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江伟华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117133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以知识服务产业科学创新发展

已有 50761 次阅读2009-8-29 17:32 |个人分类:营销创新

文章摘要: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它意味着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模式都将会随之发生变化。新情况的出现,要求我们必须正视新的经济问题,更要求我们在解决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学会使用新思维、新方法、新手段来解决新问题。
 
 
以知识服务产业科学创新发展的科学含义
社会环境变了,指导经济发展的思想也应随之发生了变化。再继续用传统的思想来指导当今的经济发展,难免有些力不从心。因此,我们更为迫切要找到一条新路,一条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在没有成熟理论作为参照的前提下,如何突破现状?如何实现可持续?成为产业界人士考虑的核心问题。既然没有适用的理论指导我们进行新的实践,也没有好的经验作为创新实践参照,那么唯有的办法只能从现有的产业界、企业界创新实践及案例中进行系统的总结。创新思想及理论总结的流程是:首先用我们的头脑产生创新的主意;然后通过实践的办法,再把主意解析成为企业的新战略;其次通过系统化的实践,产生一些有益的经验,将这些经验进行总结之后,会产生新的理论。最后,将理论指导产业创新,才能实现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总体发展目标。我把这个过程称之为新实践诞生新理论、新理论指导新实践。
所以,本文中所指的知识其实是指新思想、新认识、新观点、新方法、新办法、新工艺、新技术、新成果、新实践及新案例。这些由思想活动产生的成果,是指导企业进行科学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发展环境下,要想实现成功应对经济危机、产业升级成功、企业转型成功,就必须要更大胆的解放思想,以新知识全面引领产业科学创新发展,以此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
如何理解科学创新发展真实的含义?
科学:用正确的思路、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如果思路不对,即使是做正确的事情,那么也将毫无成果;如果做事情的方法不对,及时是有正确的思路作为指导做正确的事情,那么也是毫无成果;如果所做的事情是不正确的,即使是用对了思路,那么依然也是毫无成果的!所以,理解科学,可以从正确的思路、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三个个方向来理解。只有三者完美统一了。其所做事情的方法才能称得上其方法是科学的。
创新: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找出事情发展的新趋势!
创新,其实就是要打破常规。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运用不同的思维模式,从不同的侧面来探讨事情发展的趋势。只有真正掌握住了事情发展的趋势,创新才能变为可能,创新才有可能有成果。否则,创新将无从开始,更不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发展:用全新的思想激活新趋势,放大新趋势!
发展的前提是要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掌握住了规律,才能发现驾驭规律的规律,才能主动的利用规律发展事物的演变趋势,从而推动趋势大发展,实现事物发展的大跳跃。
产业科学创新发展的现实意义
虽然,我们取得了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30周年来,中国经济一路飙升,一路高歌凯奏。曾几何时,我们提出了不少的新理论指导中国经济建设,可惜的是,在微观经济运营中,我们忽视了潜在的危机!对于危机的理解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界一直以为危机离我们很远,至少目前不会来到。
当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我们依旧没有察觉这次危机会对我们的沿海加工贸易产业链带来多么严重的影响。企业界依然独行独往,最终遭受到了危机的袭扰。当危机悄然的袭扰产业链时,产业界的弱点全部暴露出来了。在危机面前,几乎动弹不得。在没有订单的冬天,企业只能倒闭、关闭或者自行歇业。
我们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工厂。我们拿到的是产业链底部的加工费,以廉价资源和劳动力为代价,换来了经济发展的成就。在环境变化的今天,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已经迫在眉睫。产业升级的方向在哪里?
面对同质化竞争残酷的市场环境,我们该怎么办?
