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柳暗花明又一村 https://www.cmmo.cn/?116365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对“行万里路”的思考

热度 7已有 256085 次阅读2011-5-19 14:19 |个人分类:小马思想专题|系统分类:市场评论|

对“行万里路”的思考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我们先不讨论这句话到底对还是不对,只是尝试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探索下这背后的道理。关于读书的话题,谈论了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当然我也有自己的观点,对于如何读书,读什么样的书,在我的一些文章里都有阐述,这里就不一一列举,还是把重心放在“行万里路”上面。如果要来思考这个问题的话,我认为可以先来找找例子,最先跳入我脑海的一个名字,就是徐霞客了。

 

        我决定不去翻阅资料,只凭借自己的记忆和感受来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个名字最早应该是在历史课本上看到的,他留下了一部著作,类似游记一类的东西。在明朝那个时代,除了我们通过武侠小说所理解的那些“侠客”、还有寺庙的僧侣,然后就是被迫离乡的乞讨者,也就只有徐霞客这个另类是主动的云游四方了吧?这本游记我没有看过,都只是听说,对于他的事迹也是在看《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才真正了解的,遗憾的是记住的不多,现在回想起来,可能就是因为那当年明月的书都是当做小说来消遣的,看完,开心完,看到的东西又还给了作者。在我看来,徐霞客的游记就是他最大的收获,毕竟古人的思维我们是无法探知的,只能从他的一些事迹、著作中探寻一二。但是对于他最后的死,给我的印象还是比较深刻,好像是为了将好友的遗体带到好友身前想要到达的地方吧?我记得是因为他有着这样一个承诺,看来徐霞客是一个信守承诺的,真诚的人。这个信守承诺与他的“行万里路”有没有直接的联系呢?我表示怀疑。

 

        对于徐霞客,我不想列举太多。我想搞清楚的是:行万里路对我们的思维方式有没有什么影响呢?对于我现在的职业来说,是要经常出差,旅途中的行程没有万里也有八千了吧?这个无法核实。我记得有一句话:树挪死,人挪活。有些人确实是喜欢奔波的,所以他们总是跑来跑去,还有一些人基本都是被迫,比如生活所迫背井离乡。中国历史上有着很多次这样的人口迁徙记录,前两年央视大戏,从《走西口》,到《闯关东》,就差《下南洋》了,《闯关东》我看了一些,那些闯关东的山东人,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关东开始自己新的生活,我并没有发现他们的思维方式有多大的变化,反倒是到了关东之后,才开始逐渐的因为环境等外在因素所转变,他们在路途中所经历的,无非是一些悲欢离合,但是如果只是一个人上路,又怎么来体验这些离合呢?而这些离合又如何来影响我们的思维呢?这是不是我需要搞清楚的问题之一呢?

 

        在我们的旅途中,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如果说,行万里路能改变我们的某些观点的话,我认为是我们在旅途中所经历的事情、所结识的人给我们带来的改变,与“路”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回想下自己以往的旅途,如果是匆匆忙忙为了工作而奔波的话,对于所经过的城市以及所结识的人,慢慢的都被沉淀到了记忆的深处。今天有个人打电话给我,想了半天才记起来有过一面之缘,我甚至记不清他的模样,只是依稀记得当时的场景,如果我们的旅途都是这样的模糊的场景的话,那对我们的人生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我曾经有过一种感慨:旅途就是自己主演的电影,自己是主角又是配角,只是这部电影无法重来。有些时候还记着给自己拍些照片留念,更多的时候,都被遗忘了,就拿我近几年来说,到武汉的次数不下10次,真正印象最深刻的只有自己的文章中所叙述的那些内容,而这些记忆有一部分变成了所谓的“经验”被沉淀了下来,另外的感受所剩无几。剩下的只有如何快速的在陌生的城市找到自己想要找到的地方,找到自己想要找到的人而已。

 

