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金焕民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118262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再谈“超越功利的思考”---为“狗日的营销真理”专题设立而作

热度 27已有 442975 次阅读2010-8-7 11:34 |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每个人都会认为真理在自己手里,区别仅仅是有的挂在嘴上,有的藏在心里,前者叫自负,后者叫谦虚。
      真理越辩越明。
      辩论有文辩有武辩。文辩是各说各话,更像法庭,由第三者作判断;武辩是捉对“厮杀”,更像“擂台”,直接分出胜负。
      没有辩论,就没有认识上的统一,就像没有竞争就没有行业的整合一样。
      对营销的认识,有整合的必要。
      事实上,在营销界,这种努力,一直在持续推进。
      高建华先生算一个。他一直在不遗余力地传播经典营销理论---跨国公司所理解的那种。他的理解已经最大限度地接近于经典营销理论。不过,高先生忽视了过程。毫无疑问,跨国公司代表的是先进、最正统的营销,而中国企业正在通往这个目标的路途中,高先生没有进行这种区别。马列主义在苏联表现为列宁主义,在中国表现为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之后,则表现为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这就是所谓的理论联系实际---产生基于原有理论的新的理论。否则,就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
      屈云波先生算一个。屈云波先生一直强调“ABC”,他一方面致力于营销理论的传播,迄今为止,他仍然乐此不疲;一方面致力跨国公司营销和管理体系的推广。
      最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哥们一个被认为代表跨国公司,一个被认为代表“中国功夫”。甚至有人撰文认为,屈云波“兵败”科龙,是“中国功夫”的失败。
      事实上,恰恰相反,他们两个都不认同“中国功夫”。他们也从来都没有试图建立自己的理论,都是经典理论和跨国公司经验的传经布道者。
      其他众多的知名或者不知名在各自领域里努力探索的营销专家和默默无闻、埋头实践的中国企业,代表的才是所谓的中国功夫。他们的努力,共同构成了“中国式营销”。我们在《中国式营销》一书中,粗略地进行了归纳、整理,力所能及地做了一些去粗取精、去伪存直的工作。
      我与刘老师有些另类
      一方面,我一直站在实践一线,另一方面,我们也一直是理论工作者。我们一直在虔诚地研究经典理论和跨国公司实践,同时,我们也从来都没有拘泥于我们一直在虔诚研究的东西。
      我们的著述从表面上看,一直在唱反调---要么与经典理论,要么与跨国公司,要么与中国功夫。
      我们的著述,前中期着重于实践;后期---近三五年,逐步偏重于理论。不是在标榜自己,事实的确是,无论是前期或者是后期,我们的研究与思考,都不是明确的功利取向,都是基于个人偏好。我们“把持”杂志选题若干年,但从来没有试图借助这个特权传播自己的观点,走的一直是五湖四海路线---运用综合性选题“掏空”了专家---我们始终是配角。
      从表现上看,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人更爱足球。以致于足球成了中国人心中长达几十年的痛---我甚至怀疑会成为永远的痛。
      事实上中国人真的就那么爱足球?我看未必。
      中国人所以“爱”足球,最大原因是我们玩不好---谁都敢输,谁都能踹,这让十分爱面子的中国人无法忍受。
      我们曾经十分爱排球,尤其是女子排球。但到了今天,除了输赢,谁还关注中国女排?
      不要错把功利性的关注、取向当做“爱”。
      中国没有跨国公司、没有强大品牌。在国际上,我们只能给跨国公司、强大品牌“打工”,在国内,我们只能给跨国公司当“配角”。这让我们十分不爽,让我们急于改变现状。为了这种“远大目标”和“崇高理想”,许多企业在冒险,许多专家在“拍胸脯”---“我能”。
      当我们去做一时不可能事情的时候,我们就无法致力于本来能做的事情。“大跃进”不是让我们赢得了赶英超美的时间,而是让我们失去了更多时间。当邓小平着眼于解决温饱和小康问题的时候,我们发现,甚至全世界也都发现,中国接近“发达”了,它们感觉到了“威胁”。
      过犹不及,欲速则不达。在决战条件不成熟的时候,你只能踏踏实实地积蓄力量。只要自己能够一天天好起来,对手自然后一天天烂下去。尽管我们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和强大品牌,但为什么“风景这边独好”?国家间的竞争看的是整体和综合实力,跨国公司和强大品牌只是锦上的花,对我们来说,“添花”固然重要,但比这更加重要的是“织锦”。
      从这个意义上讲,过分强调一些问题,反倒是功利性考虑。一个功利性太强人的会出问题,一个功利性太强的国家会出更大的问题。目前中国的问题,多数是出在功利性太强。
      许多营销专家所以止步不前,也是功利性太强。
      中国的学术研究所以乱象丛生,岂非也是功利性太强?
      正是因为太想做大做强,太想造就强大品牌,我们的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太过功利。甚至功利到忘记基本经营原则的程度,功利到超越基本经济规律和发展规律的程度。
      中国企业愿意花巨额资金搞“品牌建设”,但有几家企业愿意花重金搞技术开发?愿意重金聘请人才,又有几家企业愿意花钱认真进行人力资源培育?人才和技术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不解决这些问题会有真正的品牌和超级企业?
      “超越功利的思考”中,我引用了张五常的观点,下面是他在文章中另外的观点。上次所以没有引用,是这些文字太“虚”。为了让这个专题更加“崇高”,还是加以引用吧。