在新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在竞争充分的市场条件下,我们需要一种思想,把红海重新变成蓝海的战略战术思想。唯有如此,产业升级才能有方向感,产业升级才能有市场层次感。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以知识推动产业创新,以知识服务产业创新,以知识参与产业竞争,以知识构建可持续竞争力,唯有如此,才能把红海重新变成蓝海。这也是科学创新发展思想的精髓部分。
产业升级,其规律必然是产业价值低端向中高端发展。在推动产业创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跳出产业看产业,这样,才能更准确的看待产业创新发展的意义,才能更准确的把握其发展的趋势,才能更准确的借势趋势,最终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市场进行。
在策略层面,我们提出了以知识、科技为创新源动力;以建设产业联盟为中心;以资源平台建设为核心;以发展人为事业基础;全面推动产业科学创新发展,全面服务企业构建可持续竞争力的产业创新核心策略既产业科学创新发展模式
对于上段论述,我做一下解释:新思想、新科技是任何一个产业创新发展的源动力。在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时,我们应整合产业内外的资源,以联盟为核心,以资源整合为创新应用方向,大力解决制约产业界、企业界发展的难题,全面采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企业管理理论和商业经营思想,从产业薄弱环节找出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全面采用新思想新战略推动产业科学创新发展,全面建设企业在不同时期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在操作层面,如何找到产业升级路径?从产业创新实践中,我们总结为16个字。站在高端、引领高端、占据高端、创造高端
产业升级,首先,需要一个具体的方向。这也就是说,在没有方向的指引下,产业创新是不可能实现的。站在高端,需要我们站在产业的最前沿,用正确的思路把握产业发展的趋势,从而帮助我们认识产业发展的趋势。
其次,引领高端。当我们对产业发展趋势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之后。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从中找出潜在的商机。把商机与企业优势融合,采用新的战略思想,全面激活信趋势,全面放大新趋势。唯有如此,在下一波产业趋势革命到来之前,我们才能驾驭住趋势,才能顺应大趋势。
再次,占据高端。进军高端市场,一是要改变现有的企业业务体系,通过深挖优势、做足优势才能形成新的业务体系;二是要充分发挥新思想、新知识的作用,全面推动企业战略变革;三是从制造向制造服务或者创造方向进军,改变单一竞争模式,增强企业综合能力,提高使用知识能力,从而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全面参与市场竞争。
最后,创造高端。创造高端,其实就是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没有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产业升级最终是要失败的,企业发展也是同样不可持续的。因此,产业创新的根本是要建立产业的比较竞争优势,企业创新的根本是要构建可持续的竞争力,唯有如何,产业升级、企业创新才能利于不败之地。
科学创新发展服务——知识生产力转化平台
鉴于产业升级、企业创新发展的需要,我们急需从以往的经济发展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好的思想、方法、经验和案例。《科学创新发展》编委会专门搭建了知识整合平台,从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新学术整合活动。
编委会认为,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达,离不开人文思想的发达。如果创新的环境缺乏人文思想的有效支持,那么整个社会与经济的要想取得大步前进,那是不可能的。以重现中华璀璨人文思想为战略目标,全方位的吸收人文创新成果,以此服务产业科学创新发展。
知识是第一生产力!社会转型时期,对新知识、新认识的需求越来越急切。只有建设专门的新思想新认识收集平台,才能从社会中汲取营养;只有经过专门的思想加工平台系统处理,才能把思想化成生产力;只有建设成体系的专业的企业创新平台,才能把知识变成真财富。
因此,产业创新的核心办法一定是要最新的知识、最新的思想认识通过实践的办法,与人才,与资本进行结合。唯有如此才能开创产业科学创新发展的新局面。《科学创新发展》将收录各行各业最新思想成果。取之于天下成果,用之于服务天下!
企业科学创新发展——构建可持续竞争力
危机之下,除了明确未来发展的趋势,还要知道自己怎么做?企业不倒的基因在于企业要不断的拥有可持续的竞争能力。因此,企业可持续竞争力构建就显得十分重要。
SCM11+1(Sustainable Competitive Model 11+1)是建立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模型,它清晰的告诉企业,要想突围成功,必须要有可持续的竞争力创新能力。SCM11+1模型的核心是企业必须要从11个方面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除此之外,还要特别的拥有一项竞争能力——服务能力。企业即使拥有了11项竞争能力。如果不会向市场提供有效服务,那么创新也就难以形成有效合力。相反,只要你拥有良好的服务能力,那么你只要具备11项能力中的一项,你就有可能成功。
具体而言,11指11项竞争力包含了价格竞争力、营销竞争力、产品竞争力、管理竞争力、战略竞争力、品牌竞争力、人力资源竞争力、资本运营竞争力、公共关系竞争力、资源经营竞争力、思想竞争力。1指服务竞争力。
11项竞争能力,企业必须要拥有一项。当其中一项与服务竞争力形成合力,企业创新经营便有了方向感,也就更容易形成创新经营的良性局面。
价格竞争力
低价格是企业营销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开拓市场策略。价格战是企业攻伐市场十分奏效的策略。那么价格竞争力的可持续如何才能实现呢?
对于制造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十分关键。影响生产成本的关键要素一是劳动力成本、二是生产资料采购成本、三是技术引进成本。这三项决定了生产成本高低。
对于OEM企业而言,追求生产过程的成本,在于生产企业如何形成更大规模的生产集成。品牌企业一旦与这样的具有庞大生产能力而又能够提供低生产成本企业的合作,企业产品便具有了足够的竞争优势。
全球采购,全球化生产。动态平衡模式。这是形成最有竞争力的价格关键步骤。对于家具制造业而言,成本降低带来的价格竞争优势,这是可靠的模式。
营销竞争力
什么是营销?很多时候我们把营销等同了销售。所以我们也就混淆了战略与战术的关系。通俗而言,营销是创造市场的战略,而销售是战略市场的产品出售。
营销的创新方向在哪里?
