广大同学的利益与关注;第三,需要更多的和老师交流沟通,适时反映各种情况,以获得必要的指导与帮助。如此才能更好地对人性化与制度化做出区别与判断。

二,制度化必须保证严格公正和强有力的执行力。

制度化对于规范组织行为和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制度的实行必须严格公正,做到令行禁止,这样才能保证制度的权威性;同样,执行力是一个组织工作能力的直接体现,再好的制度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力做保证,都起不了实际作用,都不会带来积极的工作效果。只有保证严格公正和执行力的制度化才能有效约束和规范全体成员,促进制度的正常执行。

三,人性化不是人情化、随意化。

人性化没有明确的标准与参照,就必须有一个能够给予规范的度和原则,那就是制度。制度是人性化的底线,具体到学生会工作中,就是不能以权谋私,不为自己和周边同学谋取私利;处事需要认真谨慎,科学办事,不能仅凭经验和感觉,以免太过随意。否则将导致制度的缺失和组织混乱,严重影响学生会的工作效率和形象,同样不能起到服务学校和同学的作用。

总结:在学生会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人性化与制度化相辅相成的管理原则,以制度化为主以人性化为辅,切实履行职责,积极发挥学生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德志,以人为本、完善学校制度建设,加强学校管理——浅谈学校制度建设和人性化管理》。

2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协调》,来源:北京社科规划办

3石亚非,《谈谈领导实务——领导实践2553》。

4,丁宁,《卡耐基人际关系心理学》,新世界出版社,200711月。

5,陈正祥,《大学生骨干培养理论辅导读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10月。

6,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8月。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可乐119 2010-4-7 12:28
我建了个销售精英群,有学习销售、交流的朋友,在北京的销售爱好者请加入群号14977132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2 00:47 , Processed in 0.02889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