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江伟华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117133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生态农庄:建立食品安全的理想国

已有 194377 次阅读2012-1-13 11:30 |系统分类:公关传播|

有机绿色食品受青睐 第七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博览会日前在北京举行。本届展会汇集了来自国内外百余家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企业参展。展会上,消费者不仅零距离感受各种有机绿色食品,还可在现场通过品尝和比较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普通食品的差别,以提高健康的生活质量。图为有机农庄的展台。 CFP供
  本报实习记者 马芸菲
  
   进入2012年,北京成名翰墨书画院院长高功兵却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明天应该吃什么?没错,走过了2011的我们在经历了“地沟油”事件、“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血燕”事件、假绿色猪肉等一系列食品安全的“陷阱”之后,总会有一些人不愿随波逐流,开始重新谋求都市人对于“盘中餐”的信任。
   粮食来源于土地和自然,而中国的知识分子始终对土地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这也许就是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涌现出“农家乐”、“生态农场”的原因。“我的梦想是为都市建立一个后花园,人们可以亲身躬耕于田野,畅游于自然,参与到食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中去,让绿色食品真正成为‘眼见为实’的放心食品。”高功兵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说。全国各地的生态农场正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这个由香港投资公司投资,北京成名翰墨书画院进行具体操作运营、坐落在合肥近郊的生态农场又有何不同呢?
  
   生态循环:一条城市反哺农村的道路
  
   “既然现在的都市人在担忧食品安全,而农民又担心手中的土地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我们何不采取一种农业合作社经济的模式呢?”高功兵说。
   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农民是生产者,都市人是消费者,这样的生态农业的发展意味着城乡堡垒在破除,一条新的城市回哺农村的道路正在逐步建立起来,它改变了城乡间单向的消费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双向流动消费,不再单纯是农民的合作社,它有了城市的力量,在市民和农民之间建立直接利益共同体,双方互为农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生态农业的建设思想在最早来源于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晏阳初,晏阳初曾以河北定县为单位开展乡村建设试验,在这里创办实验农场,改良猪种和鸡种,训练比较热心、能干的中青年农民志愿者作“示范农户”,来带领其他农户使用新技术。1943年,晏阳初当选“世界上贡献最大、影响最广的十大名人”之一。
   当然,要建立一个食品安全的“理想国”,离不开建立循环性的生态农业。中国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对生态农庄的循环系统有着深入的研究。他以一个1000人、250户、人均耕地1亩的山东中等农村,来设计一个生态农庄,以实验这农庄的可循环性。他将这个生态农庄分为七大块区域,第一,初级生长区(粮食安全保障区)。生态农庄的重要光合产物来自大田粮食生产,如果用该村500亩地用于粮食生产,可产出500吨粮和600吨秸秆,该村如获得500吨粮食,也相当于1000亩平均单产500公斤,超过了国家平均值(300公斤),首先满足了粮食安全。第二,次级生产区(一次升值区)。根据我们的前期试验结果,每7公斤左右秸秆配合2公斤粮食可转化1公斤活牛重。这样,大田区产出的600吨秸秆,加上170吨粮食,可转化为85吨活牛重;同时可生产3000多吨鲜牛粪,用于生产能源和有机食物,利用反刍动物实现了秸秆等废弃产物的第一次升值。第三,有机食物生产区(二次升值区)。将剩余的500亩地,利用其中的400亩生产有机蔬菜(洋葱、胡萝卜、马铃薯等适合长距离运输的蔬菜)、100亩用于生产有机水果。因为生态农庄有大量的有机肥,按照国家或者欧盟的标准生产有机食品,优质优价,可实现亩收入过万元。第四,则是农家院的庭院经济区(三次升值区)。第五是乡村经济开发区(四次升值区)。可以围绕餐饮、住宿、交通、银行、保险、娱乐、修理、加油站、理发、服装、农业观光等,分离出20~30户搞第三产业,实现从事三产的农户年均10万元。第六,则是能源生产区(五次升值区)。利用农户庭院发展沼气池,实现厨房革命和厕所革命,待生态农庄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后,发展大型沼气,除满足农户日常需求外,夏秋季大量过剩的沼气可以搞罐装沼气,出售给城镇或直接驱动汽车。最后就是教育、文化、医疗、娱乐与休闲区。
   从这样的设计和实验中可以看出经过生态循环,农业的生产远离了危害食品安全的诸多要素,减少了化石能源使用,其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一亩地所能创造出的价值将成数倍地增长。“这就是我们想要实施的生态循环模式,让城市反哺农村,真正建立食品安全的理想国。”高功兵告诉记者。
  
