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柳暗花明又一村 https://www.cmmo.cn/?116365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关于人生的思考之三十三:再论“胆”

热度 7已有 488293 次阅读2012-2-20 09:53 |个人分类:小马思想专题|系统分类:营销人生|

关于人生的思考之三十三:再论“胆”

 

      前些日子因为身边的一个小兄弟的事情有些感受,写过《胆识》这篇文字,其后还为自己的一些看法感觉有些飘飘然,但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却一直未能就“胆、勇气”等概念做一个系统的思考,为了解答这一问题,我甚至做了一个专题阅读,就是想搞清楚我们每次挂在嘴边的“胆”、“勇气”所蕴藏的真正含义。就勇气而言,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圆满的自己认为能够说服自己的答案。然而“胆”这个字却在一天猛然惊醒,悟到其中的含义,我自己也不知道这个含义是否正确,权作自己的解释,现记录于此,希望能给身边的人一些启发。

 

      “胆”,一般人都可能会理解为人身上的一个器官,而“胆”字本身确实也有这个最基本的含义。对于人体的器官而言,很多都是以“月”为偏旁,比如“肝”、“肾”、“脾”,“胆”自身也是这样的字体,为什么人体的器官都要以“月”为偏旁,我还没有全面的考证,就目前我所理解的“胆”而言,也只是个人的猜测,或许会有很多人提出不同的看法。我只是想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胆”在字面上来理解,有“月”,有“旦”,简单来拆字解释,“月”不就是天空中的“月亮”么?而“旦”呢?仅仅是为了表达这个字的读音么?在我的理解,或许不完全是这样的。“旦”代表的是“日出”,上面的“日”就是太阳,而下面的那一横线则代表的就是大地,“太阳从大地升起”,不就是“旦”么?而我们经常用到的“元旦”,不就是“一年中太阳升起的第一天”么?

 

      而这个“月”与“日出”有蕴藏着什么样的内容呢?答案似乎很明显。日出之后就是月亮落下,而月亮落下之后则太阳升起,这是否隐喻着太阳与月亮还有大地之间的关系?太阳与月亮在大地上交替升起,这是否就揭示着一种循环?是否就是一种规律?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猜测,但我也有一些证据来支撑这些猜测,下面就来一起分析一下。

 

      证据一:中国文字的由来

 

      中国文字的由来其实就是一种象形文字。只要关注过汉字演化过程的人都可以看出来,中国的文字,基本就是从象形演变而来,而就“日”“月”二字而言,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

 

      证据二:“一”的来历

 

      道德经开篇,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究竟为何物?“一”又究竟为何物?有学者推测“道”乃是天地万物变化之规律。按照这样的思考延伸下去,天地万物变化之规律所演变出来的又是什么?在我的猜测,宇宙之间的规律或许是永恒存在的,而“一”乃地球万物之始,当第一个能够思考的智慧生命所能看到的感受到的,或许就是“大地”,而“大地”在古人的眼中是平的。就古人有限的思维来模拟,平的东西如何来表达?我请每个看到这些文字的人尝试思考一个问题:当你看到一个自己想要表达的事物的时候,会如何表达呢?我的猜测是:或许古人就是用“一”来代替这平坦的一望无际的大地。

 

      证据三:惯性思维与规律

 

      我总是感觉惯性思维或许会麻痹我们的思想,但是这个惯性思维或许也隐藏着人类思维的一些秘密。在此之前我想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规律?我们所掌握的规律难道真是大自然的规律?在我看来,我们所掌握的规律真是少之又少。或许生老病死是我们所掌握的规律,就像我经常给身边的人所提醒的那样:我所能肯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人终究是会死的。除了这个,或许就是我们每个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每天都能经历到的事情:日出日落。古希腊的哲学家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体会出“生命在于运动”这条真理。而后续的很多人都受到了这句话的影响。对于一般人来说,都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这种生活或许没有太多的新鲜与刺激,但是这种生活所能带来的是一种“安全感”。这种“安全感”至少能够让我们体会到自己的存在,或许是这种“安全感”能够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但是如果有人开始怀疑这种稳定的状态,开始质疑自己存在的意义,而开始做一些让我们匪夷所思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会如何看待这一切呢?当这个人反抗失败的时候我们会如何评价?而当这个人成功的时候身边的人又会如何看待呢?

