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金焕民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118262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中国式高利贷的逻辑---附议史贤龙先生博文

热度 15已有 384288 次阅读2011-10-9 15:09 |系统分类:市场评论

题记:对于成熟有社会来说,规范是主要的,不规范是次要的,任何问题都很具体,只要民意集中,都可以得到解决。而对于转型中的社会来说,正义与非正义交织在一起,分清是非就不那么简单,解决问题,就不那么容易,没有简单到一愤怒就解决的程度。生活在转型时期,福也?祸也?由于地位、处境不同,是非曲直没有什么定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出于友谊,当然,也出于综合考虑,我加盟了深圳某金融公司,07年以来系统地转向金融业务,也顺便做了些房地产业务。

      虽然隔行不隔理,但隔行如隔山。到目前为止,尽管对金融、房地产业务只是略知了些皮毛,但有机会去具体、详细地了解两个热点行业的状态和运行情况。

      就房地产来说,我们做了一个为产业集聚区配套项目,叫做产城一体化,集商务、住宅为一体,占地七百余亩。产城一体也是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中,重点推进的建设方向。

      就金融而言,我们主要涉及的是证券投资和小额贷款业务。股市那个样子,机会明显不多,所以,事实上业务主要集中在发展小额贷款业务上面。从湖南到湖北,再到河南,我们注册成立了若干家小额贷款公司。

      小额贷款公司是政府认同的,除合规金融机构之外的唯一合法放款机构。也是为社会富裕资金进入金融业务开的一个口子,政府通过发放牌照进行管理和控制。

      通过经营小贷业务,就为近距离、详细、全面观察高利贷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中国经历了许多全民性商业运动。现在,大概进入了全民金融和全民房地产阶段。

      全民从事房地产,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撇开资金不说,仅就土地指标就限制了绝大多数的跃跃欲试者。而正是这个问题,才使得这个全民关注的业务,集中到了极少数人手里。从表面看,房地产业务是一个政府和极少数人受益,其它人受害的项目,但从本质上,这是一个太过复杂的社会问题,除非别有用心,想简单地理出个头绪,实在是太过困难。就我个人而言,情况了解得越多,认识越复杂,越感到这个问题无解。当一个问题将正义和非正义交织在一起的时候,你很难给出个明确的结论。

      假如房地产不放开,全部由国家掌管,看起来可能会公正一些。但由国家控制的业务,比如石油、金融、矿产、公共项目(教育、医疗等),情况大家也都看到了。而放开了,官商结合(我没有使用勾结这个词,因为这个词并不能包括一切)又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我也一直在关注所谓房地产“三剑客”的观点,他们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其实,贩卖的都是欺世盗名的货色,拿现象当本质,用民意奸污民意。

      相对于房地产,全民从事金融,就变得现实得多。地上地下一起来,简直是防不胜防。都去做用钱生钱的勾当去了,谁还关心什么价值创造?再者说了,都去玩钱了,最终必然走向金融泡沫---美国就整出了个最大泡沫。

      变得越来越让人看不懂的茅于轼先生认为,高利贷是合理的。他的理由听起来是成立的---在通货膨胀压力下,老百姓用高于银行利息的利息让自己的资金保值增值,并满足中小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完全是双赢。

      问题是老百姓的资金并非独自打理,而是被另外一些人或者机构拿来发财。老百姓没有成为高利贷者,那些拿着老百姓的钱从事非法金融业务的人却“顺利”成为高利贷者。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最后受害的是老百姓。别说什么保值增值,许多人沦落为血本无归。别说是那些对金融一无所知的高利贷者,就是美国一流的专业公司,像雷曼兄弟---另类的高利贷者---不也是让客户血本无归?

      高利贷即使是在中国,也有漫长的历史,但是,只知道高利贷者是吸血鬼,谁见到高利贷者成就过什么?

      所谓高利贷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纯粹是鬼话。做什么能够支撑如此之高的利息?除非是贩毒。房地产能够支撑?让金主血本无归的,恰恰是那些流向房地产业的资金。

      即使是政府扶持的小额贷款公司,也没有多少企业能够长期依赖。要么是解决短期需要,即所谓的过桥信贷---中转一下而已,要么是作为资金来源的补充---只能占很小的比例。

      金融资本是收益最大的资本,同时也是风险最高的资本。从事金融业务不仅需要实力,同时需要道理约束、法规约束和较高的专业水平。华尔街既是金融业务的集中之地,也代表着金融业的最高水平,其实,也是骗子林立的地方---做好了就是财神,做不好就是骗子。华尔街泡沫已经形成,并且最终演变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先是奥巴马痛斥华尔街的贪婪,接着就是目前还不知道走向何处的以声讨贪婪者为诉求的占领华尔街运动。