   体验经济:贩卖的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高功兵的设想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让都市人亲身参与到食品的生产中去,改变都市人的买菜习惯。但肯定有人要质疑,菜,农民去种就可以了,只要有严格的监管和生态循环技术,城市人最终是可以吃上放心菜的,有什么必要非自己亲手去种呢?
   这种想法事实上忽略了一种新时代的消费方式,叫体验经济。体验分为:娱乐体验、教育体验、遁世体验和美学体验;体验消费包括娱乐消费、情感(精神)消费和文化消费等各种满足人们不同精神层面需求的消费方式。那什么是体验经济?《体验经济》一书的作者约瑟夫?派恩等人这样定义: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环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在消费者参与的过程中,记忆长久留住了对过程的体验,由于体验美好、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不可逆向,使消费者愿意为体验付费。换句话说,当体验彰显出其独特价值,并且能让消费者为这种记忆付费时,体验经济也就自然到来。
   在现代娱乐业中,“自我实现”的许多内容是通过人为设计出的体验环境(准真实的或虚拟的)来实现的,如“探险旅游”、“蹦极”、电脑游戏中的“赛车狂飙”或充当“舰队指挥官”等。人们企图从这些准真实的或虚拟的活动、游戏中去体验一种自己从前很想体验但难以实现的感觉。现代人的消费活动中,除生理需求外,相当大的是满足心理需求,而这种心理需求是以一种“体验”的方式来满足。消费的过程就是在体验一种“境况”、一种“感觉”、一种“时尚”、一种“文化”中实现的。
   在生态农庄中,都市人除了追求安全的食品外,更吸引他们的或许是对于“采菊东篱下”那份悠然淡定,与自然融为一体,天人合一的体验。他们在忙碌了一周之后,约上家人和朋友,躲开喧嚣的闹市,踏入乡间的清新与质朴,躬耕于自己的土地。在劳作过后,更可以品酒论画,感受文人骚客的草庐风雅。这些体验也许正是如今的生态农庄产业能发展得迅猛,连像北京成名翰墨书画院这样的传统艺术拍卖领域的投资者都青睐于此的原因之一。
  
   徽商文化:藉一个“真正干净”的农庄传承下去
  
   “食品业永远是一个良心道德的产业。”这是高功兵的运营团队始终坚信的理念。这个年轻的团队中的成员全部来自安徽,他们延续了数百年来徽商“贾而好儒,以义为利”的传统,将独特的徽商文化藉一个“真正干净”的农庄传承下去。
   一位现代西方经济学家说:也许将中国的人情味与现代西方管理模式相结合将产生出最好的管理方法。儒家文化的核心即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心一旦用在商界活动中就使得这种以获利为目的的商业行为充满了人性化的色彩。徽商崇尚儒家文化,贾而好儒、左儒右贾素来是历代徽商所尊崇的信条。带着这种儒家道德理念规范自己的商业行为,徽商们自然笃信“生财大有道,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的程朱理学的价值观、义利观渐成徽商的经营理念。
   这一经营理念恰与现代新兴的人本管理理念不谋而合。在当代全球一体化这种激烈的商海角逐中,如果能将古徽商秉承的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柔性管理方式,与西方的强硬法制性经营方式,有机结合,巧妙运用,不啻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
   而且,历代徽商所恪守的诚信治商的原则在时下看来,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诚信,顾名思义,就是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一诺千金。史有明鉴,古有明训。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走向成熟,公众的信用需求愈显强烈,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将为我国市场经济建立一种新的游戏规则。与此同时,政府职能部门已开始推行信用分类管理机制维护市场秩序,“重铸诚信”四个字已慢慢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在这种趋势和潮流之下,诚信更是企业的生命。
   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事件、蒙牛的强致癌物事件等多个知名品牌的食品安全问题给许多企业敲响了警钟,使商家清晰地看到了缺乏诚信导致的严重后果。“古徽商文化中的精华也正是我们的生态农庄所需要的,我们必须借此营造出一个真正干净的农场,让现代人重新树立对中国食品安全的信心。”高功兵说。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1 13:54 , Processed in 0.02777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