 

      以上的三个证据或许能够说明一些问题。

 

      当一少部分人成功的时候有些人或许会认为这些人运气比较好,但运气终归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有些人尝试分析“运气”,尝试用科学来解释运气。在我的理解,这其中并没有多少运气可言。相信“运气”或许就是被动的接受现实,当现实能够符合我们的预期的时候,我们或许就会将我们预期的结果归结于运气,反之则认为自己的“运气”不好,这是非常荒谬的,也是无法证明的,相信运气的人总是试图“自证”,甚至把别人的成功也想当然的归结于“运气”。在我看来,这种成功是因为“胆”。

 

      “胆”在我看来其实就是“日月轮回之规律”,那些能够成功的人,我们或许可以说“这个很有胆量”,然而这个“胆量”来源于何处?当我们尝试做一件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的时候,是什么支撑我们来完成这件事情呢?难道真的是“匹夫之勇”?在我看来,这实际上是对于“世间某些规律掌握之后的尝试”,而当我们成功的尝试之后,拥有这种尝试的勇气的人,我们称对方“有胆”,而尝试成功之后的“有胆”,就意味着“对方掌握了某种规律之后的勇气。”“有胆”或许就是人们对于那些“掌握规律之后敢于尝试的勇气”的认可。

 

      非常遗憾的是,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尝试从中医的角度来解释“胆”这个概念。或许本文的观点是荒谬的,但至少也是一种观点,我希望能够通过本文能够给身边的人一些启发。就看过本文的读者而言,你所理解的“胆”又是什么呢?仅仅代表了你身体的一个器官?那为什么我们一直用“有胆”来形容一些敢于突破常规的人呢?难道这个“突破常规”与“日月轮回之规律”之间没有一些联系么?我期待你的回答。

 

读书园地首发

2012-2-19


路过

鸡蛋
1

鲜花
5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6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吴红 2012-4-15 00:26
也是一种启发吧。所以再读一读,期待有所获
回复 梁衍劲 2012-4-15 01:16
我想关于人的属性角度出发谈一下关于胆的问题
    首先,人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那么一般所说的“胆”也是从这样的角度来了解。
    其次,从自然属性来了解,那么“胆”是人内脏的一个器官,或者可以说“胆”基本说法
    第三,从社会属性来了解,或者说“胆”含义的外延。我以为可以从几个层面来了解
        1.  因为无知而无畏,这时的“胆”就是敢,不怕的层面,例如,揭穿《皇帝的新装》事实的小孩。就是因为无知而无畏
        2.因为知道而无畏,例如被电流电过得人都怕电,甚至有点阴影。但是那些电工因为了解电,并且掌握电流规律,所以敢带电作业。这时候的“胆”就是胆识。
        3.因为追求永恒,追求生命的卓越,无私贡献而表现出来的“胆”,这时候的胆更多是精神层面的“胆”,例如那些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明知道可能出现的后果,而付出生命而为之,这“胆”就是勇气。
        以上都是胆量的来源。
回复 梁衍劲 2012-4-15 01:58
证据一:中国文字的由来
中国文字的由来其实就是一种象形文字。只要关注过汉字演化过程的人都可以看出来,中国的文字,基本就是从象形演变而来,而就“日”“月”二字而言,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


中国的造字法有几种,象形,形声,会意,指事。
   “ 胆”就是会意字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所谓中正,即处事不偏不倚,刚正果断之意。胆主决断,是指胆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措施的功能。对胆的概念认识,如同其他脏腑一样,既有与实质器官相联系的一面,如贮存、排泄胆汁的胆囊;又有据此而取象类比归类某些功能的一面,如主决断作用的胆,属于精神活动范畴。
回复 马亮亮 2012-4-15 08:57
梁衍劲: 证据一:中国文字的由来
中国文字的由来其实就是一种象形文字。只要关注过汉字演化过程的人都可以看出来,中国的文字,基本就是从象形演变而来,而就“日”“月 ...
很好。中国的文字,是由象形演化而来。前些日子看了一本小册子,是周有光先生关于文字演变的,也给了我一些启发。对于“胆”字的理解,就其由来而言,上文只是说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古人造字,象形是基础,但是慢慢的都演变成会意,我们常说“有胆有识”,在后来对“胆”字的应用中,“胆”早已超出了其本身的含义。也就是你说的“精神活动”的范畴,而为什么会引申到“精神活动”呢?上面的文字就是这样的一种思考。
对于文字与概念的理解,每个人的学识与经历不同,都会有不同的解释。前人的解读,只能是参考,重要的是自己如何理解,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世间万物,尝试独立思考,不受外界的影响,在我看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能够举一反三,才有机会融会贯通。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来用自己直白的文字尝试解读自己的困惑,这个解读的过程其实就是思考的过程。
多说几句,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容易陷入一个怪圈:以云亦云。这是我所总结的话语。意思是用本来就模糊的未经考证的证据来证明另外一些事情。如果遇到那种"苏格拉底式的提问“,很容易理屈词穷,这或许是中国的中庸思想流传深远的缘故,身边很多人所推崇的,都是利用别人的经验来推测事态的起源或者发展,但是对于真正的事实,却很难通过自己的考证而得出自己的看法。今天看来,胡适先生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2 16:22 , Processed in 0.03765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