统筹4P与4C,从战略角度来看,产品流通渠道和产品消费终端是企业关注的重点。因此,营销创新的方向是要用最为直接的方式找到销售终端和消费终端。
基于这样的认知,构建销售渠道的方向已经明确。
销售终端和消费终端,可以利用电子商务模式和基于互联网的SNS理论,可以大力开展网络平台+体验中心+配送服务的创新模式,剑指终端。当然,在金融服务创新领域,互联网与金融、地产公司的融合,也同样为企业带来诸多商机和创新模式。
产品竞争力
产品竞争力包含了质量、研发能力等方面的竞争能力。
如何做到环保节约、创新设计,质量保障,还能做到设计与消费的融合(注重市场趋势把握,了解消费者需求。生产模式向消费者模式转变。精准模式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将生产部分转移,注重品牌塑造,注重技术研发,注重分析消费者欲望,更注重引导欲望)。这些方面值得家具企业下大力研究。
管理竞争力。
向管理要效力,向管理要成本,向管理要速度,向管理要竞争力。管理上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部门之间的协同问题。由此才能产生品牌与销售的协同,产品设计与顾客需求的协同,产品销售与客户订单的协同。这些协同效应的产生,将会提升品牌传播质量、改善产品销售质量、提升生产效力。
战略竞争力:
没有战略的企业,迟早会死掉。
战略竞争力,一方面指企业发展远景规划。另一方面指企业家眼光。这里的眼光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是中国市场的研判能力,第二层是全球市场的研判能力,第三层是向人性内部发展的能力,也即个人形象塑造能力。
拥有战略,才能打败竞争者,才能降服竞争者,才能成为产业前沿领军人。
品牌竞争力
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份额!这是行业发展趋势,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赢得市场的法宝,更是企业利润长久形成的保障。
散乱的品牌架构,不成体系的营销支持系统,造成了产品与企业形象的脱节。更让企业的广告投资打了水漂。由于缺少系统的规划,广告投入没有变成无形资产,因此,很多企业一直受困于此。
品牌就是力量。
拉动销量,附加利润,这都需要品牌。
人力资源竞争力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但这个原动力发动有一个原则,那就是识人才用人才。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形成人才资源竞争力是做不到的。
当今,全球市场经济制度都在发生变化,作为现代企业,一定要有企业经营之“道”。不建立属于基于人才经营之道的制度,迟早是要被淘汰出局的。
这个过程不会很长,5-6年之后,必定有批企业死于此。
当然,如果企业知道这是企业兴旺长寿的基因,那么他就要知道如何建立“发展人”的现代企业制度必要性。
由于篇幅,其它几项不一一介绍。余下几项包括了资源经营竞争力(企业核心经营能力)、
资本运营竞争力、公共关系竞争力、思想竞争力(没有思想的企业没有未来,不能形成老板有思想,员工无思想,或者员工有思想,老板无思想的局面)。
服务竞争
归根结底,企业赢之道,在于服务能力。服务能力有大小、有高低、有快慢、有远近之分。随需应变是服务能力的核心。
因此,现代企业一定要有服务消费者、服务社会、服务人类的意识。当真诚遇到了服务,击破任何竞争对手所构建的策略将会变得异常顺手!
联通天下 流通天下 融通天下
《科学创新发展》编委会本着联通天下、流通天下、融通天下的工作原则,大力开展官产学研银媒贸产业/企业创新一体化协作平台建设,全面服务产业/企业科学创新发展。
联通天下其本意是整合天下资源。取之天下,用于天下。流通天下是指帮助企业构建全新的产品/服务/品牌流通服务,以创新的商业模式服务企业创新。现平台推出了中俄贸易正规清关、医药分销模式企业融资服务三项服务。融通天下是指服务要落地,要融入本土化的营销服务思想。
因此,在此三大工作原则基础之上,《科学创新发展》编委会本着课题研究+流通天下/创新项目咨询/项目托管工作服务模式,采用专家+平台资源输出模式,为企业/园区提供创新思路、创新方法、管理创新、战略创新、创新营销、创新服务、创新传播等服务,帮助企业搭建完善的科学创新发展体系,构建企业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介绍:
江伟华,全国高技术产业化协作组织战略研究室副秘书长,兼产业创新中心主任。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信息部副主任。《科学创新发展》编委会副秘书长,国高联创(北京)科技中心企业创新中心主任。自2003以来,一致致力于产业升级、企业转型等课题研究,并在产业科学创新发展领域、企业可持续竞争力构建领域实现了理论研究的突破。其研究领域涉及区域经济(区域经济转型与产业创新发展)、个人及组织创业体系、CRO`S企业资源再造、现代传媒运营及竞争力提升、中医药产业投资价值评估与分析等。
个人著作有:区域经济创新专著《政府营销》、产业创新专著《打破常规》珠三角企业科学创新发展实践案例、奥运营销专著《先机 商机》游戏在奥运与商业之间、资源管理专著《CRO`S资源管理学说》、自我管理专著《快乐体验》、企业情报战略专著《情报竞争战略》、《直销在中国》、《危机管理》、经典培训课程《自我塑造31招》。
被媒体及业内同行称为:奥运营销专家,经济(区域)转型与产业创新发展研究专家,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专家,渠道整合专家,管理及营销前沿理论研究专家,资源管理研究专家,企业战略转型研究专家。
对外提供资源协作服务:
企业创新咨询:chanyechuangxin@126.com 13120411088
欢迎学术投稿:chanyechuangxin@126.com。学术将刊登在www.chrd.gov.cn或《科学创新发展内参》中。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13 11:43 , Processed in 0.03308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