        或许可以把这种工作的出行当做旅游,或者说用旅游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出行,又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呢?很多人都有过一天两到三个城市的经历,这样的走马观花对自己的生命有什么意义呢?我在开心网上有一个足迹记录,上面的红旗插了大半个中国,很多地方留给我的记忆仅仅是一个地名,几个人名而已。我突然发现,这样的“行万里路”与古人的“行万里路”是有区别的。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交通不发达,真的是需要自己的双脚来走完这上万里,就像徐霞客那样,而现在的我们呢?高铁一个小时就几百公里,这样的“行”又能带来怎样的体会呢?我相信古人在行走的过程中,不光是磨练了意志、锻炼了身体、开拓了眼界,甚至在这样的行走中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而我们现在的“行万里路”又怎么能有上面的感受呢?或许真的只有那样的徒步旅行才能算是“行万里路”吧。或许我们应该清楚一件事情:做火车或者任何交通工具走了那很多地方,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行万里路”,所以也就不必用上述的经验来欺骗自己说什么自己有了多少所谓的“体会”了,这些旅途能留给我们的,无非是一些支离破碎的记忆而已,更谈不上什么经验的积累了。

 

        对于“行万里路”需要有新的诠释。对于一些用于挑战自我的人,我相信他们在“行万里路”中是能够领悟到一些生命的道理的。就像我们经常说的那样:生命在于运动。如果我们只是为了出行而出行的话,或者说为了旅游而旅游的话,我建议还是先思考下:在此次的出行中我想要得到什么呢?仅仅是为了在风景区拍个照片留念呢?还是仅仅为了在当地的某些建筑上留下“到此一游”的拙劣行径呢?还是想通过对自然的亲近而参悟某些生命的意义呢?

 

        或许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了“行万里路”的真正意义之后,这样的经历才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吧?才能得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感慨吧?我记得余秋雨曾经写过一本《文化苦旅》的书,我是看过的,对他所采用的用游记的方式来解读生活的意义这种方式印象深刻。人生何尝不是一次不尽的旅途呢?如果我们连我们为什么踏上这段旅程都没有思考清楚的话,在这个旅途的终点又能得到什么呢?或许我们都应该好好的思考下这个问题吧。

 

小马首发于读书园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2011-5-14


路过

鸡蛋

鲜花
7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7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回复 李济安 2011-5-19 15:43
无处不思考。值得学习。
回复 马亮亮 2011-5-19 15:59
李济安: 无处不思考。值得学习。
谢谢点评,还请多多指点!
回复 史贤龙 2011-5-19 18:27
路途能否转化为阅历,不取决于道路,而是走路的人。正如老师是否成名师,要看是否有成名的弟子。康有为有了梁启超,就比同时代的大多数思想家幸运了。
回复 马亮亮 2011-5-19 20:20
史贤龙: 路途能否转化为阅历,不取决于道路,而是走路的人。正如老师是否成名师,要看是否有成名的弟子。康有为有了梁启超,就比同时代的大多数思想家幸运了。
史先生一句话就说到了要害!感谢您的点评。
回复 雨田小兵 2011-5-19 22:50
就如有一句广告词:人生就是一次旅程,在呼的不是沿途的风景,而是看风景的心情。用心,有心都能看到想看的。
回复 包强盛 2011-5-19 22:59
经得起推敲的俗语,才是高论!
回复 马亮亮 2011-5-20 07:48
雨田小兵: 就如有一句广告词:人生就是一次旅程,在呼的不是沿途的风景,而是看风景的心情。用心,有心都能看到想看的。
是这个道理呢,谢谢雨田兄的点评。
回复 马亮亮 2011-5-20 07:48
包强盛: 经得起推敲的俗语,才是高论!
谢谢小包的点评!
回复 王友生 2011-5-21 08:44
史贤龙: 路途能否转化为阅历,不取决于道路,而是走路的人。正如老师是否成名师,要看是否有成名的弟子。康有为有了梁启超,就比同时代的大多数思想家幸运了。
说的经典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7 06:16 , Processed in 0.03148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