      高利润不必是贪婪,贪婪则一定伴随着高利润。

      当高利润与低水平经营结合起来的时候,一定出现乱局。而目前席卷全国的高利贷则恰恰如此---卖白菜的转行“卖”资金了。

      我们在经营小额贷款公司的时候,坚守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只与良性经营的公司发生业务,二是只充当资金补充者---低份额,短时间。对于那些以小额贷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公司,宁可歇业也决不奉陪。同时,在经营中坚持政策允许的利息水平。不用多说,业务很好,顾客盈门---四倍于法定利率,收益已经很好了。

      无论任何人,任何政府,想给高利贷正名,玩完的就是自己的名声。

      中国的民间资金所以向高利贷靠齐,一则因为法定存款利息太低,受通货膨胀影响,存进去的是鳄鱼,取出来的是壁虎,只要脑子不灌水,没有人愿意将资金存进银行。一是缺乏具有信誉和能力的理财机构,逼得老百姓只有铤而走险

      中国的问题,终极原因是,富了,还不足够富;发展了,还没有充分发展;完善了,还没有足够完善。有能力的---不管这种能力是如何形成的---解决了自己的问题,政府及社会机制还没有能力整体上解决问题。

      不患贫患不平均,这是中国人的老观念,目前的一切也都是不平均惹的祸。

      中国人有储蓄养老传统。在国民对社会保障没有信心的情况下,随着财富的积累,民间资金会越积越多。这些资金积累起来,它不仅仅是财富,也是老虎。


路过

鸡蛋
1

鲜花
12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3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回复 张骅 2011-10-10 09:34
现在我河南老家冒出好多担保公司,年息16%。不知道对老乡们来讲,是祸还是福?
回复 姚尧 2011-10-10 11:39
金老师分析的很清晰深刻。我亲身体验过,还好,我那个毕竟较小得以摆脱。
回复 史贤龙 2011-10-10 11:53
借金先生地头,再谈一下对高利贷的看法:
1、中国民间借贷的问题,不是地下转地上的问题----现在实质上已经解决了法律与运行障碍,而是息口高低的问题,小贷与高利贷的区别核心是利息,不是地上地下的区别。
2、中国金融的核心问题是利率被扭曲或者说被故意扭曲:本来是流动性过剩的,却还不断加息或提高利息,这不是很奇怪吗?这背后的问题很复杂,甚至很阴谋。
3、现在的高利贷危机,实际是钱放不出去的危机。正如金先生参与的小贷公司,比法定利息高四倍的利息,生意肯定爆棚,这个对于短线救急的人来说还可以承受;但高利贷的利息是将年息当月息,也就是法定利率的12倍甚至更高,如此疯狂的贷款,怎么能大规模放出去呢?但是高利贷的资金融进成本也很高,需要大形势配合,才能不断融进新资金,所以这部分资金对宏观的“风声”很紧张------高利贷需要一片和谐景象,不是为了帮助贷款人,而是为了将旁氏骗局游戏进行下去。所以,高利贷与中小企业融资,关系度很浅。
4、银行资金、灰色收入、居民储蓄等资金正大规模进入小贷,即全民炒钱,但钱生钱多了,哪里找到那么多能下蛋的鸡呢?实体经济在这种金融泡沫中,只会越来越萎缩。所以,民间借贷之所以成为社会问题,是由于参与者太多,数量惊人,这些人还都是社会上的活跃分子,可以影响政策及舆论。
5、现在看不到如何能解决,也没太多时间思考这个问题。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民间借贷来说,适可而止者(如金先生说的小贷)可以活下去,贪婪者(高利贷)必亡(受害的是高利贷背后贪婪或无辜的投资人)。
回复 魏长永 2011-10-10 13:21
1  高利贷崩盘现象,全国层出不穷。受伤害的值得同情的是那些节衣缩食的“散户”,一夜之间梦想破灭。
2 挪用公用资金参与高利贷者,本身就是违规,没有高利贷或许参与其它,最终不会全身而退,罪有应得。
3 愚昧的是那些拿高利贷的资金用于创业实体经济得所谓头脑灵光的老板,最后会为愚蠢买单,这是出逃,自杀的老板中的一小部分。
4 那些小有所成,疲惫于实体经济,为周转不惜高利贷的老板,等发现这是毒品时,已经不能自拔,这是出逃,自杀的老板中的大部分。越是企业密集的地方越严重,温州就是例子。
5房地产商参与高利贷,由于销售周期无限延长导致血本无归,与政策不无干系,先期太忪,后期太紧,先后犯下两个错误。
回复 张骅 2011-10-11 10:15
史贤龙: 借金先生地头,再谈一下对高利贷的看法:
1、中国民间借贷的问题,不是地下转地上的问题----现在实质上已经解决了法律与运行障碍,而是息口高低的问题,小贷与高 ...
认同。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2 16:43 , Processed in 0.03257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