      “历来欣赏中国人的天生基因,佩服中国诗人的想象力,惊叹中国的古文化。论思想,孔夫子那个时代了不起。后来学而优则仕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管治成本低廉的制度。这制度对工业发展不利,加上西方入侵带来的悲剧起于鸦片战争之前。二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代价或成本无疑庞大。今天,中国的经济奇迹使举世哗然。历史成本再不是成本,我们要向前看。

      说过了,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古文化可以在凋谢之后回头再起。这样看,中国最大的奇迹不是经济发展,而是一个庞大无比的古文化正在复兴。关键问题是:如果中国的学术像今天那样,搞不上去,正在复兴的文化早晚会再倒下来。历史的经验说,文化的兴起要靠经济支持,而文化不振,大好的经济发展不会持续。学术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命脉所在”。

      我们不妨在孙曙光先生的主持下,在这个很夸张的标题下,“学术”一回,进行一些相对纯粹的思考---经过三十年的摸索中国企业已经不缺乏营销技术,需要的是新一轮的“营销启蒙”。

 
 

路过

鸡蛋

鲜花
20

握手
1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21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25 个评论)

回复 任小东 2010-8-7 13:39
魏庆呢,何幕呢?呵呵
回复 任小东 2010-8-7 13:45
屈先生和高先生我佩服一点的是,他们两人都比较踏实,没有吹嘘自己把某某企业做到多少多少亿,企业成功的功劳都是自己的,失败了就怪企业执行力太差。
回复 金焕民 2010-8-7 13:47
任小东: 魏庆呢,何幕呢?呵呵
在“其他众多知名或不知名”的营销专家里面。我比较推崇魏庆---但他因为功利性原因,没有坚持自己的正确方向,可惜了。何慕不是专家型,是企业家型。我曾经认为他能够通过整合专家资源,打造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咨询公司。不过,也是由于太功利,他没有在知识库建设和知识创新上下功夫---他属于晁盖,并非宋江,没有树立“替天行道”的远大理想。
回复 金焕民 2010-8-7 13:52
任小东: 屈先生和高先生我佩服一点的是,他们两人都比较踏实,没有吹嘘自己把某某企业做到多少多少亿,企业成功的功劳都是自己的,失败了就怪企业执行力太差。
这就是所谓的“德性”---他们具有咨询从业人员的专业精神。那些将企业成就据为已有的专家,就缺乏这种精神。你可以说为哪些企业做过服务,但不可以说哪家企业是自己做出来的---即使是韦尔奇,他敢说通用是他一人之功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不能说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
回复 任小东 2010-8-7 14:02
中国企业愿意花巨额资金搞“品牌建设”,但有几家企业愿意花重金搞技术开发?愿意重金聘请人才,又有几家企业愿意花钱认真进行人力资源培育?人才和技术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不解决这些问题会有真正的品牌和超级企业?
特别认同这点!
回复 任小东 2010-8-7 14:11
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孙子说的,以前不理解,后来看到唐朝时期的房玄龄和杜如晦的故事,就明白了,在企业中做事,也要成为那个背后设计的人。
回复 任小东 2010-8-7 14:16
哈哈
回复 金焕民 2010-8-7 14:19
任小东: 哈哈
你刚刚删去的那个大段评论,可以写成一篇博文,很精典。评论中关于“业务安排原则”的部分,也可以写成一篇独立博文---它对行业龙头企业很有价值。如果与产品结合起来,那么,对一般企业价值也很大。
回复 任小东 2010-8-7 14:20
班门弄斧,呵呵
回复 任小东 2010-8-7 14:21
希望能长期聆听您的指教!
回复 杨明461 2010-8-8 00:43
中国企业愿意花巨额资金搞“品牌建设”,但有几家企业愿意花重金搞技术开发?愿意重金聘请人才,又有几家企业愿意花钱认真进行人力资源培育?人才和技术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不解决这些问题会有真正的品牌和超级企业?

金老师,冒昧的跟您加一条。“能像可口可乐、高露洁、雀巢这些品牌进入中国的初期是亏钱的打算么?”
回复 姚尧 2010-8-8 03:48
说过了,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古文化可以在凋谢之后回头再起。这样看,中国最大的奇迹不是经济发展,而是一个庞大无比的古文化正在复兴。关键问题是:如果中国的学术像今天那样,搞不上去,正在复兴的文化早晚会再倒下来。
经典之极!
回复 石顺 2010-8-8 05:52
yaoyao: 说过了,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古文化可以在凋谢之后回头再起。这样看,中国最大的奇迹不是经济发展,而是一个庞大无比的古文化正在复兴。关键问题是:如果中国的学 ...
个人以为,中国的文化复兴时代即将来临或者说已经来临!
这个来临应该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文革所造成的文化的断层的压抑所导致的断层一代对历史和中国文化底蕴的思考和总结;
2、改革开放所造成的东西方文化的主动或者说被动的整合;
3、网络信息时代来临时资讯大爆炸所产生的异变,这个变异是导致文化形式的多样化,文化的载体更加多样性;
4、信息时代导致伪学术文化的权威受到空前的挑战,这个将直接导致伪学术的最终覆灭,将所有的所谓的伪大师打落凡尘,最终使真正精粹华夏文化得以诞生。

最终结果:
教书匠、伪专家型的大师与独立思想者、真正意义上具有独特人格和思想魅力的学术大家和大师割裂开来,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超越了时空和政治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继春秋战国文艺复兴之后绵延数千年由于种种因素所导致的思想和文化压抑得以真正的释放,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全新的包容一切博大、智慧的华夏文明和思想,让人叹为观止。

表现形式:
1、各种社会现象和文化思潮:芙蓉姐姐、犀利哥、于丹、躲猫猫、潮文化、囧文化、雷文化、山寨文化。。。。。。尽管他们的本意与文化无关,与思潮无关,但是最终却形成了这种结果。
2、各种良莠不齐的文化载体泛滥成灾:各类影视作品节目制品、各种专业书籍、学术刊物书籍文章、网络小说、报刊杂志。。。。。尽管他们的本意与文化有关。
3、东西方文明交流者主要指翻译界、贸易界等跨国文化交流者在接触各国文化后提炼出的自己的东西。这些目的直接和间接参半。
4、各行各业代表着不同文化思潮的独立思想者和领军人物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各种距离思想的碰撞,从而擦出更加伟大的火花而最终得出的结论,尽管文化并非他们的直接目的。
。。。。。。
回复 石顺 2010-8-8 05:53
写到这里,我不由感叹我们的幸福,至少我们生活在一个思想上不受过多制约和压抑的时代!
回复 王会军 2010-8-9 01:07
非常赞同金老师的观点,太多的功利思想蒙蔽了我们的眼睛,太多的浮躁充斥我们的心灵,这可能是很多精英们没有继续前行的原因,洗尽铅华使是金。中国古文化的复兴是时间的问题,尽管像金老师的担忧和慨叹,但是经历困难和挫折之后依然会最终会实现伟大的复兴,也许它暂时不能解决我们现实的问题,至少会给我们提纲挈领的给我们以道御术的启示!
回复 孙雨 2010-8-9 08:11
“继春秋战国文艺复兴之后绵延数千年由于种种因素所导致的思想和文化压抑得以真正的释放”
在中国这种半专制的制度下能得到真正的释放吗?“高行健现象”怎么说?
回复 万华151 2010-8-10 08:26
“面子”始终是阻碍人们前进的一个巨大障碍,但偶尔的适度的“面子”还是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
回复 石顺 2010-8-10 09:29
孙雨: “继春秋战国文艺复兴之后绵延数千年由于种种因素所导致的思想和文化压抑得以真正的释放”
在中国这种半专制的制度下能得到真正的释放吗?“高行健现象”怎么说? ...
至少如今在这里我们可以如此的交流!
你也可以如此发言,我认为已经是历史的一个很大的进步了!
而今已经有很多工具超越了专制的范畴!
在文艺复兴方面,如今的网络和科技手段所起到的作用已经不亚于战争了!
至于高行健现象,个人以为只是一个“虚拟的真实”或者说“真实的虚拟”,真正的趋势是任何人和团体乃至于专制都无法阻挡的!
所以我说,个人以为,中国的文化复兴时代即将来临或者说已经来临!
这便是一种趋势,一种天下大势,这种趋势绝非人力可以阻挡!
回复 孙雨 2010-8-10 15:00
石顺: 至少如今在这里我们可以如此的交流!
你也可以如此发言,我认为已经是历史的一个很大的进步了!
而今已经有很多工具超越了专制的范畴!
在文艺复兴方面,如今的网 ...
1、我们在这里交流,我认为这很正常。能在网上交流的国家与地区有的是,他们能都来个文艺复兴不成?
2、在封建社会都会有很多渠道展示个人乃至群体的不满,更何况是现在?如若不比单纯意义上的“专制”强的话,那是社会的倒退!
3、网络和科技手段作用很大,但是连一个高行健都容忍不了的制度怎么能容忍所谓的“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最起码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吧!各个说好话,好不容易有个人站出来说了句实话,那也难逃被和谐的命运。
4、中亚地区的妇女连头巾都还没摘掉呢,趋势是趋势,专制是专制。趋势一定会发生,但不一定在所有地点都发生。
回复 石顺 2010-8-10 23:53
孙雨: 1、我们在这里交流,我认为这很正常。能在网上交流的国家与地区有的是,他们能都来个文艺复兴不成?
2、在封建社会都会有很多渠道展示个人乃至群体的不满,更何况 ...
晕!见仁见智吧!
12下一页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18 00:56 , Processed in 0.03681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